網頁

2024年10月20日 星期日

⊙【嘉義縣】博物館。地方文化館

*主題網頁【建築攝取網】愛鄉網>文化館所




518博物館日 - 博物之島>  http://museums.moc.gov.tw/MuseumDay


【嘉義縣文化觀光局】地方文化館

嘉義縣雖然沒有大型博物館,但我們更重視的是「類博物館」概念的落實,目前共輔導13個館舍,其中梅嶺美術館與國家廣播文物館被文化部列為潛力博物館,不同類型的產業文化館、甚至是傳統廟會、藝術節都是民眾參與及體驗地方文化活力的學習場域。

「類博物館」指的是,無須有「機構」名銜,卻超越制式專業博物館的文化與教育機能。 博物館在嘉義縣主要以地方文化館為主體,尤其國家廣播文物館文物收藏量豐富,已陸續完成標準的典藏庫房,往博物館的道路再邁進一大步。

整建中的朴子藝術公園,把梅嶺美術館、東石神社與公園景觀相互串接,加強外部建築拉皮工程與內部空間強化,增設在地藝術家(楊元太、侯連琴、謝東哲)的戶外雕塑,讓美術館成為公園的核心,將朴子公園轉型成為美術館公園。

嘉義縣還有縣定古蹟「東石郡役所」,也有以傳統廟會為底蘊的「嘉義好神」和「大士爺祭」節慶,今年開始辦理的「再。嘉義—鄉村藝術行動」也都是類博物館,都是鄉親體驗與學習的文化場域;而水道頭文創聚落讓遊客彷彿穿越時空走進懷舊的年代,在在都是文化與創意結合的展現。

我們還將「類博物館」概念擴大至產業端,結合生態與生產的「洲南鹽場」、規劃中的茶葉改良總場遷場嘉義,以及耗資30億元的大埔美工業區佐丹尼絲觀光工廠,這些都是豐富民眾文化生活並帶動觀光發展的「類博物館」。 

文化是隨著時代推移的,除了傳統的「類博物館」,更應該包括最新的數位科技運用,縣府推動「微型文創園區」開發案,開發商光禹文旅將投資14億元興建數位藝術文化休閒園區,引進浮空投影、AR、VR等數位技術的展演活動,展現面向未來的文化新視野。

嘉義縣支持文化發展不遺餘力,以111年為例,地方文化館13個館舍經費1040萬元,10個社區營造點660萬元,傑出表演團隊5團250萬元,文創產業輔導230萬元,「再。嘉義—鄉村藝術行動」1500萬元,社藝術季巡演9鄉鎮450萬元,展現縣府在文化層面上的用心。

糖業文化是嘉義人共同的生活記憶,蒜頭糖廠建廠至今116年,為國內少數從製糖、倉儲、運輸到住宿等空間皆保存良好的糖廠。

為保存及活化嘉義糖業文化,2015年登錄為文化景觀,投入1.89億元進行保存修繕,完成東側倉庫修繕、製糖工廠整修、停車及入口空間改善等。

糖廠東側倉庫10月將公告招租活化,西側製糖工廠因日久損壞,縣府已修繕並保存完整製糖設備及建置導覽系統;西側倉庫區域完整,具委外活化潛力,將訪視潛在廠商需求,與台糖公司合作共同開發。

值得一提的是,五分車由蒜糖延駛高鐵站10月就要通車了,明年8月五分車還要駛進故宮南院,最快的高鐵接軌最慢的五分車,將是台灣鐵路史上最吸睛的觀光賣點。

糖廠日式宿舍區部分,10楝木造宿舍已完成修復規劃設計,修復經費約2.2億元,將向中央爭取補助進行局部修繕,以提升潛在廠商經營意願。







【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博物館名錄



台灣海拔最高的「1913阿里山舊事所地方文化館(阿里山賓館)」,815日由副縣長吳芳銘等人剪綵啟用,阿里山賓館協理林靜惠將第一張門票遞給吳芳銘,象徵阿里山賓館原本只提供給入住貴賓專屬的文化體驗,15日起將正式對外開放;「1913阿里山舊事所」將成為國內外旅客造訪阿里山五奇之外(日出、彩霞、雲海、森林、鐵道),另一處穿越百年時光的歷史藝廊。

建於1913年的阿里山賓館雖舊,卻受到全球遊客矚目,在嘉義縣文化觀光局輔導協助下,阿里山賓館向文化部申請設立為「1913阿里山舊事所地方文化館」,文觀局長許有仁在文化部的簡報深獲委員肯定,「1913阿里山舊事所」成功申請文化部的地方文化館計畫,促成嘉義縣第14個地方文化館的成立,嘉義縣要讓全球旅客用不一樣的文化藝術視角,看見台灣阿里山獨有的人文風貌。

位於阿里山森林遊樂區的「1913阿里山舊事所地方文化館」,前身為日治時期「阿里山林務俱樂部」,是目前遊樂區僅存的大跨距木造建築,由當時駐台日人用當地阿里山檜木所興建,原始初建為三棟建築物體,主棟建物是日本軍官辦公廳及起居宿舍,側棟華南寮是台灣人為日本人工作的宿舍,後棟工寮則是伐木工人的棲所。

這楝歷史建築早年曾遭祝融焚毀,只剩下主棟建築。「切妻造」屋頂、「中柱式屋架」和「洋小屋」工法歷經數次大地震考驗,仍充分發揮木造建築的韌性,保存相當完好。

1913阿里山舊事所地方文化館」是嘉義縣第14個、也是全台最高海拔的地方文化館,吳芳銘指出:「阿里山林務俱樂部」是日治時代開發林業的官員、工人主要的休憩場所,台灣光復後改為「阿里山招待所」使用,曾接待過許多國家元首、名人,地方文化館的成立,不僅建築保存完整,留下的文史軼事,堪稱阿里山百年歷史的縮影。

林靜惠表示:「1913阿里山舊事所地方文化館」將以歷史為底蘊,發展為阿里山地區文化、生活、教育、藝文匯聚的交流整合平台,提供旅客深入體驗阿里山豐富、多元的在地人文。」

吳芳銘說,遊客可以在1913阿里山舊事所欣賞到百年大跨距木造建築工藝、日治時代9名台灣總督視察阿里山林業的官舍、大正時期日式咖啡廳、接待國內外總統、外賓大使的首相套房、阿里山森林鐵路建造工法、森鐵車票以及賓館早期使用備品等文物。走進舊事所,如同穿越百年時光廊道,一幕幕阿里山林業史、人文故事映入眼簾,絶對是一趟文化底蘊深厚的五感體驗之旅。

阿里山賓館還安排外表酷似蔣中正的員工劉文財,以一身中山裝裝扮出現在曾接待過無數名人的房間外走廊,引起一陣騷動,民眾爭相合影留念。

1913阿里山舊事所地方文化館」開放時間為週一到週日上午1000至下午1600,每個整點都有一場深度導覽解說活動,門票收費每人200元。

為慶祝地方文化館開館,即日起至10月底前,民眾只要購票進場,就可獲得阿里山賓館限量鑰匙圈,入場後完成阿里山特色八景集章活動,即可免費兌換蒸汽小火車造型陶笛一份(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阿里山賓館還推出「1913懷舊時旅」住宿專案,提供民眾一探百年歷史文化、體驗入住百年官舍、感受50年代咖啡廳日式風味午茶嚮宴,再贈送純手工打造價值999元的「1913阿里山舊事所木製造型儲金箱」一個,一泊二食雙人文化體驗價9,100元起。

9月至11月是觀賞彩霞及流星雨的最佳時機,遠離都市光害的阿里山是天文迷捕捉獵戶座與獅子座流星的熱門景點,相關訊息請上阿里山賓館官網http://www.alishanhouse.com.tw或來電查詢052679811



由新港鄉農會閒置倉庫改建而成的「新港文化館-25號倉庫」,二十六日上午由縣長陳明文和新港鄉長邱晉煌等人共同揭牌開館,縣政府和地方希望藉由活化空間再利用方式,讓這座已有四十四年歷史的老舊米倉,重現新港文化的新生命。

興建於五十二年、編號25號的新港農會倉庫,受到水旱田利用調整,以及由區域內較大型倉庫執行糧食倉儲及設備現代化計畫影響,閒置多年。由於糧倉保留原有建築結構,外觀完整,新港文教基金會為活化閒置空間,深根地方文化活動,獲農會同意無償提供做為地方藝文活動場所。

25倉庫在文建會、縣府、基金會及各界努力下,配合文建會地方文化館計畫籌得四百五十萬元經費,並命名為「新港文化館」,二十六日上午十時三十分在新港舞鳳軒、嬉班子鼓舞團的傳統樂聲和輕快的鼓樂聲中,由陳明文、邱晉煌、新港農會理事長林茂盛、總幹事陳永華、縣議員林秀琴、王幸悅、賴美真、文化局長鍾永豐、新港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張瑞隆和新港種稻冠軍農夫郭陳燕珠等人,主持揭牌開館儀式,陳明文等人還在館內大廳種下稻苗,象徵開啟新港新文化的新生命。

為慶祝文化館開館,出身新港的交趾陶大師特別以傳統剪粘藝術,打造「新港文化館」招牌,開館的第一項策展為「稻香在唱歌-新港四季裝置創作展」,由空間視覺老師盧銘世漏夜佈置,並擔任現場解說導覽,數百位地方鄉親湧入參觀,場面好不熱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