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24年4月16日 星期二

2024竹博覽會。五地共展-南投展區 04/13-04/28

 

工藝七十系列活動「竹跡+」特展 與世界一起在臺灣看見「次世代竹」的新想像 2024竹博覽會暨世界竹論壇竹藝展區重磅登場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40416 16:09:30) 歷經兩年的籌備,「2024年竹博覽會暨世界竹論壇」活動正式落腳於臺灣,4月16日代表臺灣竹藝的展區於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南投草屯園區正式開展,與本次博覽會其他四大展區—新竹、雲林、嘉義、花蓮連袂登場,期待讓臺灣工藝的國際交流有更多元的樣貌呈現。

特別的是,為慶祝工藝中心今年成立70周年,工藝七十系列活動陸續開跑,包含二月份在工藝文化館以「三生有幸-藝活相生」特展為序曲,三月份與國美館攜手推出「日月頌—顏水龍與臺灣」特展,四月份則從竹工藝領域切入,接力展出【竹跡+】特展,本展將自4月16日於工藝中心工藝設計館開展後一路延續至今年12月20日。本展規劃三大展區:入館後的第一展區為常民竹工藝與臺灣竹工藝大師的匠心之作,第二展區為國內外設計師與工藝家共創合作的國際合創區,第二展區則為結合當代科技運用的科技跨域區,串接傳統、當代到未來產業發展的時間軸帶。

第一展區的常民竹工藝,由工藝中心近年來竹藝重要推手林秀鳳老師,以多種臺灣常民竹藝小品創作為展覽拉開序幕,接著透過1954年南投縣工藝研究班(工藝中心的起源)創辦人顏水龍先生的竹椅與珍貴復刻手稿,揭開臺灣竹工藝故事的敘述起點,進而導引至於臺灣竹藝發展有重要貢獻的國寶級工藝大師的創作世界,諸如竹藝人才訓練推手黃塗山老師、籃胎竹藝技術重要傳承者李榮烈老師,以及竹籐編器仿古生漆髹塗技法創始人張憲平老師等,作品本身的代表性以及工藝大師的創作生命歷程,都是臺灣在竹藝產業發展初始時代的見證。第二展區推出工藝中心近年積極促成臺灣竹藝與國內外設計師的合作成果為主打,以多元設計及異材質為話題,強調臺灣竹的性格表現,打破傳統的限制,創造出融合東方傳統與西方現代的作品,營造當代竹藝與生活品味的共鳴與諧和。

第三展區以本次博覽會突破新世代工藝觀感的立場,從探索竹材的材料語言出發,由工藝中心統籌以主題計畫鋪陳設計及科技兩個脈絡:從設計的思維,由雲林科技大學設計學院以及法國巴黎布勒設計學院促成28位臺法雙方設計系學生合作,重新定義竹材料的在地資源意義與拓展至其他領域運用的新工藝方法,並思考如何為工藝提供更廣泛的視角以及創造引人注目的元素;從科技的觀點,邀請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數位自造研究室李建佑助理教授,共同號召六位臺灣新一代竹藝青年與東京大學筧康明教授xlab研究團隊,以「TA-KE-NOLOGY」為論述核心,以竹材物理特質與自然環境共構的理念,探討空氣、光線、運動與聲音的現象在竹材的工藝設計形式表現,進而附加科技的感測元件,實現自然與人與機械的人類與非人類互動。

工藝中心主任陳殿禮表示,竹工藝蘊含對於自然環境的永續與友善,具有精品工藝、生活工藝甚至科技工藝在產業的影響性,更見證臺灣當代工藝創造「活工藝,工藝活」的重要典範。【竹跡+】循跡2017年工藝中心在臺北展出的【竹跡】特展,回望2017年臺灣「國產材元年」倡議振興臺灣人工林產業與推廣臺灣木竹材使用,七年後的我們仍持續邁步向前,在本次【竹跡+】特展中展現臺灣竹產業所奠基的豐厚文化基礎、不斷創新突破的能量,以更多元的色彩與維度呈現臺灣竹藝的再次演化,在工藝中心邁入七十週年之際,別具重要的象徵與意義,也期待工藝能夠在國際活動盛事的參與下,為臺灣工藝產業的未來注入更多文化以外的經濟價值與效益。立足七十,邀世界走進來,讓臺灣走出去!(廣告)工藝七十系列活動「竹跡+」特展開展,與會貴賓共同合影留念

工藝七十系列活動「竹跡+」特展開展,與會貴賓共同合影留念左起工藝中心主任陳殿禮、人間國寶張憲平、林業署南投分署李政賢、人間國寶李榮烈等貴賓共同參與展覽開幕儀式
左起工藝中心主任陳殿禮、人間國寶張憲平、林業署南投分署李政賢、人間國寶李榮烈等貴賓共同參與展覽開幕儀式【竹跡+】特展中展現臺灣竹產業所奠基的豐厚文化基礎、不斷創新突破的能量,以更多元的色彩與維度呈現臺灣竹藝的再次演化。
【竹跡+】特展中展現臺灣竹產業所奠基的豐厚文化基礎、不斷創新突破的能量,以更多元的色彩與維度呈現臺灣竹藝的再次演化。「2024年竹博覽會暨世界竹論壇」活動臺灣竹藝的展區於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南投草屯園區正式開展
「2024年竹博覽會暨世界竹論壇」活動臺灣竹藝的展區於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南投草屯園區正式開展展覽中的第一展區展出常民竹工藝與臺灣竹工藝大師的匠心之作。
展覽中的第一展區展出常民竹工藝與臺灣竹工藝大師的匠心之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