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規劃與都市設計理論與實務
114年
一、我國在 111 年 3 月正式公布「臺灣
2050 淨零排放路徑藍圖」,《氣候變遷因應法》亦於 112 年 2 月 15 日公布施行,顯見淨零排放已成為各部門的重要課題。請說明內政部針對「建築部門」擬定之「3 階段目標」以 及「4 大轉型措施」,並試擬在現行空間法令制度下之推動策略。(25 分)
二、都市更新係近年來推動都市再生的重要法令制度,冀透過都市土地有計畫之再開發利用,復甦都市機能,改善居住環境與景觀,增進公共利益。請說明《都市更新條例》中所訂之都市更新處理方式及其特點,並列舉適合推行地區及策略。(25 分)
三、大眾運輸導向發展(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 TOD)旨在提升交通運輸場站周邊土地使用強度,進而形塑宜居、易達及高效的土地利用模式,而近年來更進一步衍生出「包容性 TOD」的概念。請說明推動包容性
TOD 的面向,並說明如何推動之。(25 分)
四、為健全我國因應氣候變遷能力,環境部於 112 年 9 月公告《國家氣候變遷調適行動計畫(112-115 年)》,針對各部門訂有相關推動策略,以減緩氣候變遷的衝擊。請說明《國家氣候變遷調適行動計畫(112-115 年)》中「土地利用領域」之調適目標、調適策略及措施。(25 分)
一、臺灣受到極端氣候影響,夏季都市熱島效應愈來愈顯著,高溫至38℃以上;另一方面,也時常受到豪雨淹水的影響,人民生活飽受威脅。請問應採取那些都市建設策略,或調整土地使用分區管制來緩解都市災害? (25分)
二、各都市不同地區皆有不同的都市設計準則,作為都市設計審議之依據,請問都市設計準則載明於何處?都市設計準則應表明那些事項? (25分)
三、都市發展策略為以長期建設為主,公共設施用地大多透過永久性產權取得,因此造成都市財政困難及土地利用缺乏彈性等問題。各國政府開始採取暫時性都市治理策略,迅速回應都市面臨的問題。請說明「暫時性都市主義(temporary urbanism)」的意義及內涵,並闡述應用於都市發展 之層面?(25分)
四、新冠病毒(COVID-19)大流行不僅大幅改變了都市生活,更對未來的都市發展影響深遠。各國大多採取封城、分散、遠距工作等措施來避免群聚感染。您若是地方政府都市管理者,如何訂定都市發展策略、及推動那些公共建設,以抑制病毒傳播?(25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