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總統五院【監察院】資源與訊息索引

 

監察院全球資訊網 The Control Yuan    https://www.cy.gov.tw/


監察院 - 網站導覽


監察院建築主題網


建築主題網 - 網站導覽


監察院 - 維基百科


審計部全球資訊網    https://www.audit.gov.tw/


BUILDINGFOCUS監察院新聞輯要2024

BUILDINGFOCUS審計部新聞輯要2024

BUILDINGFOCUS審計部新聞輯要2023


Public Building Taiwan國定古蹟監察院





總統五院【行政院】資源與訊息索引

行政院全球資訊網    https://www.ey.gov.tw/

網站導覽        行政院新聞        部會新聞



*內閣閣員

BUILDINGFOCUS:【行政院】內閣閣員(林全內閣)105年5月20日至106年9月8日

◆ 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

行政院公報資訊網


行政院所屬中央二級機關

配合組織改造法案立法進度,並兼顧法制完備性、施政穩健度及堅實組改配套作業等因素,各新機關啟動時程如下:

行政院院本部及法務部、客家委員會、中央銀行、國立故宮博物院、中央選舉委員會等5機關於101年1月1日施行。

行政院主計總處、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公平交易委員會等3個機關於101年2月6日施行。

文化部於101年5月20日施行。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於101年7月1日施行。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於101年8月1日施行。

外交部、僑務委員會於101年9月1日施行。

國防部、財政部及教育部於102年1月1日施行。

衛生福利部於102年7月23日施行。

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於102年11月1日施行。

國家發展委員會於103年1月22日施行。

勞動部於103年2月17日施行。

科技部於103年3月3日施行。

原住民族委員會於103年3月26日施行。

海洋委員會於107年4月28日施行。

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於107年5月31日施行。

大陸委員會於107年7月2日施行。

科技部於111年7月27日調整為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數位發展部於111年8月27日施行。

農業部於112年8月1日施行。

環境部於112年8月22日施行。

交通部於112年9月15日施行。

內政部於112年9月20日施行。

經濟部於112年9月26日施行。

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於112年9月27日改制為核能安全委員會(相當中央三級獨立機關)。


行政院

內政部      外交部      國防部      財政部      教育部      法務部      經濟部

交通部      勞動部      農業部      衛生福利部      環境部      文化部      
數位發展部

總統五院【考試院】資源與訊息索引

 

考試院    https://www.exam.gov.tw/

考選部    https://wwwc.moex.gov.tw/

考試院 | Facebook



為讓各界能了解即將卸任的第13屆考試院團隊,4年來如何以轉型為施政主旋律,引領從政策思維、組織結構到工作流程的全面轉變,考試院於近日出版《老機關‧新氣象:考試院2020-2024》專書,嘗試以新的風格,透過深入淺出的平易圖文,帶領讀者一步步走進12項施政主軸的變革軌跡,一窺第13屆團隊投入在革新使命下的點滴心境。

考試院表示,轉型、開放是第13屆團隊的運作精神,不只實踐在考銓保訓等重要政策上,在院務運作各方面也必須追求創新。以往換屆之際,考試院都會出版施政成果專刊,向各界報告當屆的努力與貢獻,惟文字內容較為嚴肅艱澀,不易引起閱讀興趣,因此第13屆決定改變專刊出版風格,吸引大家來探索考試院的各種面貌,進一步增加對考試院業務的瞭解。

考試院指出,為了讓艱澀的考銓政策能被理解,在內容撰擬方面,負責的同仁擺脫公文體的寫作方式,並放棄過往類似業務報告的編排,改以「白話文」和「故事導讀」來描述這4年來的文官制度改革歷程;在編輯方面,除了印刷委外辦理外,無論是設計、製圖、排版、校對,甚至生動的插畫,都是由跨院部會的同仁自力完成。

考試院說明,全書共分為12個主題章節,內容貫穿考銓保訓各政策領域,以及數位轉型、組織再造和跨際合作等院務革新作為,每個主題內容都具有可讀性,並由第13屆院長、副院長及秘書長撰寫序言及編後語,亦收錄考試委員及部會首長的專論短文,盼能幫助讀者更瞭解考試院這4年來的豐碩成果,以及期間心路歷程。

考試院補充,除了實體書籍,亦配合新式閱讀習慣及政府資料開放政策,提供在線翻頁式電子書和pdf格式檔案,方便各界隨時取閱;歡迎於考試院全球資訊網「業務資訊–出版品–施政成果–考試院第13屆施政成果」項下點擊進入瀏覽或下載(https://www.exam.gov.tw/News.aspx?n=3952&sms=12232)。


BUILDINGFOCUS:考試院新聞輯要2023-2024

BUILDINGFOCUS:選部新聞輯要2023-2024


TWARCHINDEX:【考選部】國家菁英季刊


112-04-17  立法院第10屆第7會期司法及法制委員會第9次全體委員會議

審查考試院函請審議「考選部組織法修正草案」案

審查考試院函請審議「考選部組織法修正草案」口頭報告

  考選部部長許舒翔> https://lis.ly.gov.tw/lydbmeetr/uploadn/112/1120417/706.pdf


112-03-08  立法院第10屆第7會期司法及法制委員會第4次全體委員會議

邀請考試院秘書長、考選部部長、銓敘部部長及公務人員保障暨培訓委員會主任委員列席報告業務概況及立法計畫,並備質詢

考試院業務概況報告及立法計畫

  考試院秘書長劉建忻> https://lis.ly.gov.tw/lydbmeetr/uploadn/112/1120308/701.pdf

考選部業務概況報告

  考選部部長許舒翔https://lis.ly.gov.tw/lydbmeetr/uploadn/112/1120308/702.pdf




考選部 研討及活動專區

「為國舉才」國家考試地方座談會


本網誌訊息將適時滾動更新


總統五院【立法院】資源與訊息索引

 

立法院全球資訊網      https://www.ly.gov.tw/


立法院議政博物館      https://aam.ly.gov.tw/


立法院民主議政園區      https://daap.ly.gov.tw/


立法院全球資訊網 -法制局

https://www.ly.gov.tw/Pages/List.aspx?nodeid=173

立法院法制局 -研究成果

https://www.ly.gov.tw/Pages/List.aspx?nodeid=6585


立法院 - 維基百科



總統五院【司法院】資源與訊息索引

 

司法院全球資訊網    https://www.judicial.gov.tw/

司法院  | Facebook


司法院 建築巡禮


司法博物館      https://www2.judicial.gov.tw/museum/


司法院 - 維基百科



2024年10月28日 星期一

文化部第二屆社區營造獎


文化部第二屆社區營造獎名單揭曉 文化部長李遠:社造30 啟動百大文化基地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41028 15:18:28)  臺灣自1994年推動社區營造至今30年,為表彰社造工作人員、傳承社造經驗與價值,文化部特別辦理「社區營造獎」,今(28)日公佈第二屆得獎名單。文化部表示,本屆共有來自全國134件團隊或個人參賽,由文化部邀集專家學者組成9人評審委員會,經熱烈討論及初、決審多輪投票,最終確認4類獎項及「評審團獎」共11位(組)獲選,將獲得獎金20萬元、獎座及得獎證書。邁向社造下一個30年,文化部長李遠也宣布,將啟動文化基地計畫。

為迎接下一個社造30,文化部長李遠也特別邀集社造專家學者等進行座談,暢談社造經驗及文化基地計畫,接續也將持續進行社會溝通、意見收集。李遠說,社造30年,為臺灣各地造就最美的人文風情,邁向下一個30年,文化部提出「百大文化基地」構想,期盼整合及呈現政府與民間累積及共創30年的社造成果,包含社區營造、再造歷史現場、獨立書店、博物館、地方文化館、表演藝術、展覽場館等據點,成為提供全民共創、共享,具有經濟及觀光潛力的文化基地。

臺灣自1994年推動社區營造至今30年,為迎接下一個社造30,文化部長李遠邀集社造專家學者進行座談,暢談社造經驗及文化基地計畫。

本屆「社造貢獻獎」共有3組獲選,包括花蓮縣牛犁社區交流協會長期投入人文、社福及生態等社造工作,2015年起更成為花蓮縣社區輔導團,成功促進青年返鄉及陪伴其他社區投入社造;雲林縣螺陽文教基金會自1995年成立,結合居民致力西螺延平老街的修復及保存,推動西螺延平老街文化館及承辦平原社區大學;基隆市大壯觀願景發展協會理事長蔡秋霖,長期擔任基隆社造家族家族長,成為公私部門間的重要橋梁,並聯合多個社區、學校及團體辦理「基隆海洋老鷹嘉年華」,成為基隆都會型社造工作的靈魂人物。

「社造創新獎」共有2組獲選,包括高雄市旗山尊懷活水人文協會自2013年起,推動社造工作、文化資產保存及創新香蕉產業發展,跨世代帶動青年透過音樂創作,讓傳統農業和現代潮流相互結合;賴昭旭則在返鄉後,於2013年擔任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讓故鄉的濁水溪、八堡圳路、黑泥田、籠仔篙等,被更深刻地認識,並藉由成立「金正勇不老樂團」,照顧、活絡社區的長輩,為社區帶來創新活力。

「青年行動獎」共3組獲選,大山北月有限公司創辦人暨執行長莊凱詠,在新竹橫山大山背深耕,活化廢棄的小學空間,辦理主題展覽與藝術季,成功建立產銷展售平臺,連結在地小農共同參與,解決農產失衡及偏鄉教育等問題;七喜廚房的楊七喜,自2016年起在臺中以續食廚房、環境永續循環經濟系統等創新概念,投入耕耘醜蔬果續食議題、庇護無家者,並創造工作機會,以創新的NGO經營模式,照顧社區底層弱勢;南投縣中寮鄉漳平溪文化藝術協會除投入地方弱勢學童課輔陪伴,並且進行工藝扶植、推動工藝品外銷,在地青年楊博惇於2021年返鄉擔任協會執行長,集結在地工藝師、青年及農民,建立生態、工藝為特色的新型態觀光,著重發展構樹樹皮工藝,並積極以社群平臺行銷中寮。

「社造行政獎」共有2組獲選,莊鵬燁自1990年代,政府初推動社造工作時,即於宜蘭縣政府文化局主責辦理社造業務,規劃跨局處社區輔導及青年參與等措施,多有創新積極作為;苗栗縣獅潭鄉公所持續於近6年期間召集、協調公私部門,串聯社區民眾、國中小學校,以社區的人文、老建築及特產等為題,透過審議民主的參與式預算,鼓勵居民參加公共事務的決策討論,為地方注入源源不絕的活力。

本屆評審委員特別頒發「評審團獎」予日本千葉大學榮譽教授宮崎清,宮崎清於臺灣推動社造初期,即扮演提供新視野及協助培育社造種子人才的角色,30年來未曾中斷,期間亦積極促進臺日交流,對臺灣社造發展具有重要影響力與特殊貢獻。

「評審團獎」得主為日本千葉大學榮譽教授宮崎清,其於臺灣推動社造初期,即扮演提供新視野及協助培育社造種子人才的角色,並積極促進臺日交流。圖為宮崎清(中)與昔日臺灣學生黃世輝(左)及高宜淓(右)合影。


文化部表示,第二屆「社區營造獎」頒獎典禮將於12月20日在松山文創園區舉行,並搭配市集展示,典禮也同步於「臺灣社區通」臉書粉絲專頁進行直播,歡迎踴躍參與。相關得獎資料請見「文化部獎補助資訊網」(https://grants.moc.gov.tw/Web/index.jsp)、「臺灣社區通」網站(https://communitytaiwan.moc.gov.tw/)。


傳承與創新社造力 「文化部社區營造獎」即日起受理報名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40717 10:49:49) 第二屆「文化部社區營造獎」即日起受理報名,表彰社造工作者、民間團體、縣市政府及公所等公私部門人員長期投入社造工作的努力,期盼傳承社造經驗與價值,引領社區或社群營造持續共同協力改造社會創新實踐。

文化部表示,臺灣社區總體營造政策自1994年推動迄今已30年,由下而上的社造工作為臺灣民主及公民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扶植並堅壯許多在地社區組織,成為臺灣推動地方創生重要的利基。

為傳承社造的核心價值,鼓勵全民在過往累積的基礎上,整合跨域資源,以新思維改造社會,提出具創意的行動與實踐,整合推動地方社造資源,文化部於2022年訂頒「文化部社區營造獎獎勵要點」,規劃「社造貢獻獎」、「社造創新獎」、「青年行動獎」及「社造行政獎」四大獎項,每兩年辦理一次,鼓勵個人、立案團體、直轄市、縣(市)政府及鄉(鎮、市、區)公所等全國各地社造工作者,得以自薦或推薦方式進行參選。

第二屆「文化部社區營造獎」自即日起至8月30日,受理報名參選。每類獎項預計徵選個人或團體共2名,每位得獎者(個人、團體)將獲頒獎金新臺幣20萬元、獎座及得獎證書,並將擇期舉辦頒獎典禮公開表揚獲獎人員。參選簡章公告於「文化部獎補助資訊網」及「台灣社區通」網站,歡迎線上查詢。

文化部獎補助資訊網:https://gov.tw/8vj
台灣社區通:https://gov.tw/6Eb

訊息來源:文化部(廣告)





⊙【苗栗縣】博物館。地方文化館

*主題網頁【建築攝取網】愛鄉網>文化館所


2022苗栗縣博物館與地方文化館舍體驗坊一日行

一年一度的苗栗縣地方文化館舍體驗坊即將開始報名囉!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將於10月8日、10月9日及10月23日辦理3梯次博物館與地方文化館舍體驗坊一日行活動,本活動由文化部及苗栗縣政府補助部份經費後,每梯次每人活動費用300元,包含車資、保險、導覽與DIY費用等,每梯次限額30人,活動報名方式以網路報名為主,自9月26日(一)上午8時起統一開放報名平台,歡迎有興趣的民眾上網報名參加,邀請民眾一起走進苗栗,深入欣賞地方文化的多采與豐美。

苗栗的博物館與地方文化館舍活力充沛,一直都是在地文化最好的展示櫥窗。館舍體驗坊路線不同一般景點式的國內旅行,要讓觀眾用眼、耳、鼻、口、手的五感實實在在的接觸在地美學,再把各種感動匯流到心裡,總結成對苗栗文化的新體認。

10月8日(六)「心動濱海稻米樂」體驗坊,來一趟苑裡到山水米玩米主義米工廠看稻穀如何脫殼成白米,探索食物從土地到餐桌的過程;行程也不能少了海邊,再到濱海藝文中心看看苗南蓬勃的藝術與創意,與海濱自然生態強韌的生命力。

10月9日(日)「窯趣苑裡一日遊」體驗坊,在秋高氣爽的時節裡,邀請大家走入華陶窯獨有的庭園風景,一同感受火炎山裡的花鳥樹木,享用以柴燒食具盛裝的割稻仔飯;午後前往灣麗磚瓦文物館,認識作為建築材料紅磚的生命故事,以及如何展現新的藝術氣質,並體驗手繪具個人創意的陶瓷杯墊。

10月23日(日)「三義香茅與木雕文化之旅」體驗坊,過去的三義曾以燒製相思木炭和種植香茅及提煉香茅油為生,而在地的木雕藝術更是享譽國際,在這座山城裡,我們將細細品味三義的炭香、茅香,以及木雕發展的歷史與當代藝術風華。


2021苗栗縣博物館與地方文化館舍體驗坊一日行


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將於12月28至30日辦理3梯次博物館與地方文化館舍體驗坊一日行活動,本活動由文化部及苗栗縣政府補助部份經費後,每梯次每人活動費用300元(未滿兩歲者只需繳交保險費50元),包含車資、保險、導覽與DIY費用等,每梯次限額30人(備取5人),活動報名方式以網路報名為主,自12月18日(六)上午8時起統一開放報名平台,歡迎有興趣的民眾上網報名參加,苗栗縣政府和大家一起防疫不鬆懈,更邀請民眾一起走進苗栗,見證青年們在家鄉的努力與喜悅,深入欣賞地方文化的多采與豐美。

苗栗縣博物館與地方文化館舍活力充沛,一直都是在地文化最好的展示櫥窗,雖然歷經近兩年疫情的衝擊,還是勉力地維持應有的服務效能,提供全國認識苗栗的最佳途徑。苗栗館舍體驗坊路線,不同一般景點式的國內旅行,要讓觀眾用眼、耳、鼻、口、手的五感實實在在的接觸在地美學,再把各種感動滙流到心裡,總結成對苗栗文化的新體認。今年度更特別集合周邊文化生活圈的女性藝術家、女性回鄉青年等,在疫情的挑戰下,展現女性溫暖但堅強、柔美卻無懼的特質。

12月28日(二)「冬日暖陽‧徒步旅行在巴麗--青春與老物的創新對話」體驗坊,徒步在冬日暖陽下的苗栗平原,逛市場、看老火車、欣賞美展、吃青年創業的特色餐點,再來沖一杯文創咖啡,圍繞在苗栗藝文中心周邊,有好多苗栗老故事與回鄉新活力。

12月29日(三)「微風海洋.文化特色在苑裡--產業與創意的在地降落」,從海邊的苑裡老市場看在地青年如何詮釋出新的風貌,自己動手搓一碗熱乎乎的鯊魚丸子,接著再瞭解紅磚如何展現新的藝術氣質,同時在磚窯內品味在地餐食,最後來到米工廠看稻穀如何脫殼成白米,探索食物從土地到餐桌的過程。

12月30日(四)「笑望山林‧藝術女力在苗南--木雕與陶塑的價值永存」,走進三義木雕博物館,一探三義木雕發展的歷史與風華,也能看見一批批創作新銳在此展露頭角,隨後信步至藝術家的工作室,女藝師的創作身影告訴我們女力何其強大而燦爛。中午再訪華陶窯吃了用柴燒食具盛裝的割稻仔飯後,便前往火炎山植物園區,和園區內的花鳥樹木一同共享冬季裡的暖陽。


說明:辦理三梯次參訪體驗活動,讓民眾親炙苗栗縣博物館、地方文化館及週邊的文化生活圈的精采之處。分別規劃三種不同類型,深具苗栗縣特色又能充份顯現在地文化不斷積累與創意的活力:

1. 冬日暖陽.徒步旅行在巴麗--青春與老物的創新對話:「巴麗」是苗栗沖積扇平原的道卡斯語名稱,意思是就是「平原」。徒步在冬日暖陽下的苗栗平原,逛市場、看老火車、欣賞美展、吃青年創業的特色餐點,再來沖一杯文創咖啡……圍繞在苗栗藝文中心週邊,有好多苗栗老故事與回鄉新活力,給參訪者認識地方文化館文化生活圈的魅力所在。

2. 微風海洋.文化特色在苑裡--產業與創意的在地降落:苑裡是苗栗的穀倉,兼有海的柔美風情和山的剛毅氣質。從海邊的苑裡老市場看在地青年如何詮釋出新的風貌,自己動手搓一碗熱乎乎的鯊魚丸子,接著再了解紅磚如何展現新的藝術氣質,同時在磚窯內品味在地餐食。最後來到米工廠,知道從稻穀到白米從土地到餐桌是怎樣的過程,還可以帶回一袋自己動手礱製的白米……苑裡的產業基底豐厚,地方文化館揉入各種創意元素,讓參訪者更深入體會地方的真與美。

3. 笑望山林.藝術女力在苗南--木雕與陶塑的價值永存:火炎山東麓的木雕博物館是藝術之鄉三義的創作中心點,火炎山西麓的華陶窯標示台灣庭園的人文風采。走進木雕館,不只看見三義木雕發展的歷史,更看到一批批創作新銳在此展露頭角,信步藝術家的工作室,女藝師的創作身影告訴我們女力何其炫燦爛強大。再訪華陶窯吃了用柴燒食具盛裝的割稻仔飯後,造訪火炎山植物園區,和園區內的花鳥樹木同享冬季暖陽……藝術的根已深深紮入苗栗的土地,博物館和地方文化館儼然是我們的前輩,帶領者創作新人步步向前,也讓參訪者看見藝術的樹與林。「深度、沈浸、感動」將是我們送給參加朋友一輩子的禮物!


【文化部】推動博物館與地方文化館發展計畫(105-110年)


博物館法。博物館發展政策白皮書



518博物館日 - 博物之島> http://museums.moc.gov.tw/MuseumDay


【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博物館名錄



⊙【嘉義縣】博物館。地方文化館

*主題網頁【建築攝取網】愛鄉網>文化館所




518博物館日 - 博物之島>  http://museums.moc.gov.tw/MuseumDay


【嘉義縣文化觀光局】地方文化館

嘉義縣雖然沒有大型博物館,但我們更重視的是「類博物館」概念的落實,目前共輔導13個館舍,其中梅嶺美術館與國家廣播文物館被文化部列為潛力博物館,不同類型的產業文化館、甚至是傳統廟會、藝術節都是民眾參與及體驗地方文化活力的學習場域。

「類博物館」指的是,無須有「機構」名銜,卻超越制式專業博物館的文化與教育機能。 博物館在嘉義縣主要以地方文化館為主體,尤其國家廣播文物館文物收藏量豐富,已陸續完成標準的典藏庫房,往博物館的道路再邁進一大步。

整建中的朴子藝術公園,把梅嶺美術館、東石神社與公園景觀相互串接,加強外部建築拉皮工程與內部空間強化,增設在地藝術家(楊元太、侯連琴、謝東哲)的戶外雕塑,讓美術館成為公園的核心,將朴子公園轉型成為美術館公園。

嘉義縣還有縣定古蹟「東石郡役所」,也有以傳統廟會為底蘊的「嘉義好神」和「大士爺祭」節慶,今年開始辦理的「再。嘉義—鄉村藝術行動」也都是類博物館,都是鄉親體驗與學習的文化場域;而水道頭文創聚落讓遊客彷彿穿越時空走進懷舊的年代,在在都是文化與創意結合的展現。

我們還將「類博物館」概念擴大至產業端,結合生態與生產的「洲南鹽場」、規劃中的茶葉改良總場遷場嘉義,以及耗資30億元的大埔美工業區佐丹尼絲觀光工廠,這些都是豐富民眾文化生活並帶動觀光發展的「類博物館」。 

文化是隨著時代推移的,除了傳統的「類博物館」,更應該包括最新的數位科技運用,縣府推動「微型文創園區」開發案,開發商光禹文旅將投資14億元興建數位藝術文化休閒園區,引進浮空投影、AR、VR等數位技術的展演活動,展現面向未來的文化新視野。

嘉義縣支持文化發展不遺餘力,以111年為例,地方文化館13個館舍經費1040萬元,10個社區營造點660萬元,傑出表演團隊5團250萬元,文創產業輔導230萬元,「再。嘉義—鄉村藝術行動」1500萬元,社藝術季巡演9鄉鎮450萬元,展現縣府在文化層面上的用心。

糖業文化是嘉義人共同的生活記憶,蒜頭糖廠建廠至今116年,為國內少數從製糖、倉儲、運輸到住宿等空間皆保存良好的糖廠。

為保存及活化嘉義糖業文化,2015年登錄為文化景觀,投入1.89億元進行保存修繕,完成東側倉庫修繕、製糖工廠整修、停車及入口空間改善等。

糖廠東側倉庫10月將公告招租活化,西側製糖工廠因日久損壞,縣府已修繕並保存完整製糖設備及建置導覽系統;西側倉庫區域完整,具委外活化潛力,將訪視潛在廠商需求,與台糖公司合作共同開發。

值得一提的是,五分車由蒜糖延駛高鐵站10月就要通車了,明年8月五分車還要駛進故宮南院,最快的高鐵接軌最慢的五分車,將是台灣鐵路史上最吸睛的觀光賣點。

糖廠日式宿舍區部分,10楝木造宿舍已完成修復規劃設計,修復經費約2.2億元,將向中央爭取補助進行局部修繕,以提升潛在廠商經營意願。







【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博物館名錄



台灣海拔最高的「1913阿里山舊事所地方文化館(阿里山賓館)」,815日由副縣長吳芳銘等人剪綵啟用,阿里山賓館協理林靜惠將第一張門票遞給吳芳銘,象徵阿里山賓館原本只提供給入住貴賓專屬的文化體驗,15日起將正式對外開放;「1913阿里山舊事所」將成為國內外旅客造訪阿里山五奇之外(日出、彩霞、雲海、森林、鐵道),另一處穿越百年時光的歷史藝廊。

建於1913年的阿里山賓館雖舊,卻受到全球遊客矚目,在嘉義縣文化觀光局輔導協助下,阿里山賓館向文化部申請設立為「1913阿里山舊事所地方文化館」,文觀局長許有仁在文化部的簡報深獲委員肯定,「1913阿里山舊事所」成功申請文化部的地方文化館計畫,促成嘉義縣第14個地方文化館的成立,嘉義縣要讓全球旅客用不一樣的文化藝術視角,看見台灣阿里山獨有的人文風貌。

位於阿里山森林遊樂區的「1913阿里山舊事所地方文化館」,前身為日治時期「阿里山林務俱樂部」,是目前遊樂區僅存的大跨距木造建築,由當時駐台日人用當地阿里山檜木所興建,原始初建為三棟建築物體,主棟建物是日本軍官辦公廳及起居宿舍,側棟華南寮是台灣人為日本人工作的宿舍,後棟工寮則是伐木工人的棲所。

這楝歷史建築早年曾遭祝融焚毀,只剩下主棟建築。「切妻造」屋頂、「中柱式屋架」和「洋小屋」工法歷經數次大地震考驗,仍充分發揮木造建築的韌性,保存相當完好。

1913阿里山舊事所地方文化館」是嘉義縣第14個、也是全台最高海拔的地方文化館,吳芳銘指出:「阿里山林務俱樂部」是日治時代開發林業的官員、工人主要的休憩場所,台灣光復後改為「阿里山招待所」使用,曾接待過許多國家元首、名人,地方文化館的成立,不僅建築保存完整,留下的文史軼事,堪稱阿里山百年歷史的縮影。

林靜惠表示:「1913阿里山舊事所地方文化館」將以歷史為底蘊,發展為阿里山地區文化、生活、教育、藝文匯聚的交流整合平台,提供旅客深入體驗阿里山豐富、多元的在地人文。」

吳芳銘說,遊客可以在1913阿里山舊事所欣賞到百年大跨距木造建築工藝、日治時代9名台灣總督視察阿里山林業的官舍、大正時期日式咖啡廳、接待國內外總統、外賓大使的首相套房、阿里山森林鐵路建造工法、森鐵車票以及賓館早期使用備品等文物。走進舊事所,如同穿越百年時光廊道,一幕幕阿里山林業史、人文故事映入眼簾,絶對是一趟文化底蘊深厚的五感體驗之旅。

阿里山賓館還安排外表酷似蔣中正的員工劉文財,以一身中山裝裝扮出現在曾接待過無數名人的房間外走廊,引起一陣騷動,民眾爭相合影留念。

1913阿里山舊事所地方文化館」開放時間為週一到週日上午1000至下午1600,每個整點都有一場深度導覽解說活動,門票收費每人200元。

為慶祝地方文化館開館,即日起至10月底前,民眾只要購票進場,就可獲得阿里山賓館限量鑰匙圈,入場後完成阿里山特色八景集章活動,即可免費兌換蒸汽小火車造型陶笛一份(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阿里山賓館還推出「1913懷舊時旅」住宿專案,提供民眾一探百年歷史文化、體驗入住百年官舍、感受50年代咖啡廳日式風味午茶嚮宴,再贈送純手工打造價值999元的「1913阿里山舊事所木製造型儲金箱」一個,一泊二食雙人文化體驗價9,100元起。

9月至11月是觀賞彩霞及流星雨的最佳時機,遠離都市光害的阿里山是天文迷捕捉獵戶座與獅子座流星的熱門景點,相關訊息請上阿里山賓館官網http://www.alishanhouse.com.tw或來電查詢052679811



由新港鄉農會閒置倉庫改建而成的「新港文化館-25號倉庫」,二十六日上午由縣長陳明文和新港鄉長邱晉煌等人共同揭牌開館,縣政府和地方希望藉由活化空間再利用方式,讓這座已有四十四年歷史的老舊米倉,重現新港文化的新生命。

興建於五十二年、編號25號的新港農會倉庫,受到水旱田利用調整,以及由區域內較大型倉庫執行糧食倉儲及設備現代化計畫影響,閒置多年。由於糧倉保留原有建築結構,外觀完整,新港文教基金會為活化閒置空間,深根地方文化活動,獲農會同意無償提供做為地方藝文活動場所。

25倉庫在文建會、縣府、基金會及各界努力下,配合文建會地方文化館計畫籌得四百五十萬元經費,並命名為「新港文化館」,二十六日上午十時三十分在新港舞鳳軒、嬉班子鼓舞團的傳統樂聲和輕快的鼓樂聲中,由陳明文、邱晉煌、新港農會理事長林茂盛、總幹事陳永華、縣議員林秀琴、王幸悅、賴美真、文化局長鍾永豐、新港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張瑞隆和新港種稻冠軍農夫郭陳燕珠等人,主持揭牌開館儀式,陳明文等人還在館內大廳種下稻苗,象徵開啟新港新文化的新生命。

為慶祝文化館開館,出身新港的交趾陶大師特別以傳統剪粘藝術,打造「新港文化館」招牌,開館的第一項策展為「稻香在唱歌-新港四季裝置創作展」,由空間視覺老師盧銘世漏夜佈置,並擔任現場解說導覽,數百位地方鄉親湧入參觀,場面好不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