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基隆市太平國小獲「建築轉生特別獎」、高雄流行音樂中心獲「都市活力特別獎」。
2019/11/11。基隆東岸廣場及富邦藝旅獲「2019台灣建築獎」首獎!衛武營、臺大次震宇宙館及壯圍沙丘得佳作
2019/10/09。「2019台灣建築獎」初選名單出爐!14件建築進入複選爭取首獎!
。台灣建築資源索引。www.archi.com.tw。建築攝取網。建築電子報。建築脈動。建築志事。
〔T05〕台灣公共建築報導|Public Building Taiwan
https://twpublicbuilding.blogspot.com/
114年建築師考試【試題】
建築計畫與設計 試題
一、題目:鄉公所行政大樓設計
二、題旨:臺灣部分地方鄉鎮公所建築已到達使用年限,並且不符合當今服務之需求,必須進行改建。公共建設的完善程度攸關地區居民生活環境品質,而地區性行政中心完備情形,亦直接關聯地方上之完整、有效率之公共服務,因此,近年來為優先改善必要之公共環境設施,以均衡城鄉發展,並強化政府服務效能。
三、基地環境:(詳全區配置圖)
基地位於都市計畫外,南部某縣沿海鄉行政區內,基地範圍原有公所本棟及民政課調解會、代表會及檔案室等,梯形基地之建蔽率為
50%,容積率為 250%,鄰近菜市場、國小、衛生所等,為街區熱鬧聚集之點。沿
10 公尺與 12 公尺道路各退縮 5 公尺之人行道。
四、空間需求:
員額編制及員工辦公面積配置情形:該所編制員額為 90 人,實際使用員工人數約 100 人,除依「辦公處所管理手冊」規定規劃外,另依該所實際辦公人數及洽公人數等空間配置規劃,另將災害應變中心、選務中心、災民收容中心等多功能場地納入空間規劃設計。
(一)鄉公所需求:
1. 辦公室:每間可容 15 人之開放型辦公室共
7 間,中型主管辦公室 5 間
(每間 25 m2),大型主管辦公室 1 間(35 m2)。
2. 小型會議室共 2 間(每間
80 m2)。
3. 大型會議室 1 間(200 m2)。
4. 儲藏室與檔案室共 15 間(每間
20 m2)。
5. 貴賓接待室 1 間(60 m2)。
6. 大禮堂 1 間(400 m2)。
(二)鄉民代表會需求:
1. 鄉民代表會辦公室共 12 間(每間
25 m2)。
2. 鄉代表主席辦公室 1 間(30 m2)。
3. 會議室共 3 間(每間
30 m2);大會議室 1 間(60 m2)。
(三)其他如廁所、樓梯、電梯等請合理配置。
五、設計課題:
1. 地下室停車位須符合法規要求,建議至少 20 部汽車停車位,1 部無障礙汽車停車位,機車停車位與無障礙機車停車位若干。
2. 建築配置須考慮永續節能之設計策略。
3. 滿足設計法規,如步行距離、無障礙設計需求等。
4. 合理結構系統設計。
5. 其他災害應變課題請自行規劃安排於室內外空間。
六、建築設計:
(一)建築計畫說明,至少包括:(30
分)
1. 建築配置之重要概念,及對應氣候與周圍社區之對策。
2. 基地內之建築外部空間景觀設計對策。
3. 主要空間之定性定量及各機能空間之關係設定對策。
4. 合理耐震結構系統之對策。
(二)設計圖說要求,至少包括:(70
分)
1. 配置圖含 1 樓平面圖,含景觀、鋪面植栽等,比例:1/200。
2. 至少 2 及 3 樓平面圖(標示重要尺寸)比例:1/200。
3. 任一向立面圖比例:1/200。
4. 任一向剖面圖比例:1/200。
5. 任一角度的建築外觀透視圖。
〔T05〕台灣公共建築報導|Public Building Taiwan
https://twpublicbuilding.blogspot.com/
114年建築師考試【試題】
敷地計畫與都市設計 試題
一、申論題:(30 分)
隨著都市規劃和建築設計的發展,敷地計畫的向度逐漸從地面延伸到立體而多層次的規劃策略。諸多理論中構成人們對於都市空間的感知與認知,有
Kevin Lynch 解析之路徑、邊界、節點、地標、區域元素類型,這些元素不再僅止於地面層的體會;若將其立體化的設計手法應用在現代都市中,可以增强都市空間的整體體驗和功能性。
而現代都市面對極端氣候的挑戰,需要以韌性城市政策誘導在設計上及使用上共同提升居住環境的抗壓能力和適應能力。都市空間不僅需要以量化的公共設施對應人口集居生活的需要,更得進一步兼顧公共服務功能、生活體驗及防災能力。請試述面對極端氣候,韌性城市目標下的敷地計畫,在防洪、綠化、水資源、替代能源、避難通道、空間彈性方面,有那些立體化作為?
二、設計題:(70 分)
(一)停車場立體多目標使用複合休閒運動設施大樓
都市生活空間因地制宜,除了依主要計畫、細部計畫、土地使用分區管制及都市設計準則施行城市治理,地方政府不僅止於消極辦理行政事務,現代民主社會的機關首長及其團隊無不開拓新局、城市行銷,積極創造有特色的環境來提昇公共設施服務品質,藉以吸引人才定居,進而創造都市之優質經濟及文明發展。
今有某市政府提供公共設施用地,由民間興建停車場複合設置休閒運動設施,解決附近停車需求、優化交通服務水準並改善街景,並在商業設施雲集、住商混合的地區,提供都市活動新選項,為新世代著重樂活的市民們建設鍛鍊身體、培養身心健康、促進社會交誼的場所,成就市民幸福生活。
1. 基地面積約 3600 m2,為停車場用地,建蔽率 80%,容積率 400%;輪廓為 L 形,長 82 米,寬 32 米(南側)~50 米(北側),請參照(五)基地圖。
基地向西約 150 公尺有火車站,向北大約 200 公尺市政機關林立,其餘方向均為商業區及住商混和情形。
2. 基地平緩無明顯坡度;夏季吹西南季風、平均氣溫 29 度,冬季吹東北季風、平均氣溫 16 度;全年降雨日數約 115 天,各月雨量在 50 至 250 mm 之間,全年日照時數約 1850 小時。
3. 基地東側緊鄰商業區用地,地上有老舊 3 至 5 層沿街店鋪型街屋;
4. 基地北側隔 7 米道路為商業區,有老舊 3 至 4 層沿街店鋪型街屋,轉角為 7 層建築物;
5. 基地西側臨 12 米道路(剖面由西至東為 2 米步道+6 米車道+4 米步道),隔路為 33 米園道,園道對側有 8 米道路(剖面由西至東為 2 米步道+6 米車道);
園道中間有生態工法改善後的 14 米寬排水渠道,常態水位低於道路大約 2 米,沿岸複層植栽、流水潺潺,親水景觀宜人;
6. 基地南側臨 20 米道路(剖面由南至北為 2.5 米步道+15 米車道+ 2.5 米步道),隔著道路的商業區有老舊 2 至 3 層沿街店鋪型街屋;
7. 都市設計準則指定於基地西側及南側沿道路境界線,須退縮留設 4 米無遮簷帶狀開放空間,請規劃人行步道及綠帶。
8. 四周沿街店鋪型街屋之老舊街區,建築物緊臨道路且均設置騎樓。五層以下建築物均未設置停車空間,混亂的路側停車狀況影響行人通行。
(三)規劃內容:
1. 請考慮最佳空間架構,自行安排各用途房、室所在樓層;
2. 主要用途為立體停車場,原則上高度不超過地上六層或十八公尺高,供作收費停車;請留設親子友善、行動不便車位及電動車位;機車車位數量與汽車車位數量相同,請分流以維持安全;停車場應設專用出入口、樓梯及通道,並配備廁所;
3. 休閒運動設施含健身房(體適能中心)約 300 坪、舞蹈韻律瑜珈教室約 200 坪,桌球館(14 mL × 7 mW 一面球場× 4 mH最低天花)、羽球場( 15 mL × 7.2 mW 一面球場× 6.1 mH 最低天花)、壁球場(9.75 mL × 7.62 mW 一面球場× 4.57 mH 最低天花),此三種球類運動空間合計至少 500 坪;另視建築計畫創意需要,可考慮設置極限運動場,或其他自選休閒運動設施;
4. 附屬健康顧問空間及健康餐飲設施約 300 坪。
5. 衛生設備及淋浴空間,及樓電梯間、梯廳、大廳;
6. 停車場及休閒運動設施管理室、中央控制室、機電空間;
7. 請做空間組織及空間特色之全區規劃,不需進行個別空間之建築設計。
(四)圖說要求:
全部圖面比例尺自訂;請標註指北、比例或比例尺
1. 規劃理念及全區配置圖(不小於 1/400,建築平面圖並非必要),須提出對位在基地西側的園道之對策、建築物出入口及室內外關係、停車場出入口、地下室開挖範圍、景觀及開放空間設計、人車動線系統、防救災系統等。
2. 全區建築空間組織圖,含水平及垂直關係,以說明各建築機能的區位,及與周邊環境的關係。
3. 剖面圖,說明含地下室層數及各樓層高度以表達空間關係、天際線等。
4. 外部空間局部透視圖。
(五)基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