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31日 星期日

⊙遠東建築獎

*主題網頁【建築攝取網】採購工程>工程獎項




遠東集團-徐元智先生紀念基金會(以下簡稱本基金會)除提倡建築的突破與創新外,也關切台灣進入「長照2.0」與「高齡社會」迫切需要的新發展,藉由獎勵政府與民間正積極投入的福祉建築(Wellbeing Architecture)與樂齡住宅(Elderly Housing),以提升高齡者及身心障礙者的環境與空間,特籌設此獎項。

即日起至2002年5月31日截止報名,詳情請參考活動網頁–> 遠東建築獎 | 2022遠東建築獎_福祉樂齡建築特別獎 ( feg.com.tw )




遠東建築獎【粉絲專頁】


遠東建築獎
  
990828日。副總統出席「第七屆遠東建築獎」頒獎典禮

890921日。總統參加南投市新豐國小重建校舍上樑典禮及頒發第二屆遠東建築獎九二一校園重建特別獎



2022年7月28日 星期四

回到1919歷史建築文化遺產

 

2022-07-28力麗集團創辦人回饋故鄉彰化鄉建─家、驛站與彰化建築畫作展開展


力麗集團創辦人董事長郭銓慶以思念家鄉為主題,回饋故鄉彰化,自即日起至9月11日在鹿港公會堂舉辦「鄉.建─家、驛站與彰化建築畫作展」,展出內容為全台宅第建築、驛站建築與彰化建築的藝術作品,呈現歷史建築之美。於今(28)日上午舉行畫作展開幕記者會,彰化縣長王惠美、鹿港鎮長許志宏等人應邀與會,力麗集團創辦人董事長郭銓慶之子集團董事郭濟安、力麗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Back to 1919」執行長李靜綺、力揚機電董事長黃維安等人與會,邀請大家一起來欣賞藝術之美。
 
  王縣長表示,力麗集團董事長郭銓慶是彰化子弟,郭董事長早期到北部發展,事業有成,秉持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精神,成立力麗基金會,長期致力於文化教育藝術不遺餘力,這次回到彰化鹿港公會堂開展,結合很多藝術家展出古建築作品,透過古建築訴說很多故事,讓更多人了解歷史進而珍惜古建築。
 
  王縣長指出,這次以「鄉.建」為核心,從「家」、「驛站」與「彰化」三大類別主題建築出發,展出44位畫家所創作之57件藝術作品,主要以全台宅第建築、驛站建築與彰化建築為標的,其中包含48件畫作與9件「2021古蹟樂起來積木大賽」得獎積木作品,以多元方式展現台灣的歷史古建築或著名地標,邀請大家前來鹿港公會堂看展覽。縣政府也致力於藝文活動,目前在彰化美術館內有展出「臺灣彰化‧法國巴黎對話-臺法藝術交流展」歡迎大家前往欣賞藝術饗宴。 

  鹿港鎮長許志宏表示,郭董事長是彰化子弟,在外事業有成,廣結善緣,也不忘回饋社會。這次回到彰化鹿港公會堂辦理畫作展覽,畫作呈現出許多古建築的藝術之美,歡迎大家來鹿港公會堂欣賞。
 
  力麗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Back to 1919」執行長李靜綺表示,這次展覽回到力麗集團創辦人董事長郭銓慶的故鄉,舉辦這次展覽的目的在於這些古蹟建築有許多美麗的故事,希望能將這些故事一代一代流傳下去,喚起民眾對歷史建築的認識及重視,這次的亮點有以樂高積木來呈現歷史建築,其與歷史建築的比例為1:18,要先了解這棟歷史建築的原貌、並精算其結構,才能將其搭建起來,讓民眾得以了解過去的建築工法。 

  力麗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於民國94年設立,起源於力麗集團郭董事長回饋鄉土與服務社會之心,長期致力於兒童、青少年、婦女與老人的福利服務,更創辦文創品牌「Back to 1919」,長期關注台灣古建築的力麗基金會,強調以畫作方式把台灣古建築的美畫出來,並以台灣各地區為題,每年舉辦繪畫比賽,透過公開徵求古建築畫作,徵得許多優秀的作品,藉由藝術手法公開展示,與大家分享台灣這塊土地的美好。 

  本次展覽也邀請旅美畫家鄭麗雲老師創作已消失的經典優雅車站「第二代彰化驛」,擅長光影流動的鄭老師以夕陽色彩描繪1920年代的彰化驛,魔幻手法,十分吸睛,以及積木作品《二林武德殿》都呈現彰化的歷史印記,相當精采,令人目不轉睛。 

  與會貴賓還有縣議員黃俊源、凃淑媚、木雕大師黃媽慶、公益頻道基金會董事長黃君韜、各級民意代表、地方仕紳等人。


2022-01-06畫說台鐵與台灣建築遺產展 公私協力共同推廣新北市古蹟 | 新北市文化局

【新北市訊】新北市古蹟也可以很藝術!板橋車站B1廣場即日起展出畫說台鐵與台灣建築遺產展,入口意象以「板橋府中美學示範基地」-國定古蹟林本源園邸來青閣建築為主設計,展場則運用傳統園林水池造景意象來呈現新北主題畫作,讓古蹟有如畫中畫。今(6)日舉行展覽開幕儀式暨頒獎典禮,邀請新北市侯友宜市長頒獎給2020逐蹟之旅繪畫比賽─新北」徵件畫作得獎者3名。


新北市侯友宜市長表示,力麗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歷年來與公部門合作推廣在地文化資產,自行出資籌辦臺灣建築遺產畫展,今(111)年首次巡迴至新北市已經是第12站,蔚為公私協力推廣文化資產的典範。展覽同步推出周邊文創品,精裝版畫冊收錄描繪新北市古蹟及其他景點畫作,展現修復活化成果,並出版古蹟與美食散步提案,串聯古蹟周邊美食及店家資訊,推廣在地特色行程。文化局今(111)年也預計推出文化資產數位平台,串聯新北市文化資產及其周邊景點,規劃四季古蹟行旅路線,讓民眾也能按圖索驥自行前往,豐富文化資產推廣模式。


力麗基金會自106年起,陸續在臺北、臺南、臺中、花蓮、高雄等地舉辦「回到1919-話說臺灣建築文化遺產展」。基金會今(111)年再度與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合作,於板橋車站B1廣場展出60幅畫作,精選與台鐵相關經典建築畫作計30幅,另邀請畫家描繪新北市主題畫作,共計30幅,包含新北市古蹟16處、歷史建築5處以及其他景點,包含逐蹟之旅繪畫比賽第1名的深坑黃氏永安居、第2名的林園來青閣,甚至連已經消失的台北無線電信局板橋送信所,也榮獲了第3名。而這次的徵件畫展,還能看到畫家抒情描繪修復前的淡水木下靜涯舊居。展場還另闢專區展出積木作品及砂畫,包含「古蹟樂起來」積木比賽前3名作品,以及臺灣唯一的樂高認證大師─黃彥智醫師創作的積木作品〈林家花園來青閣〉,相當吸睛。


「畫說台鐵與台灣建築遺產展」展期為11116日至111331日,現場打卡、拍照還可以兌換小禮物。更多展覽資訊可至活動官網(https://reurl.cc/MkZagv)或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backto1919)查詢。




 

歷史建築文化遺產 Back to 1919

http://61.219.195.204:3000/cloud_WebGo1919_bootstrap/HOME

 

回到1919歷史建築文化遺產

http://www.archi1919.com/index.asp

 

Backto 1919 | Facebook






105年建築師高考試題與答案:建築環境控制

 

考畢試題查詢


105年建築師考試

建築環境控制     試題    答案     更正答案


申論題部分:(40分)

一、高齡化時代的高層住宅建築內,常有3%~5%之避難弱者存在。試問如何策定避難計畫,使避難弱者於災害發生時也能安全避難?(20分)

二、(一)請問中水系統的水源有那些?可用於那些用途?(10分)(二)維護管理上應注意那些事項?(10分) 


測驗題部分:(60分)

第9題答A或B或AB者均給分,第12題答B或D或BD者均給分。










2022年7月27日 星期三

111年度臺北市公辦整建維護試辦計畫〔競圖〕

 

2022-07-27雖然我不是數學家,但公辦整維競圖獎金很不錯對吧? 臺北市公辦整維競圖正式開跑!

北市都更處為加強民眾踴躍申請整建維護,111年首推公辦整建維護試辦計畫(下稱試辦計畫)進行示範,第一階段全市共有7個社區符合申請資格,即日起至8月31日止,邀請各路建築師高手一起為7個社區設計整建維護的競圖作品,作品倘獲民眾票選前三名,將有機會獲得最高100萬獎金;另外設計方案如獲社區居民認同,將有機會協助社區將老屋整建,改善城市景觀!

 
主辦單位都更處表示,本次試辦計畫的專案競圖可說是萬事俱備,以往整建維護最困難的前期整合,在試辦計畫初期已透過陪伴員協助社區凝聚意願,7個社區都有75%以上的高度意願,且倘若未來成案,都更處將核予社區最高達9成的工程經費補助,大幅降低社區的財務負擔;此外,在前期整合上,陪伴員已透過社區頭人、管委會等組織,盤點完社區對整維的基本需求,並協助社區基本資料的彙整,以幫助未來建築師在競圖期間,可以更專注聚焦在設計作品!
 
另一方面,最終獲民眾票選的最佳方案,建築師可依名次獲得100萬元、40萬及25萬元的競圖獎金 ; 設計方案獲社區居民認同者,也將作為日後發包整維細部設計的前期規劃資料,提高獲選建築師延續參與計畫的可能性。因此如建築師對於維護既有都市紋理、保存老舊建物及在地風貌有興趣,可藉由參加本次競圖,讓自己的設計成果成為臺北都市再生的代表作,進而為這座城市示範整建維護的效果,為老舊社區的都市更新,創造另一種新契機!
 
如建築師還想更進一步了解本次競圖簡章、設計規範及資料繳交規定,可參加都更處於8月1日在仁安醫院舊址(大同區延平北路2段237號)舉辦競圖說明會,同時也可透過「台北都更解壓說」FB粉絲專頁的線上直播觀看。倘建築師對試辦計畫競圖內容還有相關疑問,可電洽社團法人臺北市都市更新整合發展協會02-7752-7908孫小姐(分機232)、林小姐(分機226),亦可洽都更處經營科02-2781-5696分機3124、3125。


公辦整維競圖簡章PDF


台北都更解壓說 | Facebook


社團法人臺北市都市更新整合發展協會    http://www.urcda.org.tw/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部。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揭牌 總統期許把握全球重大議題及研發趨勢 繼續創新 讓臺灣有更堅強的實力

總統出席「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揭牌暨主任委員布達典禮」

2022-07-27出席國科會揭牌暨主委布達典禮  蘇揆期許發揮跨部會、跨領域統合功能 讓臺灣科技發展更強大


2022-07-27「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今揭牌 首任主委吳政忠:以新高度、高效率推動跨部會協調工作 開創臺灣科技布局新紀元

https://www.nstc.gov.tw/folksonomy/detail/fcee7db0-2e50-426f-a663-f91f303ec8e0?l=ch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以下稱「新國科會」)今(27)日於科技大樓舉行揭牌及主任委員布達儀式,首任主任委員由前科技部長吳政忠出任,除總統蔡英文及行政院長蘇貞昌親臨會場,與會貴賓亦涵蓋產官學界,共同見證我國推動科研事務最高權責機關正式成立,並期許新國科會以新高度、高效率協調跨部會資源分配與落實國家重大科技政策。


肩負領導新國科會重要使命 吳政忠:責無旁貸


吳政忠表示,「新國科會」的成立代表的是更重大的責任,將以國家發展、社會需求為優先,發揮行政院科技政策、預算審議之統合、跨域協調功能,全力開創國家科技新布局。


新國科會定位為行政院科技決策幕僚 著重協調整合 延續四大任務 


為更有效率推動跨部會、跨領域科技計畫工作及資源分配協調,「新國科會」經科技部轉型並整合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以更有效勝任行政院科技決策幕僚及統合協調等功能角色,並延續「擘劃科技政策」、「支援基礎研究」、「完善科學園區」及「推動創新創業」四大任務,期攜手各部會,對內打造高效的行政運作體系,對外整合跨部會能量,帶領國家隊迎戰未來。


四大強化讓既有任務更精進 開展全球科技布局


「新國科會」將延續科技部既有任務,著力於「四大強化」,包括強化跨部會攜手前瞻布局、強化基礎卓越邁向國際頂尖、強化推動科學園區轉型及強化科技實踐人社價值(回應社會需求),並在基礎研究卓越、創新創業、與多元人才培育等,持續加大支持力道,致力於融入人文社會價值,建構性別平權、族群包容的科研環境;而影響臺灣科技產業發展的科學園區,則持續發揮科研力量為產業聚落加值,同時結合國內長期建立的科技實力,走出臺灣、放眼世界,與國際合作,運用我國科技優勢站上外交舞台。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您好,因應行政院組織改造,原「科技部」已於111727日起改制為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全球資訊網站網址即日起由原 https://www.most.gov.tw 調整為 https://www.nstc.gov.tw


行政院科技會報改制為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辦公室    https://bost.nstc.gov.tw/


2022-07-26政院: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由行政院政務委員吳政忠兼任,政務副主任委員由林敏聰擔任


科技魅癮


2022-01-262021科技給力 2022國際同行 科技部邁向新國科會 臺灣科技力續攀高峰


https://www.nstc.gov.tw/folksonomy/detail/5c859610-7f7c-4e7e-993f-a665e4c733af?l=ch

科技部於今(26)日舉辦新春記者會,科技部經過精實打底的8年,在產官學累積出豐沛的科技創新能量,讓臺灣在疫情中站穩腳步。2022年科技部將改制為「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改制後的新「國科會」將持續發揮統合、協調、定向的積極角色,開創臺灣科技力的新能量與新格局。
 
新「國科會」接棒  四大任務追求全球先機

吳政忠部長指出,從培植學術基礎的「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到強調落實執行的「科技部」,臺灣科技競爭力的開創是一條艱辛但精彩的歷程。即將成立的新「國科會」,將持續扮演科技創新推動引擎,在「擘劃科技政策」、「支援基礎研究」、「完善科學園區」跟「推動創新創業」四大科技政策主軸任務上,發揮跨部會、跨領域的調度角色,做好政策統合、政策協調以及資源分配優化,讓臺灣能以小搏大,掌握關鍵能力,搶得布局全球的先機。
 
2021科技更有溫度 展現多元價值
  
回顧2021年,科技部與科技會報辦公室緊密合作,以行政院的高度,推動相關科技發展,產官學共同提升臺灣科技力,創造出更包容與永續的社會環境。吳部長強調,科技的存在應該變得更有溫度、更契合社會的需求與變遷,因此除了上述四大任務,同時加碼「人文社會」及「女性科研」2大項目,讓臺灣科技布局回應社會需求,展現宏觀的視野與韌性。
 
在「擘劃科技政策」方面,太空發展法及4項子法公告施行,以及發展低軌衛星,開啟臺灣太空科技與產業發展的關鍵按鈕;規劃成立具備國家戰略高度之臺灣AI卓越中心(Taiwan AICoE),推升我國AI競爭量能;打造防疫科學研究中心,厚植防疫科研能量,捍衛全民健康。在「支援基礎研究」方面,爭取基礎研究預算成長,推動跨世代人才培育方案,厚實國家長期發展之科技能量。在「完善園區發展」方面,科學園區營業額、出口額皆再創新高,有機會挑戰3.5兆元,新設屏東及嘉義園區產業創新轉型需求,建構「精緻多元,優生活,節能永續」新型態科學園區。在「推動創新創業」方面,串連經濟部的價創及其他新創措施,強化鏈結國發基金,最後接軌金管會的戰略新板,整合部會力量打造臺灣新創生態系。
 
在推動「女性科研」部分,致力打造育兒友善環境及成立各領域女性交流社群,首辦「尋找資安女婕思」活動,鼓勵更多女學生參與科技領域。強化「人文社會」領域,擴增核心資料庫,長期累積台灣社會調查資料;規劃3階段推動原住民族議題科技計畫;在產業高階人才培訓計畫(產博後計畫)方面,亦加強人文博士培訓,從107年8%提升到110年17%,媒合人文社會領域博士到機械、生物科技、資訊、文創等產業服務,發揮跨域價值,多元運用我國高階人力資源。
 
協力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 強化跨域科技管理

科技部關注於強化科技管理,對內加強跨司處跨域合作,對外在跨部會的策略整合上,也與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協力在具未來性的前瞻科技領域,積極尋找與其他部會共創價值的機會。因應全球數位化的快速變遷,與通傳會及交通部共同推動「先進網路基礎建設計畫」,為臺灣打下數位轉型的堅實基礎,強化臺灣在印太地區的戰略地位;攜手經濟部以「Å世代半導體戰略」為2030年半導體產業鏈大舉齊力奮戰,打造國際級半導體前瞻中心;與衛福部、經濟部共同推動「臺灣精準健康戰略產業發展方案」,運用臺灣ICT及醫療之國際優勢,導入數位科技及大數據應用,驅動跨域創新,建構臺灣成為全球精準健康與科技防疫標竿國家。
 
2022展望 以科技力鏈結國際 布局下個二十年科技願景

2022年臺灣蓄勢待發走向國際,透過跨部會攜手合作,串連並進,以布局國際格局的視野,讓國家更有效率展現動能,再下個二十年的科技願景中發光發熱!
 
量子科技啟動國家隊 生科與防疫成果獲肯定 跨國合作展契機
 
科技部繼2021年成立量子國家隊成立,今年逐步啟動各大計畫,『量子系統推動小組』將協助資源整合,「量子科技產業平臺」促進國內量子相關產學研緊密交流互動,同時主動了解產業對量子科技的實際需求。

同時在部長親自奔走下,成功開拓與歐洲國家合作的契機。今年起,臺灣量子科技學者可申請補助經費前往斯洛伐克科學院(Slovak Academy of Sciences,SAS)量子科技中心進行研究合作,更一步串聯臺灣與歐洲量子科技研究的合作關係。
 
臺灣已是全球精準健康與科技防疫標竿國家,2020年12月簽署「臺美科學及技術合作協定 (STA)」後,跟美方開始密切交流,包含精準健康大數據建置與運用之國際互通性、建立微生物資源庫合作。有鑒於腦科技的發展在全球漸獲重視,也與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 研究計畫進行實質人才交流及合作。
 
打造亞洲第一資安聚落 半導體前瞻布局下個世代 推升精準運動成為數位發展典範產業

行政院整合經濟部、國發會等共13個部會,共同打造臺南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科技部負責建設與營運資安暨智慧科技研發大樓,聚焦資安與智慧健康、智慧生活、智慧交通三大主軸,提供各核心產業導入軟硬體資安、工控資安等人才培育與場域驗證,目標成為亞洲第一之資安聚落,也鞏固臺灣在資安領域的戰略地位。
 
半導體產業引領全球科技發展,臺灣憑著堅實技術和完整產業鏈,在全球產業鏈中,扮演著不可或缺之角色。因應電動車、B5G/6G及衛星通訊等新興市場,推動「關鍵新興晶片設計研發」等專案計畫,佈局未來10年所需的化合物半導體元件與系統應用,並與歐美強化進行半導體人才培育與交流。
 
從科技部已推動多年的精準運動科學研究專案中,見證了運用科技研發,可以為生活帶來超乎想像的改變。科技部偕同科技會報辦公室,與經濟部、教育部攜手,透過「運動X科技SRB產業策略會議」,讓運動科技橫跨生科、人文、運動領域,產生綜效,創造臺灣產業新價值。未來在跨領域,跨部會,跨產業的合作平台下,精準運動將從「智慧生活」中的育樂出發,實踐半導體產業外溢效應,成為臺灣數位轉型的典範產業。
 
布局未來20年 台灣科技再躍升

回顧臺灣科技發展歷程,吳政忠部長表示,科技發展的能量是國家競爭力的指標,也是與國際鏈接的關鍵工具。從1980年開始,臺灣曾享20年高經濟成長率的光榮,也經歷2000年至2020年產業外移。過去1年,臺灣經濟成長率創10年來新高,新國科會將持續紮根科技基礎實力,關注先進領域,並支持半導體、資通訊等優勢產業,站穩全球領先地位。同時將能量擴及新興科技與產業,讓臺灣的科技發展積極回應社會的變遷與挑戰,迎接下一個20年後勁無窮的臺灣科技力!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2000年12月    教育大辭書


新「國科會」相關連結

科學園區網站

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發展處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攝取系列網誌

FORMOSARACE科學園區。科學工業園區


URBANSCAPETW橋頭科學園區開發案


URBANSCAPETW宜蘭科學園區


URBANSCAPETW嘉義科學園區


URBANSCAPETW屏東科學園區


URBANSCAPETW竹科X產業創新園區(新竹科學園區X基地)




2022年7月24日 星期日

⊙NCKU【國立成功大學】規劃與設計學院。College of Planning & Design


*主題網頁【建築攝取網】大學系所>學院 研究中心


國立成功大學> http://web.ncku.edu.tw/bin/home.php
 

國立成功大學 規劃與設計學院> http://www.cpd.ncku.edu.tw/designweb/
 
 
200381日,原本設於國立成功大學工學院內的建築學系、都市計劃學系及工業設計學系,因應學校組織之調整,組合成立規劃與設計學院。綜觀國內綜合性國立大學,本校是唯一設有規劃與設計學院者。

回顧過去的發展,建築學系為台灣建築相關科系中歷史最悠久的系,於1944年設立於台南高等工業學校時期。並自1947年起,於台灣省立工學院時期改制為建築工程學系,基本上以工程實務為導向。隨著時代變遷,1968年成立碩士班,並於1970年更名為建築學系,而由工程實務兼顧設計。1991年成立博士班後,設計、工程實務之外,也兼顧研究發展。都市計劃學系成立於1971年,是國內最早設立的都市計劃學系,1987年成立碩士班,1994年成立博士班。工業設計學系成立於1973年,是國內最早的工業設計學系,於1991年為配合國家經建發展,提升產品設計品質,設立碩士班,並於2000年設立博士班。

2003年教育部在本院成立生活流行用品設計策略聯盟教學資源中心,結合產業界及國內相關系所,與國際知名機構結盟,以培育優秀之設計人才。創意產業設計研究所設立於2006年,為國內第一所此類型研究所,爲配合2006國家重點發展計劃及邁向國際一流大學計劃,同時設立博士班及碩士班,採全英文授課,開國內先驅。2014年新創設了科技藝術碩士學位學程,為縫合教學與實務之間的落差,配合教育部課程分流之政策,此學程之教學創新策略:以實作課程為主,課堂講授課程為輔。此一教學創新模式將可打破傳統以記憶、推演、考試為主的教學方式,改為以實作為的學習方式,將可大幅提升學生的分析與綜合能力。

本院設有三系一所,包括建築學系、都市計劃學系、工業設計學系及創意產業設計研究所,本院三系皆設有學士班、碩士班及博士班,一所則設有碩士班及博士班;並於103年新設立科技藝術碩士學位學程。



各系所成立年代

33年 建築學系
57年 建築學系 碩士班
60年 都市計劃學系
62年 工業設計學系
76年 都市計劃學系 碩士班
80年 建築學系 博士班
    工業設計學系 碩士班
83年 都市計劃學系 博士班
89年 工業設計學系 博士班
95年 創意產業設計研究所 碩士班 博士班
103年 科技藝術碩士學位學程 碩士班
  


【台南訊】規劃與設計學院致力營造創意發想空間,要打造更美好、永續的生活環境,建造出廣受國際矚目的零碳建築「孫運璿綠建築研究大樓-綠色魔法學校」、全台第一個師生共創平台「C-Hub成大創意基地」,展現出成功大學規劃與設計學院在教學、研究以及人才培育的旺盛企圖心,讓創意無限發想、並落實於教學與研究,且於在生活中實踐。

因應學校組織調整,成大在2003年將建築學系、都市計畫學系、工業設計學系組成規劃與設計學院,之後陸續新增創意產業研究所及科技藝術碩士學程。此外,為豐富教學與研究內涵與實踐能量,更建置三創研發中心、文創育成與研發中心、創意產業國際期刊、數位圖書系統、智慧種子聯盟、數位典藏中心、以及綠色魔法學校、C-Hub創意基地。

規劃與設計學院,教學研能量豐沛、創意馳騁,2016年在教育部支持下新開啟「成功跨域計畫—台灣升級藍圖」三年計畫,內容包括逐步地整合成大九個學院師資、規劃翻轉教學的創新與創意課程、資源交流與共享、產業資源連結、育成與微型創業、區域產業聯繫與創業聯盟發展等都。

同時,也是內政部2016「智慧永續城市」計畫標竿學校首選,獲補助建置相關創新、應用服務內容;以節能減碳為主軸,應用網路、雲端及物聯網等智慧化技術,整合能源、防災、健康照護等智慧生活項目的應用服務技術,以達到促進環境永續發展、提升居住環境品質及提升產業競爭力的三贏目標。

「學用落差」向來備受關切,規劃與設計學院多年前創全台設置「駐校建築師」制度,引進產業師資,讓學生吸取實務經驗,強化專業競爭力,有效填補學校教育與實務的斷層,成效卓著。建築系、工設系學生海外實習制度,打開學生國際設計視野,並將海外見聞傳遞給學弟妹,感受新趨勢與國際化。都市設計系師生每年赴東南亞、港澳地區參與國際區域規劃聯合工作坊、國際都市設計工作坊等。

成大規劃與設計學院在全體師生的努力,累積很多傲人的能量與成果,諸如QS世界大學排名在Architecture / Built Environment與Art & Design領域皆為50-100,h-Index在Architecture / Built Environment更高居第44名;ISI核心論文,在Ind Design院系所表現,亞洲第一,論文數全球第三,h-Index全球第二。

其次,如建築系師生規劃設計的「孫運璿綠建築研究大樓-綠色魔法學校」,2011年取得台灣最高「鑽石級綠建築」以及美國最高「白金級綠建築」兩個綠建築認證外,2013年又被世界綠建築最具權威的英國知名出版社羅德里其(Routledge)出版的「世界最綠的建築」評選為全球最綠的綠建築,也被譽為「綠建築教父」的名建築評論家、美國奧勒岡綠色建築規劃總裁尤戴爾松(Yudelson)在英國衛報(the Guardian)撰文指出,從科學耗電數據來看,世界上最綠的綠建築是台灣成功大學的綠色魔法學校。

而全台灣第一個師生共創平台「C-Hub成大創意基地」建構了一個創意發想、實作原型、體驗學習、創新創業以及城市實踐,以達到與產業互動、城市育成的發想與實踐場域,無不展現前瞻視野與領導創意的企圖心。

教學與研究之外,大學發揮社會功能也同等重要,規劃與設計學院教授長期參與政府相關的研究計畫,著力甚深,包括古蹟保存與修復、歷史建築結構診斷、文化資產調查以及推廣文創活動等等都帶來社會很大影響。也參與綠建築、綠建材標章、智慧建築標章與建築工程管理等相關政策,協助制定綠建評估手冊、綠建材解說與評估手冊、輕鋼架天花板耐震工法施工指南、木構造建築物設計以及施工技術規範等許多建築技術規則的增訂等等。

尤其在「0206南台灣大地震」的地震救災與分析、鑑定,全力投入,當農曆小年夜(2月6日)凌晨約4時發生大地震後,上午規劃與設計學院都市設計、建築系等多位教授即分組趕赴永康區、歸仁區、關廟區、玉井區、安南區等災區會勘、蒐集與分析地震災害等相關資料,並在第一時間將資料提供給國家地震中心以供行政院評估與擬訂策略,過年期間相關的師生幾乎都在學校做震災分析等事務;另外,又到災區蒐集校舍震損情況,之後又舉辦系列震後重建論壇,探討重建應注意事項、可發展的方向等。

0206大地震之後,規劃設計學院仍續做相關的研究與追蹤;包括希望篩選出類似維冠大樓般結構脆弱的大樓,以及探究土壤液化區建築物是否在工程補強外,還有有其他選項。

南台灣大地震,成大規劃與設計學院參與度高,讓國內外人士看見成大在耐震工程的專業能力,提供政府救災相關資訊以及未來注意事項;美國、紐西蘭、日本等多位國際重量級地震專家都特地來成大交流。

學生與校友表現,獲獎無數,例如2011獲IF設計銀獎,2012獲IDEA金獎,創產所碩士研究生江珮嘉、張積育、高旻玥三人,設立hsiu手工創意繡花鞋,獲得第九屆旗勝盃人文社會科學組銀牌獎。創產所碩士研究生羅際杰,參與課程分流計畫後,成立「樂紙設計Le Z Design」公司。工業設計系及電機工程雙主修畢業的李盛弘, 2013年自成大大學部畢業,今年又為IDEO(全世界最有名之設計公司創辦Stanford大學d school之公司),贏得國際聲譽最高的IDEA( International Design Excellence Awards)環境類金獎(第一名)。 


2022年7月12日 星期二

106年建築師高考試題與答案:建築環境控制

 

考畢試題查詢


106年建築師考試

建築環境控制     試題    答案     更正答案


申論題部分:(40 分)

一、請說明設置空調系統之建築若積極採用自然通風,在 ENVLOAD 計算上有何影響? (10 分)

二、請說明智慧建築標章中綜合佈線指標之目的為何?(10 分)

三、綠建築家族評估系統中,舊建築物改善類(EEWH-RN)之評估法為何?(20 分)


測驗題部分:(60 分)

第25題答A或B或AB者均給分,第31題答A或C或AC者均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