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30日 星期五

學位授予法第十六條







2018-11-28

為端正學術倫理風氣,因應數位時代資訊數位化整理、存放載體改變、傳輸與儲存等趨勢,及利於學術成果之傳承分享,107119日,立法院第9屆第6會期第8次會議三讀通過「學位授予法修正案」,明定學位論文應連同電子檔送國家圖書館及所屬學校圖書館保存,相關條文如下:

第十六條

  取得博士、碩士學位者,應將其取得學位之論文、書面報告、技術報告或專業實務報告,經由學校以文件、錄影帶、錄音帶、光碟或其他方式,連同電子檔送國家圖書館及所屬學校圖書館保存之。

  國家圖書館保存之博士、碩士論文、書面報告、技術報告或專業實務報告,應提供公眾於館內閱覽紙本,或透過獨立設備讀取電子資料檔;經依著作權法規定授權,得為重製、透過網路於館內或館外公開傳輸,或其他涉及著作權之行為。但涉及機密、專利事項或依法不得提供,並經學校認定者,得不予提供或於一定期間內不為提供。

  前二項圖書館之保存或提供,對各該博士、碩士論文、書面報告、技術報告或專業實務報告之著作權不生影響。





國立臺灣博物館「前行無畏:陳仁和的建築時代」特展







2018/11/28

國立臺灣博物館、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與財團法人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即日起合作推出「前行無畏-陳仁和的建築時代」特展,透過臺灣本土建築大師陳仁和(1922-1989)生平經歷、經典作品立體模型及建築圖說等展示,呈現臺灣戰後第一代建築師在建築實踐道路上的奮鬥軌跡及創作精神。

今(28日)在臺博館舉辦的開幕典禮上,文化部常務次長李連權特別引用陳仁和1947年發表的「一個建築家的私見」,強調建築是一個完成人「動」與「靜」的盒子,「動」是生產活動,「靜」就是休息。李連權表示,建築在八大藝術中是文化的總承,不止是遮風避雨、休息的場所,也展現人和自然的關係,是藝術、人文的綜合產物。文化部將持續透過計畫先行、軟體先行,帶動建築研究和教育。

臺博館館長洪世佑表示,2006年起文化部委託臺博館推動「二次戰後臺灣經典建築設計圖說徵集數位化計畫」,迄今已陸續徵集12萬筆以上的建築相關文獻史料。本次特展以陳仁和生命歷程的調查資料及陳仁和家屬捐贈的各式圖說資料為基礎,挑選12件重要案例製成模型,從設計作品的細節、圖說與模型交互說明等,展現陳仁和深厚的結構計算能力,並從中還原出更多時代資訊,藉此感謝陳仁和建築師為臺灣建築保留在地且極具特色的作品。

立法委員吳思瑤表示,將積極推動建築博物館的成立,期望內政部和文化部共同合作,成立建築知識中心,作為臺灣建築界和國外交流的平臺。

陳仁和是戰後南部臺灣極重要的建築師,設計作品多達百件,本次展出的模型作品涵蓋宗教、文教、住宅等各種公私性質不同尺度建築,包括以有限的設計圖說發展出整套設計方案,顯現強大的設計與結構能力的屏東東港天主堂(1960);利用T形小樑靈活的解決混凝土厚重的材料特性,創造出具有韻律感且輕盈的高雄市三信家商波浪大樓(1963);採大跨矩不落柱,且兼具結構強度與形式優美的高雄市大同國小禮堂(1963);由不同徑長的同心扇形清楚分割機能,空間分布虛中帶實的鳳山農會肉品市場(1977)等。

建築師陳仁和1922年出生於澎湖,後赴日本早稻田大學就讀建築科,1951年在臺灣成立「陳仁和建築師事務所」,展開長達38年的執業生涯,是臺灣戰後第一代現代主義建築運動中,極少數的具本土籍且具明顯地域性色彩的建築師,曾兩度獲得建築金鼎獎十大建築師殊榮。一直到1989年過世以前,始終在建築設計第一線實務持續奮鬥。

「前行無畏:陳仁和的建築時代」特展自即日起於臺博館本館(臺北市襄陽路2號)展出至108421日,展覽期間另有專家導覽及講座活動,詳情請上臺博館官網查詢。

 1_「前行無畏:陳仁和的建築時代」特展開展 多位建築界代表出席

2_成大建築系教授吳光庭導覽

3_「前行無畏」特展展出12件陳仁和重要作品模型

4_顯現強大的設計與結構能力的屏東東港天主堂(1960)模型

5_空間分布虛中帶實的鳳山農會肉品市場(1977)模型


國立臺灣博物館「前行無畏:陳仁和的建築時代」特展


前行無畏:陳仁和的建築時代
展期:2018/11/27 ~ 2019/04/21

指導單位:文化部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博物館

「前行無畏:陳仁和的建築時代」特展是臺灣首次以陳仁和為主題的專展,除了完整調查陳仁和的生命歷程,也透過陳仁和家屬捐贈的各式圖說資料為基礎,從設計作品的細節裡還原出更多時代的資訊。此次展覽內容挑選12件重要案例,涵蓋宗教、文教、住宅等各種公私性質不同尺度建築,透過不同時間與類型的建築作品,以脈絡化的方式呈現陳仁和建築實踐與時代發展的重要意義。藉由圖說與模型交互說明其作品的外觀形式與細部,呈現身為臺灣戰後第一代本土建築師之一的陳仁和,其獨特的貢獻與成就,並開啟更多元對話與交流討論的可能。

專家導覽
12/9(日)專家導覽
12/29(六)前進與後退之間都須要勇氣陳仁和的時代與他的建築
1/19(六)山脈與板塊:陳仁和與台灣建築師系譜
2/23(六)陳仁和與二次戰後粗獷主義建築
3/16(六)擾動的心靈-談陳仁和的地域性表現主義
4/20(六)戰後台灣社會與建築發展
活動詳情與報名~ https://bit.ly/2RdWzoM




2018年11月1日 星期四

⊙NTU【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Graduate Institute of Building and Planning


*主題網頁【建築攝取網】大學系所>建築文資、都市土地、物業管理


國立臺灣大學> http://www.ntu.edu.tw/
 

國立臺灣大學 工學院> http://www.eng.ntu.edu.tw/
 

國立臺灣大學 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http://www.bp.ntu.edu.tw/
 
 
發展簡史
 
197012月,聯合國聘請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都市計劃系主任Dr. S. Grava來臺六週。他在台期間遍訪台灣各都市計劃之教育及訓練機構,提出報告草案,建議由教育部輔導台大設立都市計劃研究所。他認為都市計劃係一綜合性之發展計劃工作,涉及社會經濟、自然、文化等因素,且此專業訓練重在啟發學生之獨立思考能力,而台大為一全科大學,具有充分之條件,能提供較完整的訓練。Grava之方案經過經濟合作發展委員會邀請教育部及台灣大學、成功大學等教育機構開會研商後,決議先在台大土木工程研究所設都市計劃組。
 
1973年茅聲燾先生任台灣大學土木系所主任。茅主任是一位勇於任事、敢於變革,並具人文色彩的老師。有學生回憶,他在「土木工程概論」課堂談《約翰克里斯多夫》;在「結構工程」課堂,除了告訴學生結構問題不難,只不過是牛頓力學三大定律的延伸,也談《卡拉馬助夫兄弟們》。1975年與1977年陸續聘請王鴻楷(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博士)與夏鑄九(耶魯與哈佛碩士)回台到台大土木系任教。為求效率,土木研究所將原有交通工程組分為甲、乙二組,乙組即都市計劃組(簡稱都計室),1976年秋正式招生,首屆入學新生三名。都計室在茅主任大力支持下,展開了教學、研究與實務工作,表現極大的潛力與衝勁。並在當時工學院院長虞兆中的熱心支持下,開始積極籌劃設所事宜。
 
都計室成立之初即曾意識到自我的角色定位問題,企圖對台灣本地的特殊空間問題、城鄉的合理發展、理論及實務互動等方面提出嶄新的看法。1982年走出「三ㄐㄧˋ時代」(當時入學招生的考試科目為都計、經濟、統計三科),大幅更改招生方式、課程安排以及學制,並提出「專業的通才教育」的目標。這個專業的通才教育理想強調的,正好不在於如何鞏固與強化資本主義社會日趨嚴重的分工趨勢。這問題國內外皆然,在19601970年代的社會動力下,受到普遍地質疑。它使得高等教育的知識片斷化(fragmentation)與專業技能工具化,使得建築、都市計劃、地景建築之間日趨壁壘分明。牢固專業權力版圖的邊界在於利益競爭,專業本位化使得前三種專業社群之間很難合作,分工細化使得學生學習窄化,而對外在的空間使用者言,專業者則成為服務特定階級,弱勢者無法親近的技術菁英。最明顯的傾向是,設計師將自己閉鎖在前衛藝術家個人創新的形式主義的烏托邦陷阱之中,規劃師則成為技術官僚都市管理的數量模型工具,玩弄瑣碎的數字,自絕於真實的社會,失去了對生活空間的感受,淪喪了專業者之所以成為專業者改善與塑造公共空間的目標。最後,專業者脫離了歷史的中心,成為無能回應現實變化的,窄狹的技術專家。
 
新的核心課程是以實習課與演講課互相配合來整合及培養專業經驗、知識,例如表達、觀察、分析、評估、參與團隊合作等經驗,以及理論、歷史、分析、綜合、管理、實施之知識。另外為了團隊工作及個人興趣,有多方面支援性的課程提供選擇。該年即有二百八十多位考生報考,顯示此具有明確方向感的前進之路獲得年輕學生的熱烈迴響。
 
都計室的方向大體反映出王、夏兩位教授的志趣與性格,他們均出身美國著名大學,深受美國六年代進步運動的影響,在七年代中期即義無反顧地回台服務,可以看出他們對台灣的地方關懷與情感,這種情感充分表現在對專業工作的執著態度,以及他們所揭櫫的研究方向上。他們希望學生不獨在專業上對實質環境地方經營有深刻的思考,同時也要對專業所處的文化、社會脈絡有意識地加以反省、批判與改革。工作態度上則強調負責任的專業者所必須具備的責任心,要求對基地生態條件的重視、對無聲團體及弱勢使用者的照顧,對地方歷史文化的珍惜與保存。
 
這種風格深深地影響到都計室研究生、助理、大學部學生,甚至於一些慕名而來的打工學生。在團隊工作中,大家不分彼此,共同工作,共同學習,充滿了自由討論與學習的風氣。這也是民主生活在教育環境之中的具體落實。
 
1988年夏,土木工程研究所交通乙組(都市計劃組)終於獲准獨立成所,在「環境設計」、「環境規劃與設計」等名稱連續遭到質疑之餘,取名「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由王鴻楷教授擔任首任所長。1991年夏天,成立建築與城鄉所博士班,招收第一屆博士班研究生。 
 
1976年:土木研究所交通乙組(都市計劃組)
1988年: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1991年: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班
 
 
 
 
 

城鄉四十【粉絲專頁】

2016年,是台大城鄉所成立四十週年。從台大土木都市計劃室起,在老師與學長姐們的開拓下,城鄉所成為台灣在參與式規劃、文資保存、無住屋運動,乃至居住正義等不同空間議題上的先驅或重要推動者,亦有不少所友於畢業後持續投入其中。近來,城鄉所更培養出秉持環境友善理念、振興地方產業的新創團隊,深入偏鄉聚落並為其注入一股活水,充分發揮城鄉所培養「專業通才」的精神。

在城市,學長姐們投入「居住正義」的行動,身為七、八年級晚輩的我們可說是歷歷在目。從無殼蝸牛運動號召萬人夜宿忠孝東路,而後有關心租屋議題的崔媽媽基金會;再到「我家住在康樂里」的十四、十五號公園反拆遷運動,以及近來寶藏巖聚落、華光社區、紹興社區、蟾蜍山聚落等的反迫遷運動。在鄉村,學長姐們帶著參與式規劃的精神,捲起袖管與居民一塊打拼,只為了翻轉偏鄉不斷被邊緣化的處境。無懼於新自由主義的侵踏,學長姐們對社會關懷的實踐慢慢累積能量,並推動著台灣社會變革。

站在山中傳奇們的肩膀上,現今的建城鄉民們得以擁有更開闊但不失細緻的眼界。帶著對社會的關懷,我們仍舊堅持認真地耕耘議題。然而,在迎向21世紀教育轉型的風浪下,城鄉所的設備與維護經費卻仍感捉襟見肘,而為台大籌辦創校以來第一個「台大建築系」的願景,亦需要經費支持,身為晚輩的我們不會為此退卻,我們需要募得第一個100萬,以團結城鄉鄉民。但也希望山中傳奇與建城鄉民能夠凝聚起來,一起為城鄉所的下個十年再創新格局!










【電子書】



PDF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