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31日 星期四

研究報告【行政院研考會】臺灣生活美學運動計畫效益評估




委託機關: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研究單位:國立中山大學
201212

提要

一、研究緣起

由文化部所提出之「臺灣生活美學運動計畫」,以相關社造、環境景觀政策為基礎,強調使藝術美感深入民眾的生活層面,以美感素養提升、美感城市創造與美感環境生根為主要目標,將美學教育落實在城鄉景觀、公共美學、文化教育、民眾參與和社區美學上。為有效落實計畫推動理念,在其下規劃出「生活美學理念推廣計畫」、「美麗臺灣推動計畫」、「藝術介入空間計畫」與「整合行銷計畫」等四大子計畫,作為生活美學之推動主軸。

臺灣生活美學運動計畫之特性有三:
(一)計畫面向多元
(二)以美感專業為重心
(三)目標國際

臺灣生活美學運動計畫之期程,自民國97年開始,將於本年度(101年)結束。本研究針對5年來此計畫之執行效益進行評估,探討是否達到原訂之計畫目標、策略訂定之妥適性,分析計畫執行上的優、缺點,以針對未來的政策規劃與執行策略提出具體之建議。主要評估重點包括美學理念之落實、計畫獨特性、後續效益等方面。


目次

第一章 前言

  第一節 中長程計畫評估制度概要

  第二節 評估緣起與背景

  第三節 評估重點

  第四節 評估方法與步驟

  第五節 國內外生活美學相關案例

  第六節 預期目標

第二章 臺灣生活美學運動計畫執行現況

  第一節 生活美學理念推廣計畫

  第二節 美麗臺灣推動計畫

  第三節 藝術介入空間計畫

  第四節 整合行銷計畫

第三章 計畫評估內容分析

  第一節 生活美學焦點座談

  第二節 實地查證

第四章 問題發現與分析

  第一節 計畫效益

  第二節 計畫問題

第五章 政策建議

  第一節 立即可行建議

  第二節 中長程建議

附錄

壹、臺灣生活美學運動計畫各子計畫補助作業辦法

  一、文化部生活美學主題展計畫補助作業要點
  二、文化部提升地方視覺美感方案補助作業要點
  三、文化部建立城市色彩系統及示範操作補助作業要點
  四、文化與教育結合推動方案補助作業要點
  五、藝術介入空間計畫補助作業要點
  六、國際級地標環境藝術創作計畫作業須知

貳、臺灣生活美學運動各子計畫執行內容總表

  一、生活美學主題展計畫
  二、提升地方視覺美感方案
  三、建立城市色彩系統及示範操作
  四、藝術介入空間

參、生活美學運動效益評估座談會會議發言內容摘要

肆、個別訪談內容摘要

伍、實地查證相關資料

陸、初審意見回覆表

柒、報告審查座談會意見回覆表

參考書目





2013年10月10日 星期四

台灣生活美學運動計畫(97-101年)



「台灣生活美學運動計畫」是文建會多次邀集專家學者,就提昇全民美感素養及環境意識商議討論,並與相關部會現有計畫做出區隔後所完成的中程個案計劃。本計畫期程為97年至101年,預估經費為新台幣20億元整。

一、計畫推動背景

近年來政府積極致力推動「觀光客倍增計畫」、「水與綠建設計畫」及「新故鄉社區營造計畫」等,對於自然環境與公共建築如何結合人文藝術美學,投入相當經費、人力的努力,以人為本、永續發展的核心價值,也不斷地被強調、提醒。然而台灣本地公民社會的成熟度與美學素養的水平均尚待加強,這也使得相關計畫的成效不易突顯。在生活環境中建立美學思維的理念看似簡單,但是若無法突破民眾的單向思維或深化生活環境品質的核心價值,任何的機制與遠見都無法持續帶領台灣脫胎換骨、邁向新世紀。因此,文建會推動的「台灣生活美學運動」計畫,是希望喚起文化公民意識,形成審美共同體,藉由培育、議題、事件、空間或主題性策展,讓它自然發生,以創造優質美學環境,提升城市觀光效益。

二、各計畫內容

「台灣生活美學運動」計畫並非要由上而下的製造一個官方美學,而是從養成「公共意識」、型塑「公共美學」、落實「公共參與」等三大層次著手,各計畫內容如下:

(一)生活美學理念推廣計畫:主要工作在於培育國人對美學的重視與省思,並透過美學體驗、座談、展覽、種子人才美學課程講習等,進行生活美學的社會教育,全面提昇國民的美學素養。

(二)美麗台灣推動計畫:本計畫補助縣市政府以城市為單位,鼓勵縣市政府機關針對轄內之視覺美感景觀及城市色彩提出規劃,作為美感示範之基礎點,營造城市空間,令城市散發美學活力,從而提升城市美感形象;並推行文化與教育結合方案,引領國中小注重美育之培養,落實生活美學札根工作。

(三)藝術介入空間計畫:本計畫補助民間團體辦理,提供自主、自發投入美學改造的機會為主,藉由藝術駐鄉行動、與社區做深度交流,讓藝術家藉由民眾參與及社區討論等手段,運用當地的素材與居民一起討論生活環境的美化,讓民眾就其轄內需改造之美學空間、場域提案,以促進民眾對環境美學的重視及期待,落實文化公民權理想。

三、預期效益

(一)培養民眾美學觀,建立國民認同與驕傲。

(二)擁有國際知名的美感城市,打造台灣美學形象。

(三)處處充滿美感環境,創造美學特色。











2008-09-02

黃碧端主委主持生活美學運動座談會,(左起)大龍峒保安宮_董事長_廖武治、宗教博物館前館長_漢寶德、黃聲遠建築師

台灣的經濟發展與國民所得水準不斷提升,但是居住品質、都市景觀、鄉村格調、環境衛生等問題,卻未獲得改善。因此,建立生活美學觀的價值及提昇環境美感成為當務之急。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為推動生活美學運動,提出具體的「台灣生活美學運動計畫」,並邀集國內建築、教育、社區及環境美學等專家學者,於今(2)日進行一場「美」的座談。

文建會主委黃碧端於會場上首先表示,文建會「生活美學運動」於昨(1)日獲得經建會通過,將以五年二十億的經費推動此項計畫。計畫的推動,係鑒於目前台灣的都市環境較於國外都市,除較未營造出自己的特色之外,部分區域其實也略顯凌亂。文建會推廣「生活美學運動」,希望經由基層美感的培養,如成立種子教室或是體驗營之類的活動,再結合與美學相關的建築家或是景觀專家等,以協助的方式輔佐地方,營造一個美感的空間,讓民眾在此環境中,可以自由的想像,發揮創造力。文建會希望將經費做最有效的利用,讓環境有改頭換面的機會,再經由環境的耳濡目染,從生活空間當中學得「美」的感觀。黃主委也表示,環境就是一種教育,推動「生活美學運動」希望將這個普羅大眾較欠缺的部分做出補充。

為擴大生活美學運動的推廣層面,這一場生活美學座談會,由主任委員黃碧端親自主持,會中邀請到國內在建築、教育、社區及環境美學等的專家學者,包括漢寶德先生、黃聲遠建築師、台中市文化局黃國榮局長、廖武治先生等人,針對台灣的城鄉景觀、公共藝術與生活美學、文化教育與藝術啟蒙、結合社區推動美學的生活環境等題議進行座談,希望藉此喚醒台灣社會對生活美學的重視與實踐。

二十年來的台灣社會經濟活動熱絡、物質文明高度發展,民眾自我意識抬頭,聽音樂會、進美術館、劇場的人數增加,但現實視覺環境卻嚴重惡質化,人際關係淡漠疏離互不信任,每個人追求生活品味,反而忽略社群生活中美感經驗的分享與交流。近年來,政府對於自然環境與公共建築如何結合人文藝術美學,投入相當經費、人力的努力,開始重視「永續發展」的核心價值。然而台灣本地公民社會的成熟度與美學素養的水平普遍不足,這也使得相關計畫的推行成效不易突顯。在生活環境中建立美學思維的理念看似簡單,但若無法突破民眾的單向思維或深化生活美感環境品質的核心價值,任何的機制與遠見都無法持續帶領台灣脫胎換骨、邁向新世紀。

為使台灣邁向新世紀的生活美學文化,文建會已著手推動「台灣生活美學運動」計畫,希望喚起文化公民意識,形成審美共同體,藉由培育、議題、事件、空間或主題性策展,以創造優質美學環境。

生活美學的範圍相當廣泛,同時涉及個人美感素養與公共領域的生活質感,透過生活美學運動的推廣,將逐建提昇民眾的公共意識,帶動公共美學的創造與公共參與的擾動,形成一股美學社會運動,擘劃城市美感,將台灣推向高生活品質之列,繼而創造國土觀光效益。




經建會都市及住宅發展處
9791

行政院經建會於今(1)日委員會議中討論通過文建會提報之「台灣生活美學運動計畫(97年至100)」草案,主要係有鑒於國民長期以來對於藝術美學普遍漠視與涵養不足,整體生活環境品質低落,因此中央希能透過本計畫的推動,積極倡導「生活美學」的理念與實踐,營造豐富的文化與生活環境品質,提升民眾美學涵養,以期早日達成「生活藝術化、藝術生活化」的目標。
本計畫屬新興計畫,計畫期程為97年至100年,5年計畫所需經費預估為20億元,主要從「養成公共意識」、「型塑公共美學」、「落實公共參與」三大方向著手,藉由「生活美學理念推廣子計畫」的推動以提升民眾的美學素養,主要藉由生活美學種子培育、生活美學體驗營、主題展計畫、生活美學叢書出版等;次由「美麗台灣推動子計畫」的實施提升生活環境美學品質,創造美感城市,並形成公共美學,主要作法包括補助地方政府辦理地方美感扶植計畫、國際級地標藝術創作計畫等二項;另「藝術介入空間計畫」主要係透過藝術家與民眾共同參與創作、討論,於公共空間從事永久性或暫時性的藝術設置,使藝術文化深入民眾生活、豐富社區,達到公共參與及公共空間藝術化的理想。

案經提報本會今(1)日第1335次委員會議討論通過,請文建會加強對於地方政府相關人員之宣導講習訓練工作,期使城鄉空間環境規劃能引入美學的創意、設計以及地方風格的塑造,真正達成國土美學理想的實踐。此外,本計畫因屬新興計畫,且涉及諸多文化、都市計畫、營建、環保、公共建設等跨部門之橫向整合協調事務,為使計畫更順利推動,將由文建會責成地方政府成立跨部門的計畫推動平台統籌執行,必要時並得由文建會選定示範地區負責推動。



2007-02-15

文建會將以四年時間推動生活美學,籌畫多時的「台灣生活美學運動計畫」,已陳報行政院核定。

「台灣生活美學運動計畫」是文建會經過多次邀集專家學者,就提昇全民美學素養及環境意識商議討論,並與相關部會現有計畫做出區隔後所完成的中程個案計劃。內容分為「創造藝術環境」、「提升民眾美學素養」及「培育藝術人才」三大面向,共擬定6項子計畫,實施策略主要為藝術改造、理念、宣導、示範、推廣、獎助、評鑑等。計畫期程擬訂為97年至100年,經費部分擬由中央編列預算新台幣302000萬元整。

一、「創造藝術環境」

(一)「公共空間藝術再造計畫」:以營建署、環保署及農委會相關計畫為基礎,採「藝術介入空間」的操作方式,並結合縣市政府的力量,讓藝術家藉由民眾參與、社區討論、典藏、依附、反轉、催化、創造美學等手段,於公共空間從事藝術活動及設置。

(二)「文化場域美學改造計畫」:邀請國際藝術大師結合國內策展人、民間團體從環境設施、生活用品、視覺標誌、景觀、圖騰、色彩、服裝等等視覺系統進行深入且量身規劃的藝術美學改造工作,呈現台灣本土性文化特色,並結合大型藝術展演活動。包括國內曾經辦理藝術介入空間之案例地點如九九峰、駁二特區等地,都在本計畫涵括之範圍內。

二、「提升民眾美學素養」

(一)「學生美術館計畫」:運用閒置之校舍空間,營造藝術場域,將「校園藝術」、「社區生活」與「學校課程」自然結合,並提供學生參與接觸校外展演活動的機會,達成藝術教育永續發展的目標,涵蓋大專院校、高中職、國中小等。

(二)「生活美學理念推廣計畫」:從國人的食、衣、住、行切入,如居家用品、民俗節慶、飲食習慣、環境美學等,運用出版、網站、宣導短片、節目介紹、論壇、課程講習、文化地圖等教育宣導工作及相關研究工作,並建立獎勵評鑑機制,強化生活美學論述,引發民眾省思環境美學,凝塑國人新價值觀共識。

三、「藝術人才扶植」

(一)「藝術銀行推動計畫」:結合藝文機構、縣市政府的力量,擴大購藏範圍及機制,鼓勵藝術創作之外,並從投資的角度切入,籌設基金,邀請知名策展人策展,創造企業和藝術家的交流介面平台,辦理年度拍賣,健全租售機制。

(二)「藝術活力工程計畫」:辦理縣市藝術活力(含視覺及表演)計畫,讓藝術在地方扎根,尋回民間的文化活力,成為民間社會重要的文化推展力量,而且源源不絕。並拓展我國藝術家之海外創作市場,強化國內藝術產業的國際競爭力,有計畫地推薦國內藝術創作人才參與國際大展,增加台灣在國際舞台之能見度。

文建會期望本計畫之提出,能加強國人優質美適性價值觀之建立,讓國人認同美學生活及價值,並健全藝術生態發展,建立台灣特有之美學特性,實現文化立國之理想。








2012/12/17 作者:漢寶德(總統府資政)http://www.merit-times.com.tw/image/index/spacer.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