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0日 星期四

台灣生活美學運動計畫(97-101年)



「台灣生活美學運動計畫」是文建會多次邀集專家學者,就提昇全民美感素養及環境意識商議討論,並與相關部會現有計畫做出區隔後所完成的中程個案計劃。本計畫期程為97年至101年,預估經費為新台幣20億元整。

一、計畫推動背景

近年來政府積極致力推動「觀光客倍增計畫」、「水與綠建設計畫」及「新故鄉社區營造計畫」等,對於自然環境與公共建築如何結合人文藝術美學,投入相當經費、人力的努力,以人為本、永續發展的核心價值,也不斷地被強調、提醒。然而台灣本地公民社會的成熟度與美學素養的水平均尚待加強,這也使得相關計畫的成效不易突顯。在生活環境中建立美學思維的理念看似簡單,但是若無法突破民眾的單向思維或深化生活環境品質的核心價值,任何的機制與遠見都無法持續帶領台灣脫胎換骨、邁向新世紀。因此,文建會推動的「台灣生活美學運動」計畫,是希望喚起文化公民意識,形成審美共同體,藉由培育、議題、事件、空間或主題性策展,讓它自然發生,以創造優質美學環境,提升城市觀光效益。

二、各計畫內容

「台灣生活美學運動」計畫並非要由上而下的製造一個官方美學,而是從養成「公共意識」、型塑「公共美學」、落實「公共參與」等三大層次著手,各計畫內容如下:

(一)生活美學理念推廣計畫:主要工作在於培育國人對美學的重視與省思,並透過美學體驗、座談、展覽、種子人才美學課程講習等,進行生活美學的社會教育,全面提昇國民的美學素養。

(二)美麗台灣推動計畫:本計畫補助縣市政府以城市為單位,鼓勵縣市政府機關針對轄內之視覺美感景觀及城市色彩提出規劃,作為美感示範之基礎點,營造城市空間,令城市散發美學活力,從而提升城市美感形象;並推行文化與教育結合方案,引領國中小注重美育之培養,落實生活美學札根工作。

(三)藝術介入空間計畫:本計畫補助民間團體辦理,提供自主、自發投入美學改造的機會為主,藉由藝術駐鄉行動、與社區做深度交流,讓藝術家藉由民眾參與及社區討論等手段,運用當地的素材與居民一起討論生活環境的美化,讓民眾就其轄內需改造之美學空間、場域提案,以促進民眾對環境美學的重視及期待,落實文化公民權理想。

三、預期效益

(一)培養民眾美學觀,建立國民認同與驕傲。

(二)擁有國際知名的美感城市,打造台灣美學形象。

(三)處處充滿美感環境,創造美學特色。











2008-09-02

黃碧端主委主持生活美學運動座談會,(左起)大龍峒保安宮_董事長_廖武治、宗教博物館前館長_漢寶德、黃聲遠建築師

台灣的經濟發展與國民所得水準不斷提升,但是居住品質、都市景觀、鄉村格調、環境衛生等問題,卻未獲得改善。因此,建立生活美學觀的價值及提昇環境美感成為當務之急。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為推動生活美學運動,提出具體的「台灣生活美學運動計畫」,並邀集國內建築、教育、社區及環境美學等專家學者,於今(2)日進行一場「美」的座談。

文建會主委黃碧端於會場上首先表示,文建會「生活美學運動」於昨(1)日獲得經建會通過,將以五年二十億的經費推動此項計畫。計畫的推動,係鑒於目前台灣的都市環境較於國外都市,除較未營造出自己的特色之外,部分區域其實也略顯凌亂。文建會推廣「生活美學運動」,希望經由基層美感的培養,如成立種子教室或是體驗營之類的活動,再結合與美學相關的建築家或是景觀專家等,以協助的方式輔佐地方,營造一個美感的空間,讓民眾在此環境中,可以自由的想像,發揮創造力。文建會希望將經費做最有效的利用,讓環境有改頭換面的機會,再經由環境的耳濡目染,從生活空間當中學得「美」的感觀。黃主委也表示,環境就是一種教育,推動「生活美學運動」希望將這個普羅大眾較欠缺的部分做出補充。

為擴大生活美學運動的推廣層面,這一場生活美學座談會,由主任委員黃碧端親自主持,會中邀請到國內在建築、教育、社區及環境美學等的專家學者,包括漢寶德先生、黃聲遠建築師、台中市文化局黃國榮局長、廖武治先生等人,針對台灣的城鄉景觀、公共藝術與生活美學、文化教育與藝術啟蒙、結合社區推動美學的生活環境等題議進行座談,希望藉此喚醒台灣社會對生活美學的重視與實踐。

二十年來的台灣社會經濟活動熱絡、物質文明高度發展,民眾自我意識抬頭,聽音樂會、進美術館、劇場的人數增加,但現實視覺環境卻嚴重惡質化,人際關係淡漠疏離互不信任,每個人追求生活品味,反而忽略社群生活中美感經驗的分享與交流。近年來,政府對於自然環境與公共建築如何結合人文藝術美學,投入相當經費、人力的努力,開始重視「永續發展」的核心價值。然而台灣本地公民社會的成熟度與美學素養的水平普遍不足,這也使得相關計畫的推行成效不易突顯。在生活環境中建立美學思維的理念看似簡單,但若無法突破民眾的單向思維或深化生活美感環境品質的核心價值,任何的機制與遠見都無法持續帶領台灣脫胎換骨、邁向新世紀。

為使台灣邁向新世紀的生活美學文化,文建會已著手推動「台灣生活美學運動」計畫,希望喚起文化公民意識,形成審美共同體,藉由培育、議題、事件、空間或主題性策展,以創造優質美學環境。

生活美學的範圍相當廣泛,同時涉及個人美感素養與公共領域的生活質感,透過生活美學運動的推廣,將逐建提昇民眾的公共意識,帶動公共美學的創造與公共參與的擾動,形成一股美學社會運動,擘劃城市美感,將台灣推向高生活品質之列,繼而創造國土觀光效益。




經建會都市及住宅發展處
9791

行政院經建會於今(1)日委員會議中討論通過文建會提報之「台灣生活美學運動計畫(97年至100)」草案,主要係有鑒於國民長期以來對於藝術美學普遍漠視與涵養不足,整體生活環境品質低落,因此中央希能透過本計畫的推動,積極倡導「生活美學」的理念與實踐,營造豐富的文化與生活環境品質,提升民眾美學涵養,以期早日達成「生活藝術化、藝術生活化」的目標。
本計畫屬新興計畫,計畫期程為97年至100年,5年計畫所需經費預估為20億元,主要從「養成公共意識」、「型塑公共美學」、「落實公共參與」三大方向著手,藉由「生活美學理念推廣子計畫」的推動以提升民眾的美學素養,主要藉由生活美學種子培育、生活美學體驗營、主題展計畫、生活美學叢書出版等;次由「美麗台灣推動子計畫」的實施提升生活環境美學品質,創造美感城市,並形成公共美學,主要作法包括補助地方政府辦理地方美感扶植計畫、國際級地標藝術創作計畫等二項;另「藝術介入空間計畫」主要係透過藝術家與民眾共同參與創作、討論,於公共空間從事永久性或暫時性的藝術設置,使藝術文化深入民眾生活、豐富社區,達到公共參與及公共空間藝術化的理想。

案經提報本會今(1)日第1335次委員會議討論通過,請文建會加強對於地方政府相關人員之宣導講習訓練工作,期使城鄉空間環境規劃能引入美學的創意、設計以及地方風格的塑造,真正達成國土美學理想的實踐。此外,本計畫因屬新興計畫,且涉及諸多文化、都市計畫、營建、環保、公共建設等跨部門之橫向整合協調事務,為使計畫更順利推動,將由文建會責成地方政府成立跨部門的計畫推動平台統籌執行,必要時並得由文建會選定示範地區負責推動。



2007-02-15

文建會將以四年時間推動生活美學,籌畫多時的「台灣生活美學運動計畫」,已陳報行政院核定。

「台灣生活美學運動計畫」是文建會經過多次邀集專家學者,就提昇全民美學素養及環境意識商議討論,並與相關部會現有計畫做出區隔後所完成的中程個案計劃。內容分為「創造藝術環境」、「提升民眾美學素養」及「培育藝術人才」三大面向,共擬定6項子計畫,實施策略主要為藝術改造、理念、宣導、示範、推廣、獎助、評鑑等。計畫期程擬訂為97年至100年,經費部分擬由中央編列預算新台幣302000萬元整。

一、「創造藝術環境」

(一)「公共空間藝術再造計畫」:以營建署、環保署及農委會相關計畫為基礎,採「藝術介入空間」的操作方式,並結合縣市政府的力量,讓藝術家藉由民眾參與、社區討論、典藏、依附、反轉、催化、創造美學等手段,於公共空間從事藝術活動及設置。

(二)「文化場域美學改造計畫」:邀請國際藝術大師結合國內策展人、民間團體從環境設施、生活用品、視覺標誌、景觀、圖騰、色彩、服裝等等視覺系統進行深入且量身規劃的藝術美學改造工作,呈現台灣本土性文化特色,並結合大型藝術展演活動。包括國內曾經辦理藝術介入空間之案例地點如九九峰、駁二特區等地,都在本計畫涵括之範圍內。

二、「提升民眾美學素養」

(一)「學生美術館計畫」:運用閒置之校舍空間,營造藝術場域,將「校園藝術」、「社區生活」與「學校課程」自然結合,並提供學生參與接觸校外展演活動的機會,達成藝術教育永續發展的目標,涵蓋大專院校、高中職、國中小等。

(二)「生活美學理念推廣計畫」:從國人的食、衣、住、行切入,如居家用品、民俗節慶、飲食習慣、環境美學等,運用出版、網站、宣導短片、節目介紹、論壇、課程講習、文化地圖等教育宣導工作及相關研究工作,並建立獎勵評鑑機制,強化生活美學論述,引發民眾省思環境美學,凝塑國人新價值觀共識。

三、「藝術人才扶植」

(一)「藝術銀行推動計畫」:結合藝文機構、縣市政府的力量,擴大購藏範圍及機制,鼓勵藝術創作之外,並從投資的角度切入,籌設基金,邀請知名策展人策展,創造企業和藝術家的交流介面平台,辦理年度拍賣,健全租售機制。

(二)「藝術活力工程計畫」:辦理縣市藝術活力(含視覺及表演)計畫,讓藝術在地方扎根,尋回民間的文化活力,成為民間社會重要的文化推展力量,而且源源不絕。並拓展我國藝術家之海外創作市場,強化國內藝術產業的國際競爭力,有計畫地推薦國內藝術創作人才參與國際大展,增加台灣在國際舞台之能見度。

文建會期望本計畫之提出,能加強國人優質美適性價值觀之建立,讓國人認同美學生活及價值,並健全藝術生態發展,建立台灣特有之美學特性,實現文化立國之理想。








2012/12/17 作者:漢寶德(總統府資政)http://www.merit-times.com.tw/image/index/spacer.gif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