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08

〔任務編組〕科技顧問會

 〔任務編組〕行政院科技顧問會


科技辦公室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114-01-08出席2025科技顧問會議閉幕 卓揆:務實執行氣候變遷因應與能源轉型 達成國家發展目標

行政院長卓榮泰今(8)日出席「2025行政院科技顧問會議」閉幕典禮,並聽取會議總結報告。院長表示,今(2025)年會議兩大主題為「氣候變遷衝擊與調適」及「低碳能源與去碳化」,政府已積極宣示2030年、2032年、2035年等各時程的國家減碳新目標,並推動多元綠能、深度節能、科技儲能及電網安全韌性的發展,實現二次能源轉型。院長感謝科技顧問為政府政策提供創新思維、積極行動的方向,政府將以務實態度,落實執行各項政策,以取得人民信任與支持,達成國家發展目標。

卓院長致詞時指出,行政院科技顧問會議是國家最高層級的科技發展策略諮詢會議,感謝與會科技顧問在兩天會議中,針對「氣候變遷衝擊與調適」和「低碳能源與去碳化」兩大主題,進行深度交流與討論,並提出總結報告,內含許多創新思維、積極行動的建議,提供國家未來科技政策的擬定與推動,符合目前「行動創新AI內閣」的宗旨與目標;同時,會議結論也肯定政府過去的努力,未來政府將務實執行各項策略,以取得人民信任與支持,達成國家目標,並與世界腳步連結。

關於「氣候變遷衝擊與調適」部分,卓院長表示,賴清德總統曾召集會議,針對2030年、2032年、2035年等各時程,設定國家減碳新目標。政府並在今年編列550億元治水預算,以創新科技,協助治水工程、設備更新及知識分析。卓院長進一步說,創新科技推動國家整體進步,更要達到普惠大眾目的,因此政府將發展具臺灣元素的人工智慧(AI),以解決臺灣問題,並運用臺灣經驗,協助解決世界問題。在科技創新時代,國家更重視人才培育,希望投入至產學研界,以厚植未來面對科技發展所需的能量。

在「低碳能源與去碳化」部分,卓院長表示,總統推動二次能源轉型,首先推動多元綠能,並全面發展深度節能、科技儲能及電網安全韌性。政府除了協助中小微企業推動淨零與數位雙軸轉型,同時也積極推動「智慧國家2.0」政策,在「智慧科技島.數位新社會」理念下,對於新興能源採取開放態度,期待能與世界共同研究發展,進一步從各式新興能源技術中受惠。

卓院長強調,經濟部對於2032年以前的用電需求深具信心,政府不放棄任何努力,要讓民眾和產業更加安心與信賴,因此各相關數據要以具體量化形式,向國人清楚揭示,例如電力排放係數的下降程度。此外,為全力充足發電量,政府除增加風力、光電的量能,更將全力發展天然氣去碳燃氫發電、海洋能、生質能、地熱能等新興能源技術。針對核能部分,政府也會在具備社會共識、去除核安疑慮、核廢料得以處理情況下,傾聽更多意見,讓臺灣更安全、國家更安全,也讓產業更安全。

卓院長抵達會場後,首先聽取中央研究院院長廖俊智首席科技顧問進行會議總結報告,並於致詞結束後,逐一與行政院吳誠文政務委員兼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主委、廖俊智、Ehud Keinan、陳文章、孔祥重、王寳貫、Dawn Freshwater等顧問握手致意並合影;隨後,行政院龔明鑫秘書長、李慧芝發言人、環境部彭啓明部長、環境部施文真次長、國家發展委員會高仙桂副主委、國科會林法正副主委等人也入列,共同合影留念。


行政院2025科技顧問會議圓滿成功 聚焦氣候調適與低碳能源科技

行政院2025年科技顧問會議今(8)日傍晚正式閉幕,由首席顧問中央研究院廖俊智院長、孔祥重院士、王寳貫院士、陳文章校長、Prof. Dr. Robert Schlögl、Prof. Ehud Keinan及Prof. Dawn Freshwater 等7位國內外學研領袖組成的科技顧問,並與政府部會代表歷經兩天的深度交流與討論後,由首席顧問廖俊智院長就「氣候變遷衝擊與調適」和「低碳能源與去碳化」兩大主題,於閉幕式向卓榮泰院長進行總結報告。
   

綜合國內外科技顧問之科學論證,提出淨零與調適建議

2025年行政院科技顧問會議設定之願景為「經由淨零路徑,達成臺灣社會永續、國家安全、經濟發展」,並提出數項建言供政府考量,包括實現淨零排放與推動氣候調適是國家長期工作,時程目標應設定在適當的時間範疇;在執行淨零政策的同時,要致力於調適策略,並達到改善空氣品質及能源安全的綜效;目標應定期調整以反應快速變化的現實,例如人工智慧的興起及地緣政治情勢的變化等,均需納入考量;應重視日益重要的國家安全考量,在設定淨零路徑時,需平衡多項目標並適當取捨;投資基礎設施要謹慎考量,以免流失機會;以及政府政策工具應有適當執行策略,並適時調整。

聚焦科學基礎之調適治理,培育國家級跨域科研團隊

針對「氣候變遷衝擊與調適」主題,本次會議主要結論包含(一)強化以科學為本的公眾溝通與氣候循證治理,以及(二)建立針對在地問題的氣候調適科技與科研團隊。第一點強調氣候治理及防災應以科學為基礎,並以充分的科學資訊,作為政府與公眾溝通的基礎;第二點則聚焦強化針對臺灣之氣候變遷模擬與衝擊研究,並培育國家級氣候變遷調適跨域科研團隊。

低碳能源組合須多元布局,並先期參與新興科技之研發

在「低碳能源與去碳化」主題之結論,主要包括(一)跨域多元科技佈局,促進能源系統低碳化,以及(二)以科學為基礎,多面向建立能源轉型,並增進社會韌性。第一點強調減碳政策應考量總能源需求(2023年2,800億度,預期2050年至少5,000億度之電力需求),務實探討提前布局;建議碳費收益用於支持加速減碳之低碳能源研究發展;未來若轉型至碳排總量管制機制,須針對各產業別發展、臺灣淨零目標達成,及競爭力進行整體考量;低碳能源組合須多元布局,並先期參與新興科技之研發。第二點則是強調能源轉型須考量公正性,兼顧脆弱群體。

引領公私部門協作,打造兼具永續與韌性的人工智慧之島

賴清德總統於7日蒞臨開幕致詞指出,2024年上任之後,在總統府成立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率領產、官、學、研共同推動因應氣候變遷的各項工作,以達到2050的淨零轉型目標,在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亦兼顧永續成長、綠色成長與包容性成長之目標,讓企業轉型更具競爭力,社會轉型更具韌性、生活轉型能夠更加的永續。未來臺灣將持續深耕多元綠能,並善用包括人工智慧等相關科技以加快淨零轉型的腳步,積極將臺灣打造為人工智慧之島。

善用科技應對氣候變遷,實現二次能源轉型

行政院長卓榮泰在致詞中強調,科技是應對氣候變遷的重要解決方案,政府已同步推動法制建設與科技研發,注重氣候變遷法制環境並徵收碳費,為確保臺灣在2030年前成為能源安全國,今年將持續推動多元綠能、深度節能、科技儲能及電網韌性之發展,以實現二次能源轉型。為協助中小企業於雙軸轉型過程中同步提升競爭力,並成為臺灣高科技產業的殷實基礎,將透過以大帶小的方式,扶植中小企業永續茁壯。經由整體的施政策略規劃,臺灣可實現人工智慧之島與數位新社會的轉型,邁向智慧國家2.0。

行政院政務委員兼國科會主委吳誠文表示,近年氣候變遷調適、淨零排放及能源轉型已成全球趨勢,亦是國內的重大挑戰,透過國內外重量級科技顧問,以國際競合觀點融合國內發展需求與挑戰,研提我國未來科技發展之建言,並作為政府規劃長期科研投入與促進產業發展之參考。除讓國際更了解臺灣的策略作法,也讓臺灣堅實的科技實力與全球夥伴關係緊密連結,共同因應全球面臨的重大挑戰。


出席行政院科技顧問會議開幕式 總統:全力協助業者讓臺灣繼續在全球供應鏈中扮演不可或缺的關鍵角色

總統出席「2023行政院科技顧問會議開幕式」

112年12月13日    https://www.president.gov.tw/NEWS/28111

蔡英文總統今(13)日上午出席「2023行政院科技顧問會議開幕式」時表示,政府未來將全力協助業者,讓臺灣半導體產業持續保有領先地位,與產學及民間團體一起推動淨零科技方案,並持續強化全臺基礎設施,同時吸引全球人才來臺,為臺灣注入更多科技發展的能量。總統盼持續與大家攜手合作,讓臺灣在半導體產業、AI及淨零科技上有所突破,繼續在全球供應鏈中扮演不可或缺的關鍵角色。

總統致詞時表示,行政院科技顧問會議是國家最高層級的科技發展策略諮詢會議。她還記得,2006年她擔任行政院副院長,行政院陳建仁院長當時是國科會主委,國科會吳政忠主委則是國科會副主委,那時就一起參與行政院科技顧問會議。

總統感謝當時的科技顧問們,為臺灣的半導體和生技產業奠定發展基礎,如今更成為世界級的產業。她也感謝各位先進的參與,協助政府持續提升臺灣的科技國力。

總統指出,現在臺灣擁有完整的半導體生態系,更有領先全球的2奈米製程技術。過去這段時間,行政團隊已經提出「晶創臺灣方案」,規劃從明年起,在10年內挹注3千億元,結合生成式人工智慧和晶片,促進各個產業突破式創新。

總統提到,這次會議主題是「半導體及人工智慧」以及「淨零科技」,並持續聚焦臺灣半導體生態系的發展。未來,政府將全力協助業者,讓臺灣的半導體產業不論是人才或研發量能,都繼續保有領先地位。同時,為了落實「2050淨零轉型」目標,政府也將集結各部會資源,結合產學以及民間團體,一起推動淨零科技方案,讓臺灣成為國際淨零科技的典範國家。

總統說,相信透過這次會議,來自國內外、產官學研界的先進們能共同交換意見,討論適合臺灣的科技政策,擘畫臺灣未來的科技方針。政府未來也會持續強化全臺基礎設施,平衡全臺各地發展,同時吸引全球人才到臺灣,為臺灣注入更多科技發展的能量,增強臺灣的國際競爭力。

總統再次感謝大家的參與,祝福會議圓滿成功,也期待未來繼續與大家攜手合作,讓臺灣在半導體產業、AI以及淨零科技上有所突破、站穩腳步,繼續在全球供應鏈中扮演不可或缺的關鍵角色。

包括行政院長陳建仁、秘書長李孟諺、政務委員兼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主委吳政忠、數位部長唐鳳、衛福部長薛瑞元、經濟部長王美花、總統府副秘書長張惇涵、國發會副主委高仙桂、金管會副主委邱淑貞、教育部次長劉孟奇、環境部次長沈志修及農業部次長杜文珍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行政院長陳建仁今(13)日陪同蔡英文總統出席「2023行政院科技顧問會議開幕典禮」時表示,政府從預算、政策、環境及人才等方面全面投入我國科技發展,今(2023)年更提出「晶片驅動臺灣產業創新方案(晶創臺灣方案)」,提早布局臺灣未來科技產業;同時,明(2024)年科技預算亦擴大投入「淨零碳排」、「高齡科技」等關鍵議題,逐步提升臺灣永續發展韌性。院長指出,此次科技顧問會議優先選定未來10至20年影響人類社會發展的「半導體、人工智慧及淨零科技」為主題,期盼藉由國內外科技顧問們的專業及前瞻視野,激盪出讓臺灣科技產業持續蓬勃發展的策略及方法,以持續維持臺灣科技創新量能及國際競爭力。

陳院長致詞時首先以行政院科技顧問會議召集人身分,感謝從美國、德國及以色列遠道來臺的科技顧問們,與我國產官學界代表齊聚一堂,共同關心臺灣科技產業的未來,並透過3天會議的討論,奉獻智慧、經驗及觀點,前瞻布局臺灣未來科學與科技發展。



行政院於今(13)日假華南國際會議中心舉辦為期三日的科技顧問會議,首日研討半導體×AI議題,次日為淨零科技議題,並以閉門會議方式,由科技顧問提出會議總結與建言。本次邀請的科技顧問,以中央研究院廖俊智院長擔任首席科技顧問,並邀請七位國內外產研領袖,包含國立臺灣大學陳文章校長、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劉德音董事長、聯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蔡明介董事長,以及美國斯克里普斯研究所化學講座教授翁啟惠、美國哈佛大學比爾蓋茲講座教授孔祥重、以色列的國際純化學和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 主席 Ehud Keinan、德國宏博基金會主席Robert Schlögl等全球重量級顧問共同擘劃國家科技布局。

蔡英文總統出席科技顧問會議時指出,全球已邁入科技即國力的時代,我國已躍升並扮演全球科技要角,行政院科技顧問會議為我國最高層級科技發展策略諮詢會議。
2006年時任行政院副院長曾參與科技顧問會議,感謝當時的科技顧問為台灣半導體與生技產業提出建言,奠定我國的科技產業發展基礎,造就現在臺灣的世界級產業。目前臺灣已有完整半導體生態系和先進的2奈米製程,未來十年內晶創臺灣方案將投資三千億元,政府亦將結合AI突破性創新持續協助半導體產業研發和人才,淨零方面政府亦會結合產學研與民間團體能量,使台灣成為淨零科技典範國家,希望這次可透過與國內外科技顧問交流,擘劃未來發展方針。

半導體×AI、淨零科技除了是近期國際研發變化最劇烈的科技領域,也是我國最重要科技戰略布局之一。本次科顧會議召集人、行政院陳建仁院長表示,政府與民間同心協力,2017年推動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今年2023年瑞士洛桑管理學院世界競爭力排名,台灣名列全球第六,尤其在科學建設為全球第五名與技術建設為第八名,其中,每千人研發人力,連續3年排名蟬聯世界第一、2022年OECD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PISA中學生數學素養排名第三、科學素養排名第四。明年度科技預算達1500億,成長達18%,希望台灣能持續往永續發展的路上邁進,期望本次會議結論作為未來施政重要參考依據,並維持我國競爭力。

我國科技研發及產業實力深受全球矚目,透過科技韌性,內化產業「創新」、深化社會「包容」,及強化環境「永續」。本次科技顧問會議定位為國家最高層級科技發展策略會議,經先期研析後,擇定以對我國未來產業經濟、國際合作,以及社會環境具全面性影響的半導體×AI、淨零科技兩大議題,並以國家長期科技戰略為考量,擘劃未來十年科技發展方向。


行政院科技顧問會議開幕合影,(第1排)左起為國立臺灣大學校長陳文章、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劉德音董事長、美國哈佛大學比爾蓋茲講座教授孔祥重、德國宏博基金會主席Robert Schlögl、行政院科技顧問會召集人、行政院長陳建仁、蔡英文總統、行政院科技顧問會副召集人、政委吳政忠、行政院科技顧問會首席科技顧問、中央研究院院長廖俊智、以色列的國際純化學和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 主席 Ehud Keinan、美國斯克里普斯研究所化學講座教授翁啟惠、聯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蔡明介
(第2排)左起為環境部常務次長沈志修、金管會副主委邱淑貞、國科會副主委林敏聰、經濟部部長王美花、總統府副秘書長張惇涵、行政院秘書長李孟諺、數位部部長唐鳳、衛福部部長薛瑞元、國發會副主委高仙桂、教育部政務次長劉孟奇、農業部常務次長杜文珍、科技辦公室執行秘書沈弘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