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0日 星期一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建築工程技術發展與整合應用計畫(108年1月至111年12月)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科技計畫> https://www.abri.gov.tw/cl.aspx?n=762


111年度建築工程技術發展與整合應用計畫(4/4

壹、計畫緣起

本計畫延續104至107「建築技術多元創新與推廣應用精進計畫」,過去各階段計畫已完成相關技術法規修訂、專利開發、驗證能量提升、技術手冊研擬等多面向成果。但面對遽變的氣候環境與社會需求,建築工程技術亦應與時俱進,滾動更新,持續朝向抗震、防風與耐久的方向發展並全面整合與推廣應用,精進工程先進技術,建立居住安全、環境舒適與節能減碳的永續家園。延續前期成果,配合國家級實驗室能量,以試驗驗證為基礎,賡續辦理「建築物整建修復及耐久性能研究」、「精進建築結構耐震技術研究」、「風工程技術創新多元應用研究」等3分項計畫。

貳、歷年已完成之工作計畫說明

本計畫之研擬方向與預期成果皆與建築技術相關法令規範相關,有鑑於國際間之先進國家在工程技術方面不斷的研發精進,本計畫的執行對於帶動國內整體建築工程技術與品質之提升,有相當之指標與實質意義;而在建築材料之應用研究方面,亦足以引導國內建築產業同步邁向節能減碳、永續發展之目標。

參、未來擬規劃之研究課題說明

一、建築物整建修復及耐久性能分項計畫:辦理「纖維混凝土耐久性研究」、「竹構造於大跨距薄殼建築的應用」。
二、精進建築結構耐震技術分項計畫:辦理「包覆填充型鋼骨鋼筋混凝土柱與梁主筋以續接器接合之接頭耐震試驗」、「新版鋼結構設計規範中因應我國載重與工程特性之相關參數研究」、「鋼結構監造手冊之編定研究」。
三、風工程技術創新多元應用分項計畫:辦理「實尺寸太陽能光電板受風引致振動試驗量測分析與驗證」、「整合風環境資料庫與內政大數據建置城市通風地圖」、「建築物多孔性外牆之受風作用特性研究等研究計畫」。

肆、研究成果之預期績效說明

一、辦理建築物耐震、風工程及建築物久性與構件整修技 術等相關研究8本以上,提出建築技術研究成果與具體結論。參與研擬設計、施工準則或標準規範2案,供業界參考依循,改善建築產業環境,提升建築技術。

二、促進產、官、學、研在建築產業技術領域之經驗交流及互動機會5場次以上,瞭解業界實務需求,並配合國家級試驗能量協助廠商掌握材料品質或驗證構件性能65件,增加產品創新與技術開發動能,增進建築產業水準。

三、養成建築物久性及構件整修技術、建築物耐震、風工程科技等研究人力16人次,藉此培育相關技術人才,提昇我國建築工程技術自主研發能力。並建立或維護4個跨領域、跨校以及與產業界之研究團隊與合作關係,逐步提昇國內研發能力。

  • 更新日期:111-04-19

110年度建築工程技術發展與整合應用計畫(3/4

壹、計畫緣起

延續100至103年,104至107「建築技術多元創新與推廣應用精進計畫」,過去各階段計畫已完成相關技術法規修訂、專利開發、驗證能量提升、技術手冊研擬等多面向成果。但面對遽變的氣候環境與社會需求,建築工程技術亦應與時俱進,滾動更新,持續精進工程先進技術,朝向抗震、防風與耐久的方向發展並全面整合與推廣應用。擬配合國家級實驗室能量,運用人工智慧與網路通訊技術,增強工程技術評估效能,建立居住安全、環境舒適與節能減碳的永續家園。賡續精進辦理「建築物整建修復及耐久性能研究」、「精進建築結構耐震技術研究」、「風工程技術創新多元應用研究」等3分項計畫。
有鑑於國際間之先進國家在工程技術方面不斷的研發精進,本計畫的執行對於帶動國內整體建築工程技術與品質之提升,有相當之指標與實質意義;而在建築材料之應用研究方面,亦足以亦足以引導國內建築產業同步邁向節能減碳、永續發展之目標。

貳、歷年已完成之工作計畫說明

前期4年計畫「建築技術多元創新與推廣應用精進計畫」(104~107年),分別參與修正建築物耐震設計與施工相關規範,提供建築物耐震評估與補強程式及技術手冊,供業界參考應用並減少人民生命財產損失;發展風洞實驗技術與研究,提供風力規範修訂參考並提昇檢測結果可信度,降低工程造價與風險,並朝向改善生活環境之目的;而藉由研發材料新技術與各種劣化檢測機制,可提高產業人力需求與檢測技術準確度,並探討研修建材耐久性準則評估、材料檢測標準與認證制度,以確保永續發展環境。

104年度已完成
1.集合住宅老劣化態樣調查與改善策略研究
2.建築物管線滲漏檢測技術手冊與修護對策之研究
3.磁磚水泥質黏著劑性能相關國家標準研究
4.填充混凝土箱型鋼柱撓曲合成行為研究
5.沿街店鋪住宅結構系統耐震設計技術手冊研究
6.建築物非結構構材-暗架天花板耐震性能檢討
7.建築物耐風設計規範及解說技術手冊研擬
8.帷幕牆現地試驗方法國家標準化研究
9.都市地區風環境流通效應影響評估分析研究
10.陽光屋頂耐風評估與設計準則
11.建築物耐風設計規範應用推廣計畫。

105年度已完成
1.建築物防水設計技術建立之研究
2.建築外牆飾面材料安全檢查機制建立之研究
3.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範之修正研擬
4.低矮RC建築以非矩形斷面柱提升耐震性能之實驗研究
5.包覆填充型箱型柱接力式繫筋橫向鋼筋配置對撓曲行為之影響
6.建築物耐風設計系統程式開發研究
7.應用高精度數值地形模型進行CFD風場模擬
8.混凝土與鋼材表面被覆材之加速耐候實驗與現地曝曬實驗場規劃研究
9.外牆瓷磚接著施工技術手冊研擬
10.鋼筋混凝土建築結構耐震補強技術與示範例之研擬
11.鋼筋混凝土建築物耐震能力初步評估平台開發與應用
12.建築物整合太陽能光電板外牆耐風設計研究
13.建築耐風設計規範風速模式探討及設計風速修訂研究

106年度已完成
1.混凝土與鋼材表面塗裝系統之耐候性能量化分析與使用年限研究
2.建築外牆瓷磚非破壞性檢測之研究─以紅外線熱顯像技術結合無人飛行載具為例
3.鋼結構與鋼骨鋼筋混凝土建築耐震能力初步評估研究
4.鋼結構耐震能力詳細評估方法與示範例之研擬
5.帷幕牆系統結構耐風設計手冊研擬
6.低層平屋頂建築剪切流生成對陣列式太陽能光電板風荷載影響研究
7.結構物風力作用與動態時頻分析研究
8.建築物外牆石材施工規範研擬
9.建築物基礎構造設計規範之修正研擬
10.中高樓層建築非韌性RC配筋柱擴柱補強技術研究
11.中高樓層建築軟弱層及扭轉不規則效應評估研究
12.建築工程鋼筋機械式續接性能基準及驗證研究
13.高層建築物柔性氣彈模型風洞試驗研究
14.建築物附置物之耐風設計評估研究

107年度已完成
1.建築物外牆瓷磚劣化改修及替代工法研究
2.鋼結構與鋼骨鋼筋混凝土建築物耐震能力初步評估平台開發與應用
3.既有建築物防倒塌階段性耐震補強法規與設計方法之研擬
4.跨不同地況區域之風廊建置分析及都市通風環境評估
5.高飛灰摻量混凝土與鋼筋間握裹強度之研究
6.既有老舊供公眾使用私有建築物耐震評估補強法規制度之研擬
7.建築物消能元件等構件性能試驗標準之研究
8.具有頂蓋之挑空中庭建築物自然浮力通風研究
9.應用風洞試驗進行建築結構物等值靜載重評估研究

108年度已完成
1.鋼筋混凝土建築結構耐久性能診斷技術手冊研擬
2.卜作嵐摻料對再生混凝土與鋼筋間界面過渡區影響之研究
3.中長期避難收容場所整體配置規劃及組合屋設計研究
4.木構造建築物高度、樓層數相關設計規定檢討研究
5.鋼筋混凝土柱梁偏心接合之耐震抗剪強度檢討
6.應用非線性動力分析法於中高樓層軟弱層及扭轉不規則建築之詳細耐震能力評估
7.因應國際規範修訂與國內近斷層地震效應對於國內隔減震建築設計規範之研修考量
8.風速實場量測最佳化建築物自然通風效率即時資訊平台開發研究
9.太陽光電系統之耐風設計規範研擬
10.都市通風資訊建置及效益分析與政策推動研議
11.植栽降低都市環境強風之效果評估與設計原則研究
12.建築物耐風設計規範之基本設計風速修訂研究

109年度已完成
1.鋼筋混凝土梁構件之鋼筋腐蝕斷面補修工法研擬
2.高強度鋼筋機械式續接性能合格標準及驗證研究
3.降低營建人力需求構造研發─多單元鋼管鋼網牆之強度與韌性
4.整合擴增實境AR及CFD以建構風洞實驗室流場可視化技術研究
5.國際耐風設計規範局部風壓係數之本土化擬合研究
6.既有建築物地下室拆除重建工法之研究
7.鋼耐震間柱結構系統設計準則與性能評估方法研擬
8.建築物自然通風量計算評估手冊之研擬

110年刻正辦理
1.鋼骨鋼筋混凝土構造設計規範柱及接合設計之修正研擬
2.鋼構造建築物鋼結構設計技術規範之修正研擬
3.建築耐風設計規範之載重組合及簡易風力修正研究
4.以大數據預測季風機率分析研究
5.養護方式對預鑄混凝土主要建築構造性能影響之研究
6.竹構造建築物設計技術研究
7.應用AIoT技術進行建築物安全耐震能力評估檢查
8.建築工程風洞試驗技術與報告評定機制研究

參、未來擬規劃之研究課題說明

111年擬規劃之研究課題:
1.鋼筋混凝土版構件腐蝕劣損區域修復工法與補修材料耐久性能研究:本研究將結合109年度⸢鋼筋混凝土梁構件之鋼筋腐蝕斷面補修工法研擬⸥之相關建議,草擬鋼筋混凝土構件腐蝕劣損區域之補修工法手冊,供技師或建築師依現場構件之劣損狀態或程度,選擇合適補修工法並可確保其修復性能。
2.鋼構造建築物鋼結構施工規範修正研擬:本研究蒐集並研讀國內外文獻對於鋼構之材料、製作、銲接、高強度螺栓、預裝、塗裝、運輸、儲放、安裝、安全措施及工程驗收等相關資料。同時蒐集主要鋼構廠及設計單位對於現行施工規範需要檢討之條文或條文修改之建議,針對現行鋼結構施工規範進行逐條之討論,並參考前兩項蒐集到之資料,提出規範條文修改建議之初稿。
3.鋼骨鋼筋混凝土構造施工規範修正研擬:本所110年度刻正進行「鋼骨鋼筋混凝土構造設計規範柱及接合設計之修正研擬」研究案,修訂國內「鋼骨鋼筋混凝土構造設計規範」第七章「受軸力與彎矩共同作用之構材」、第八章「接合設計」及第九章「耐震設計」柱設計與接頭設計之相關條文及解說。本研究擬配合相關研究成果,檢討修正「鋼骨鋼筋混凝土構造施工規範」內容。
4.建築物局部構材及外牆設計風壓聯合式機率評估視窗程式開發研究:本研究奠基於以上風速風向、極值方法論的研究成果,結合了風速、風壓係數、風向等三者的機率,完整考量了三者結合後之機率特性,推算出最符合實際之局部構材及外部被覆物的設計風載重,可以評估出當建築物在不同座向條件下,其設計風載重之大小,並找到受風壓較低之座向,有機會合理地降低設計風載重過大的問題。
5.整合AR及CFD建構建築物風場可視化系統之精進研究:前期研究中,在鏡頭追蹤技術部分利用QRcode定位,對於實體模型而言,具有相對突兀的存在感。另在3D數位建築模型建立部分,採用人工建立方式,對於CFD之前處理需要耗費較多時間。另缺乏對於android、IOS等移動設備系統之支援,以上系統功能需要進一步完善。
6.鄰近建物之干擾效應對建築物主要風力之影響:本研究應在考量經費、人力、時間三方因素下,完成規範中補足此方面定性說明的學理研究,並定義干擾指標與干擾範圍,建立干擾效應氣動力資料庫作為學業界之參考資訊。

肆、研究成果之預期績效說明

110年預期主要績效項目規劃如下:
一、完成鋼筋腐蝕劣損區域之補修材料的中性化及氯離子滲透加速試驗,以了解耐久性能。
二、研擬現地混凝土強度評估技術手冊,提供工程師於進行現地混凝土強度評估時選用量測技術的參考依據。
三、修訂國內「鋼骨鋼筋混凝土構造設計規範」第七~九章中柱及接頭設計之相關條文。
四、開發及應用推廣房屋建築災害管理系統,作為政府對於優先補助進行詳細評估對象之參考,亦可作為未來都市更新之參考依據。
五、提出鋼結構施工規範條文修改之建議,作為未來鋼結構規範修訂之藍本;提升鋼結構施工品質,進而提昇國內鋼結構工程之品質及安全性,以確保人民生命財產之安全。
六、提出有關載重組合及簡易風力計算式的驗證研究,研擬規範修訂文字(正規、簡易兩種)有關載重組合之建議方案。
七、發展自動測站資料補遺技術,除建立風速機率資料庫外,未來亦可做為設計風速修正之參考;建立線上風速統計資料庫查詢系統,提供使用者簡便查詢之平台。
八、建立造風設備產生之風場資訊與提升試驗能量,後續可供實驗室研究規劃與業務檢測使用。在品質可控之情況下,提供實尺寸物體於高風速試驗之能力,提供國內外相關研究單位與產業尺寸更大與風速更高之測試環境。

  • 更新日期:110-04-23



壹、 計畫緣起
臺灣面對地震和颱風頻仍,且潮溼高溫多雨的氣候條件,建築物的耐震抗風與耐久,悠關民眾的生命財產安全與居住舒適性,本計畫針對此3項議題,積極投入資源且已完成相關技術法規修訂、專利開發、驗證能量提升、技術手冊研擬等多面向成果。面對遽變的氣候環境與社會需求,建築工程技術亦應與時俱進,滾動更新,持續朝向抗震、防風與耐久的方向發展並全面整合與推廣應用,以期建立居住安全、環境舒適與節能減碳的永續家園。

貳、 歷年已完成之工作計畫說明
一、 107年辦理高飛灰摻量混凝土與鋼筋間握裹強度之研究、既有老舊供公眾使用私有建築物耐震評估補強法規制度之研擬、建築物外牆瓷磚劣化改修及替代工法研究、建築物消能元件等構件力學試驗標準之研究、鋼結構與鋼骨鋼筋混凝土建築物耐震能力初步評估平台開發與應用、既有建築物防倒塌階段性耐震補強法規與設計方法之研擬、具有頂蓋之挑空中庭建築物自然浮力通風研究、應用風洞試驗進行建築結構物等值靜載重評估研究、跨不同地況區域之風廊建置分析及都市通風環境評估等9案研究計畫。
二、 108年辦理鋼筋混凝土建築結構耐久性能診斷技術手冊研擬、卜作嵐摻料對再生混凝土與鋼筋間界面過渡區影響之研究、鋼筋混凝土柱梁偏心接合之耐震抗剪強度檢討、應用非線性動力分析法於中高樓層軟弱層及扭轉不規則建築之詳細耐震能力評估、因應國際規範修訂與國內近斷層地震效應對於國內隔減震建築設計規範之研修考量、風速實場量測最佳化建築物自然通風效率即時資訊平台開發研究、太陽光電系統之耐風設計規範研擬、中長期避難收容場所整體配置規劃及組合屋設計研究、木構造建築物高度、樓層數相關設計規定檢討研究、都市通風資訊建置及效益分析與政策推動研議、植栽降低都市環境強風之效果評估與設計原則研究、建築物耐風設計規範之基本設計風速修訂研究等12案。
參、 未來擬規劃之研究課題說明
109年研究課題如下:
一、 「建築物整建修復及耐久性能研究」:辦理鋼筋混凝土梁構件之鋼筋腐蝕斷面補修工法研擬、既有建築物地下室拆除重建工法之研究。
二、 「精進建築結構耐震技術研究」:高強度鋼筋機械式續接性能合格標準及驗證研究、降低營建人力需求構造研發-多單元鋼管鋼網牆之強度與韌性、鋼耐震間柱結構系統設計準則與性能評估方法研擬。
三、 「風工程技術創新多元應用研究」:整合擴增實境(AR)及CFD以建構風洞實驗室流場可視化技術研究、國際耐風設計規範局部風壓係數之本土化擬合研究、建築物自然通風量計算評估手冊之研擬、風洞實驗室不同縮尺流場之地況模擬研究等9案。
肆、 研究成果之預期績效說明
一、 提出建築物耐震、風工程及建築物久性與構件整修技術等相關研究報告10本以上,研擬建築技術研究成果與具體結論,供各界做為執業及研修法令參考,改善建築產業環境,提升建築技術。
二、 預計辦理建築科技研發相關之學術研討會4場,透過研討會,提供產、官、學、研在建築產業技術領域之經驗交流及互動機會。
三、 培育博碩士20人,養成建築物久性及構件整修技術、建築物耐震、風工程科技等研究人力。
四、 執行檢測服務60件,藉由檢測服務,協助廠商掌握材料品質或驗證材料性能。
五、 參與修訂2項規範,研擬設計、施工準則或標準規範供業界參考依循。





(2018/4/24)

壹、計畫緣起

本科技計畫總期程自1081月起至11112月止。國內已有相當大比例的建築物逐漸邁入老化,受到人為與環境因素影響,建築構件發生劣化、龜裂及腐蝕等情形,造成安全性及服務水準降低,對生活品質及生命安全保障影響甚鉅。對於既有建築物結構,應適時有效的健檢,評估老劣化對結構性能之影響,透過修復技術使其恢復功能,以延長建築物壽命;且台灣位於強震、強風區域,人民的生活與經濟發展,深受地震與颱風的影響,在歷經「921集集大地震」「0206美濃地震」「0206花蓮地震」後,國內既有老舊建築物耐震能力有待強化與提升,鑒於災害防制為政府長期性之重要工作,延續過去防災國家型科技計畫研發成果及能量,進一步提升社會整體抗災能力,以面對未來更艱鉅的災害挑戰,持續參與「全國災害管理平台建構方案」及「104-107年行政院災害防救應用科技方案」,並配合「108-111年災害防救科技創新服務方案」,同時支援本部「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條例」及「住宅性能評估實施辦法」之推動,賡續推動建築耐震之相關研發與推廣工作;而隨著科技進步,建築物朝巨型化及複合化發展,大型結構量體阻礙風場的流通,加上極端氣候的影響,建築結構耐風安全日益重要。如何探究風災預防,並妥適應用環境風場特性,促進室內外通風效益減少能源損耗,並引導負面風場為風能所用,創造潔淨風能,達到節能與增能之雙重效益,國內建築環境在面對風工程之問題上亦應有積極作為;因此,在這種條件下,不論在耐震、風工程技術或建築整修耐久方面,皆應積極朝向永續發展的目標邁進。

貳、歷年已完成之工作計畫說明

前期4年計畫「建築技術多元創新與推廣應用精進計畫」(104~107),分別參與修正建築物耐震設計與施工相關規範,提供建築物耐震評估與補強程式及技術手冊,供業界參考應用並減少人民生命財產損失;發展風洞實驗技術與研究,提供風力規範修訂參考並提昇檢測結果可信度,降低工程造價與風險,並朝向改善生活環境之目的;而藉由研發材料新技術與各種劣化檢測機制,可提高產業人力需求與檢測技術準確度,並探討研修建材耐久性準則評估、材料檢測標準與認證制度,以確保永續發展環境。104年度已研擬集合住宅老劣化態樣調查與改善策略研究、建築物管線滲漏檢測技術手冊與修護對策之研究、磁磚水泥質黏著劑性能相關國家標準研究、填充混凝土箱型鋼柱撓曲合成行為研究、沿街店鋪住宅結構系統耐震設計技術手冊研究、建築物非結構構材-暗架天花板耐震性能檢討、建築物耐風設計規範及解說技術手冊研擬、帷幕牆現地試驗方法國家標準化研究、都市地區風環境流通效應影響評估分析研究、陽光屋頂耐風評估與設計準則、建築物耐風設計規範應用推廣計畫等11案計畫。

105年度已完成建築物防水設計技術建立之研究、建築外牆飾面材料安全檢查機制建立之研究、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範之修正研擬、低矮RC建築以非矩形斷面柱提升耐震性能之實驗研究、包覆填充型箱型柱接力式繫筋橫向鋼筋配置對撓曲行為之影響、建築物耐風設計系統程式開發研究、應用高精度數值地形模型進行CFD風場模擬、混凝土與鋼材表面被覆材之加速耐候實驗與現地曝曬實驗場規劃研究、外牆瓷磚接著施工技術手冊研擬、鋼筋混凝土建築結構耐震補強技術與示範例之研擬、鋼筋混凝土建築物耐震能力初步評估平台開發與應用、建築物整合太陽能光電板外牆耐風設計研究、建築耐風設計規範風速模式探討及設計風速修訂研究等13案研究計畫。

106年度則是進行建築物外牆石材施工規範研擬、建築物基礎構造設計規範之修正研擬、中高樓層建築非韌性RC配筋柱擴柱補強技術研究、中高樓層建築軟弱層及扭轉不規則效應評估研究、建築工程鋼筋機械式續接性能基準及驗證研究、高層建築物柔性氣彈模型風洞試驗研究、建築物附置物之耐風設計評估研究、混凝土與鋼材表面塗裝系統之耐候性能量化分析與使用年限研究、建築外牆瓷磚非破壞性檢測之研究-以紅外線熱顯像技術結合無人飛行載具為例、鋼結構與鋼骨鋼筋混凝土建築耐震能力初步評估研究、鋼結構耐震能力詳細評估方法與示範例之研擬、帷幕牆系統結構耐風設計手冊研擬、低層平屋頂建築剪切流生成對陣列式太陽能光電板風荷載影響研究、結構物風力作用與動態時頻分析研究等14案研究計畫。

107年度刻正辦理高飛灰摻量混凝土與鋼筋間握裹強度之研究、既有老舊供公眾使用私有建築物耐震評估補強法規制度之研擬、建築物外牆瓷磚劣化改修及替代工法研究、建築物消能元件等構件力學試驗標準之研究、鋼結構與鋼骨鋼筋混凝土建築物耐震能力初步評估平台開發與應用、既有建築物防倒塌階段性耐震補強法規與設計方法之研擬、具有頂蓋之挑空中庭建築物自然浮力通風研究、應用風洞試驗進行建築結構物等值靜載重評估研究、跨不同地況區域之風廊建置分析及都市通風環境評估等9案研究計畫。

參、未來擬規劃之研究課題說明

本計畫預計為4年期(108~111),包括3個分項計畫,分別為「建築物整建修復及耐久性能研究」、「精進建築結構耐震技術研究」,及「風工程技術創新多元應用研究」,108年度執行研究課題目標重點摘述如下:

一、「建築物整建修復及耐久性能研究」:探討建築物延壽與整建修復技術,應用雲端運算技術加強外牆飾材檢測效能,同時,研發綠色修復材料用於整建技術,並建立建築物健檢技術與維護管理機制。另一方面透過建築材料曝曬試驗探討建築物及構件耐久性能,針對建築物外牆飾材之劣化評估與耐久性能開發診斷方法。

二、「精進建築結構耐震技術研究」:研修訂建築耐震相關法令制度、施工規範及技術手冊,以確保新建建築結構耐震技術與施工品質。強化都會地區防災韌性與災後復原機制,提升醫院、消防及警務等關鍵設施建築物防震耐災能力,確保地震發生時,發揮醫治傷患或政府救災的建築機能。研修老舊建築物耐震性能評估補強法令,開發中層RC建築階段性補強技術。

三、「風工程技術創新多元應用研究」:精進風洞量測能力與風場模擬技術,並開發實場量測與新型量測技術,確認實地風場特性,據以修正耐風設計規範,並協助業界產品開發驗證。強化都市環境風場流通評估,深入探討都市通風能力,建立有效風環境管制方式,形塑都市通風廊道,促進通風效益。應用實場量測、即時通訊與雲端運算技術整合應用風場特性,開發建築物室內外通風與能源再生檢測應用等跨領域技術,達到節省能源與增進風能之雙重效益。

肆、研究成果之預期績效說明

一、研修建築物整建相關法規制度,研發建築物整建修復技術,並利用先進儀器進行非破壞性檢測,輔助整建工程順利進行,協助確保建築物服務品質及機能。

二、建立建築材料曝曬及大氣腐蝕資料庫,供業界參用,以長期維持建築物服務品質,減少修繕頻率。

三、針對瓷磚類及各種外牆飾材,研發安全檢查診斷、修復更新等技術,完善其法規規範,以維護安全,兼顧市容。

四、提升關鍵設施(如醫院、消防及警務建築物等)防震耐災能力,強化都會地區防災韌性與災後復原機制,研究成果可提供「建築物耐震設計規範及解說」修正之參考,並有效降低震損風險。

五、研提老舊建築物耐震性能評估補強方法、策略、基準及法令制度,並擴充既有建築物耐震能力初步評估平台,提升既有建築物耐震能力。

六、研訂中高層RC軟弱底層建築之簡易耐震評估程序與局部補強設計方法,確保建物無局部或整體崩塌疑慮,以大幅提高此類建築軟弱樓層之抗震能力。

七、研修建築物耐風設計規範,以因應極端氣候衍生風場特性變化問題,並解決建築物附置構造耐風設計困擾,使切合實務現況與業界需求。

八、精進風洞試驗與數值模擬能量,發展實場量測技術與實驗比對,升級風工程研發水準。建立風雨效應模式,修正風雨試驗國家標準。

九、研擬都市戶外通風設計指引,並依不同氣候特性,建議國內擬訂風環境管制法令,以減少擾人強風並確保通風效益,減少污染物蓄積,降低都市熱島效應,達到節能減碳目的,並確保居住品質。

十、應用環境風場特性,促進室內外通風效益減少能源損耗,並引導負面風場為風能所用,創造潔淨風能,達到節能與增能之雙重效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