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01

圖書館建築

 

圖書館建築

圖書館建築課程資訊 / 吳可久

透過本課程的學習,同學可以:了解圖書館建築的發展及趨勢、掌握圖書館利用管理及規畫設計的相關知識、認知與溝通圖書資訊專業與建築設計專業觀點、型塑心目中理想的圖書館建築的風格呈現。


全球21座特色圖書館巡禮:在建築與書香中感受閱讀的魅力 | FAM


國內外圖書館 | 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



關於本系統

本系統包括「圖書館名錄」及「圖書館統計」兩部分。「圖書館名錄」資料由國家圖書館收錄臺灣地區各圖書館及資料單位相關資訊,並開放各館自行線上維護資料內容,包括圖書館名稱、地址、聯絡電話與各項服務資訊;查詢功能提供一般民眾使用,包括地圖、圖書館類型、關鍵字等搜尋方式,並可將圖書館搜尋結果匯出利用。

「圖書館統計」係由包括大專校院圖書館、高級中等學校圖書館、國民中學圖書館、國民小學圖書館、專門圖書館及公共圖書館等各類型圖書館,以線上提報方式由各圖書館自行填報其相關館藏及服務數據,以方便統計資料之維護、更新及分析,除能節省書面填報之人力與時間、充分發揮統計工作之效益外,並可藉以瞭解及反映統計資料之實際意義,作為各圖書館業務統計評鑑之參考。

本系統之建置,除加強各界對圖書館事業之瞭解,亦提供各類型圖書館營運的現況及最新發展統計數據,同時亦可提供國內外學術研究統整分析與參考利用,期與國際圖書館接軌,達到相互比較、學習之目標。




2025-09-30

CC建築館【臺中市立圖書館溪西分館】



溪西分館以「建築生活美學」為館藏特色,與臺中市建築師公會簽署「CC建築館」合作協議書,致力Children &Creativity理念,共同打造「建築生活美學」主題專區。「CC建築館」典藏建築相關專業圖書與全球各地建築期刊,更不定期舉辦「建築展覽」、「真人圖書館」、「建築師說建築」、「嘻嘻哈哈聊建築」等系列活動,透過建築師專業分享,拉近民眾與建築距離,簡約雅致的閱讀人文空間,更陪伴民眾盡情徜徉書海,充分感受城市新美學活力與創意!

 
 



「CC建築館」-激發孩子創意與欣賞美的空間 「CC建築館」的兩個英文字母CC分別代表Children & Creativity,旨在發展孩子們的創意思考與美學欣賞能力,位於臺中市立圖書館溪西分館2樓,是由臺中市建築師公會與臺中市政府文化局、臺中市立圖書館溪西分館三方共同合作,打造建築生活美學特色的圖書館。


溪西建築圖書館滿4週年 中市圖與建築師公會攜手推廣閱讀

2022-04-10

台中市政府與台中市建築師公會合作打造首座融合建築美學特色的「溪西建築圖書館」,從開館至今屆滿4週年,平日除了由建築師親自擔任志工為小朋友說故事、畫建築,更進駐「真人圖書館」為民眾解決「房事」等大小問題,累計4年來辦理活動237場次、參與人數高達52,243人次,培養出不少粉絲,也讓美學城市成為台中人的驕傲與特色。

台中市立圖書館長張曉玲表示,與台中市建築師公會合作CC建築館計畫,透過建築界五大公會挹注近850萬捐款,購置建築美學特色圖書達7,500冊、國內外專業建築期刊共46種,館內軟實力相當豐富,也吸引許多外縣市民眾、機關到館參訪取經。

另外,今年7月將合作出版發行《家庭建築大小事100問》一書,以解決民眾生活中的各式建築大小事為主軸,蒐集民眾常會遇到的「房事」問題。感謝建築師們為閱讀推廣的付出,建築實務與書本知識的結合更為學子們提供最大助力。

故事志工戴祖亮說明,在擔任「建築師說建築」故事志工前,從不認為他與繪本、說故事有任何連結,但透過說故事的經驗,發現繪本內容深具教育意涵,且在與孩童互動中得到的成就感及快樂,是擔任建築師所無法獲得。

台中市建築師公會理事長黃郁文指出,另一項深受民眾歡迎的「真人圖書館」,自去年開始受到疫情影響而暫停至今,期盼疫情趨緩情後再度和大家見面,交流建築生活大小事。此外,今年將招募新一梯次建築師投入故事志工及講師培訓營,暑期也將再次辦理「高中建築手繪實務營」,繼續服務兒童及青少年學子。

中市圖表示,台中市的閱讀力獲高度肯定,不僅蟬聯教育部110年「整體閱讀力表現績優城市」,同時獲得「每人借閱冊數表現績優城市」、「每人到館次數表現績優城市」及「民眾持證比例表現績優城市」三項肯定,將持續推動「館館有特色,月月有新書」,跨域合作、異業結盟,提供民眾更多元、豐富的閱讀服務,打造出台中獨特的閱讀品牌。




臺中市建築師公會長期在臺中市政府都市發展局提供現場諮詢服務,現在公會與臺中市政府文化局合作,共同打造以「建築」為主題的「CC建築館」,歡迎市民上網預約「CC建築館」真人圖書諮詢建築相關問題!

房屋漏水!窗戶滲水!牆壁裂縫像拼圖!!該怎麼辦?
念建築好不好?工作會不會很難找?常常爆肝嗎?
更改隔間需要申請執照嗎??
住宅文公尺及風水,對生活真的有影響嗎?
每週六下午2:00~5:00,真人圖書館為您服務,歡迎預約現場諮詢!

◎地點:CC建築館 (臺中市立圖書館溪西分館),台中市西屯區福玄路1號3樓多元學習室301














2025-09-29

歷年公務人員高考二級〔都市計畫技術〕試題:國土、區域與都市空間資訊理論與實務

 

國土、區域與都市空間資訊理論與實務

114年

一、利害關係者(stakeholder)之共識是空間規劃的重要基礎,試說明空間資訊相關技術如何促進規劃過程中之溝通與共識建立。(25 分)

二、試以網格資料舉例說明在土地適宜性分析程序中,從個別網格評估到特定範圍區位選址各階段的分析方法。(25 分)

三、土地利用現況是規劃地區的基本資料項目之一,試說明目前空間資訊相關技術在土地利用現況調查作業上的應用與效益。(25 分)

四、何謂可調整地區單元問題(modifiable areal unit problem, MAUP?試說明在不同空間範圍進行空間分析時,如何因應以降低其影響。(25 分)

 

109年

一、最近臺北市永康街有關於商家土地使用分區的議題受到討論,請以現行土地使用分區管制之法規規定之立場,分析其問題所在,並請提出解決之建議。(25 分) 

二、何謂規劃資訊系統(Planning Information System)?其對規劃工作有何意義,請分別說明之。(25 分) 

三、何謂共同工作空間(Co-working Spaces)?請說明於資訊化社會下,共同工作空間之需求性及意義何在,空間規劃上又如何考量此需求? (25 分) 

四、請說明綜合設計放寬與容積獎勵之目的及作為。(25 分)



歷年公務人員高考二級〔都市計畫技術〕試題:都市交通運輸與土地使用計畫理論與實務

 

都市交通運輸與土地使用計畫理論與實務

114年

一、「15 分鐘城市(15-min city, 15mc)」概念由學者 Carlos Moreno 2015 年在巴黎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中提出後,持續受到都市規劃實務界廣泛討論與實踐。 

請說明此概念的意涵。(10 分) 

請申論如何在都市交通運輸與土地使用計畫中實踐此概念。(15 分)

二、都市運輸規劃在分析運具選擇行為時,經常使用個體選擇模式,為估計個體選擇模式,樣本資料會透過兩種偏好調查來取得:顯示性偏好 (revealed preference)與敘述性偏好(stated preference)。

請說明這兩種偏好調查之特性與適用情境。(10 分)

若國內某市政府計劃引進自駕公車(autonomous bus)作為深夜 (100500)大眾運輸系統,想評估票價跟班距如何影響自駕公車的使用,你負責這項評估,請說明應該使用那種偏好調查,並設計主要題項內容。(15 分)

三、Karen Lucas 2012 年提出「運輸貧窮(transport poverty)」概念,用以描述個人或群體因為同時具有社會弱勢與運輸弱勢的條件,而導致「社會排除(social exclusion)」現象。近年持續受到都市規劃實務界廣泛注意,並運用「可及性規劃(accessibility planning)」來改善此現象。

請說明運輸貧窮可能導致的社會排除現象(請舉出兩項)。(10 分)

請申論如何在交通運輸與土地使用計畫中,運用可及性規劃(accessibility planning),改善運輸貧窮所導致社會排除現象。(15 分)

四、重大的土地開發計畫常被要求進行「交通衝擊評估(traffic impact assessment, TIA)」,假設某個基地將開發為大型購物中心,你負責進行該基地開發之 TIA,請說明你的評估程序。(25 分)


109年




歷年公務人員高考二級〔都市計畫技術〕試題:環境規劃與都市設計理論與實務

 

環境規劃與都市設計理論與實務

114年

一、我國在 111 3 月正式公布「臺灣 2050 淨零排放路徑藍圖」,《氣候變遷因應法》亦於 112 2 15 日公布施行,顯見淨零排放已成為各部門的重要課題。請說明內政部針對「建築部門」擬定之「3 階段目標」以 及「4 大轉型措施」,並試擬在現行空間法令制度下之推動策略。(25 分)

二、都市更新係近年來推動都市再生的重要法令制度,冀透過都市土地有計畫之再開發利用,復甦都市機能,改善居住環境與景觀,增進公共利益。請說明《都市更新條例》中所訂之都市更新處理方式及其特點,並列舉適合推行地區及策略。(25 分)

三、大眾運輸導向發展(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 TOD)旨在提升交通運輸場站周邊土地使用強度,進而形塑宜居、易達及高效的土地利用模式,而近年來更進一步衍生出「包容性 TOD」的概念。請說明推動包容性 TOD 的面向,並說明如何推動之。(25 分)

四、為健全我國因應氣候變遷能力,環境部於 112 9 月公告《國家氣候變遷調適行動計畫(112-115 年)》,針對各部門訂有相關推動策略,以減緩氣候變遷的衝擊。請說明《國家氣候變遷調適行動計畫(112-115 年)》中「土地利用領域」之調適目標、調適策略及措施。(25 分)


109年

一、臺灣受到極端氣候影響,夏季都市熱島效應愈來愈顯著,高溫至38℃以上;另一方面,也時常受到豪雨淹水的影響,人民生活飽受威脅。請問應採取那些都市建設策略,或調整土地使用分區管制來緩解都市災害? (25分) 

二、各都市不同地區皆有不同的都市設計準則,作為都市設計審議之依據,請問都市設計準則載明於何處?都市設計準則應表明那些事項? (25分) 

三、都市發展策略為以長期建設為主,公共設施用地大多透過永久性產權取得,因此造成都市財政困難及土地利用缺乏彈性等問題。各國政府開始採取暫時性都市治理策略,迅速回應都市面臨的問題。請說明「暫時性都市主義(temporary urbanism)」的意義及內涵,並闡述應用於都市發展 之層面?(25分) 

四、新冠病毒(COVID-19)大流行不僅大幅改變了都市生活,更對未來的都市發展影響深遠。各國大多採取封城、分散、遠距工作等措施來避免群聚感染。您若是地方政府都市管理者,如何訂定都市發展策略、及推動那些公共建設,以抑制病毒傳播?(25分)





歷年公務人員高考二級〔都市計畫技術〕試題:都市計畫、區域計畫與國土計畫相關法令與政策

 

都市計畫、區域計畫與國土計畫相關法令與政策

114年

一、因應全球半導體人工智慧產業鏈的崛起,以及本土環境的永續發展,在考量土地使用適宜性、交通與公共設施服務水準、自然環境與人為設施容受力因素;試申述,國土功能四大分區特性須符合何項條件,經主管機關審議,得許可使用。(25 分)

二、保護區為國土保安、水土保持、維護天然資源與保護環境及生態功能而劃定;試申述,在不妨礙保護區之劃定目的下,經縣(市)政府核准,得為何項用途設施之使用。(25 分)

三、試申述,實施權利變換時,權利變換範圍內供公共使用之道路、溝渠、兒童遊樂場、鄰里公園、廣場、綠地、停車場等七項公共設施用地之負擔及費用的範圍。(25 分)

四、零星工業區係為配合原登記有案,無污染性,具有相當規模且遷廠不易之合法性工廠而劃定;試申述,其使用不包括那些危險性之工業。(25 分)


109年

一、請問國土計畫之城鄉發展地區五種分類的劃設條件為何?區域計畫時代都市計畫區內之農業區在國土計畫時代應劃設為何種分區分類?其理由為何?(25分) 

二、請論述成長管理制度設計的背景?並詳細說明成長管理進程的四個階 段內容及影響?(25分) 

三、區域計畫法開發影響費制度設計的內容為何?理論上影響費課徵的有效性應該有那些要求?目前國土計畫法中有關影響費制度設計內容又為何?是否符合有效性基本要求?試申論之。(25分) 

四、都市韌性所指為何?請從社會經濟的觀點說明都市韌性的指標應包括那些。(25分)












歷年公務人員高考二級〔建築工程〕試題:建築設計

 

BUILDINGFOCUS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二級考試

 

BUILDINGFOCUS歷年公務人員高考二級【建築工程】試題


建築設計(著重建築規劃與設計概念)

114年

一、建築規劃:(50 分) 

「青銀共融」複合型社會住宅建築規畫 

某市政府計劃以統包方式興建一座複合型社會住宅,委託您進行前期規劃。該計畫的基地選址極具挑戰性與社會意義:它位於本市老化指數 (「65 歲以上人口」除以「14 歲以下人口」的百分比)與 65 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例最高的行政區。因此,本案不僅是提供居住空間,更肩負著回應高齡化社會、促進世代融合的使命。 

您的任務是依據所給的基地條件與政策目標,提出一份專業的建築計畫構想,作為後續統包招標需求說明的關鍵依據。

1. 基地資料 

⑴ 建築基地:如圖所示,矩形,長向 50 公尺,短向 40 公尺,面積 2000 平方公尺 

⑵ 基地現況:地勢平坦,現有 2 層樓老舊住宅將予以拆除 

⑶ 法定建蔽率:45% 

⑷ 法定容積率:225%。依都市計畫法規:「建築基地面積達 2000 m2以上者,其容積率得視地區情形酌予放寬,但不得超過原基準容積百分之三十。」 

2. 政策目標 

⑴ 都市環境再生:改善基地周邊市容,提供友善綠化的開放空間回饋鄰里居民。 

⑵ 社會模式創新:採取「青銀共居」的形式,創造老、青、幼跨年齡市民良好互助、互動的機會。 

⑶ 青年安居支持:提供可負擔的居住單元及優良的幼兒照護環境,鼓勵青年入住。 

⑷ 社區服務整合:設置幼兒及樂齡日間照護中心,緩解周邊社區的迫切需求。

3. 作答要求 請根據以上條件,完成下列項目之規劃與說明: 

⑴ 規劃理念說明:請闡述您將如何透過空間規劃策略來回應「青銀共融」此一核心目標?您擬定的建築計畫將如何引導建築師提出能為這個高齡化社區注入新活力的設計方案? 

⑵ 空間需求計畫:請條列說明本案應包含的各類空間及其設計要點。 內容應至少涵蓋: 

①社會住宅單元:提出建議的房型(如一房、二房、三房)及其比例,並說明其內部空間規劃的關鍵考量。 

②樂齡照護中心:說明其應包含的服務空間(如活動廳、餐飲區、靜養區等)與設計要點。 

③幼兒照護中心:說明其應包含的服務空間(如活動室、遊戲場、 保健區等)與設計要點。 

④青銀共享社區空間:規劃能促進跨世代互動的共享設施(如共享廚房、社區客廳、屋頂農園等)。 

⑶預估面積概算表:製作一份表格估算上列各主要空間(含停車與服務空間)的樓地板面積。面積須區分「計入容積」與「免計入容積」兩類,並計算預估的總樓地板面積。

【作答提示】 

1. 計入容積樓地板面積: 

⑴ 基準容積面積:請先依「法定容積率」計算。 

⑵ 基地規模獎勵面積:再依「附加規定」計算可增加的獎勵面積。 

⑶ 最終設計容積面積:將上述兩者相加,此即為本案計入容積面積的 上限。 

2. 免計入容積樓地板面積估算參考: 

⑴ 地下層:可假設開挖地下 3 層作為停車及必要之設備空間使用,每 層面積以基地面積的 80%估算。 

⑵ 地面以上公共設施:包含各層梯廳、樓梯間等,其總和以「計入容積總面積×15%」為上限來估算。 

⑶ 社會福利設施:作答要求⑵②及⑵③項所規劃的樂齡與幼兒照護中心,因其提供社區服務,其面積可免計入容積。 

3. 答題以文字與表格為主,確實按照作答要求所規定之 3 項(規劃理念說明、空間需求計畫、預估面積概算表)之內容回答,並在答題內容上方清楚標明題號與所屬項目。


二、建築設計:(50 分) 

「青銀共融」複合型社會住宅概念設計方案 

請您依據在第一題「建築計畫」所擬定的答題內容——包括您的規劃理念、空間需求計畫書與預估面積概算表——為該基地提出一個具體的概念設計方案。您的設計方案必須忠於您自己提出的計畫,並在所給定的基地條件上,合理地配置建築量體、戶外空間以及主要的內部空間。本題的評估重點並非精細的建築細部,而是著重在初期概念設計階段對於建築量體、空間配置、動線與機能的處理等等,請按照以下 6 項圖面需求答題。

1. 基地配置圖 

⑴ 須呈現建築物之量體輪廓與投影。 

⑵ 標示戶外開放空間、綠地、社區廣場等。 

⑶ 標示主要人行、車行入口與動線。 

⑷ 表達與周邊道路及環境的關係。

2. 建築量體等角透視圖 

目的在表達建築量體(例如裙樓、塔樓、屋凸等主要量體特徵)的造型比例以及與基地的配置關係,加上樓層分隔線可以更清楚的表現出量體長寬高度的比例,不需要繪製立面的細節與開口設計。 

3. 地面層及主要公共設施樓層平面圖 

⑴ 包含地面層入口門廳、樓電梯、樂齡照護中心、幼兒照護中心,以及主要的社區共享空間所在樓層。 

⑵ 圖面須呈現主要結構柱位、外牆,並標示主要結構網格尺寸。 

4. 住宅標準層平面圖 

⑴ 呈現該樓層的垂直及水平動線配置,電梯、樓梯、梯廳以及公共走道,不須繪製住宅單元的內部隔間。 

⑵ 圖面須呈現主要結構柱位、外牆,並標示主要結構網格尺寸。 

5. 剖面圖 

⑴ 繪製一張能表達垂直空間關係的剖面圖。 

⑵ 須能呈現地面層、社福設施、社區共享空間、住宅單元、屋頂層活動空間之間的關聯性。

6. 主要立面或透視圖 

繪製一張表現建築外觀情境與氛圍之主要立面或透視圖。 

作答注意事項 

1. 面積檢核:請務必確認您所繪製的各樓層平面其總面積與您在第一題 「建築計畫」中所擬定的空間面積大致相符。 

2. 圖面比例與尺寸:自行選擇合理的圖面比例尺寸與表現方式,惟須確保圖面清晰可讀。 

3. 專注於指定圖面:請將所有時間與心力專注於完成圖面需求中所指定的 1 至 6 項圖面。凡是不屬於此 6 項要求之圖面均不列入評分,請勿耗費時間繪製。


112年

題目:文創休旅園區

一、概要

本專案的基地為旅遊服務區(粗虛線框),位於臺灣東部某縣市的臨海重劃區內(實線框)(圖 1、左),其基地西北側隔道路臨住宅區,東北臨防風的、溼地生態的森林公園、東南緊鄰的海濱公園為每年舉辦大型活動的主要場地、也是市區居民平日的休閒運動場所,基地地勢由西北側朝東南方向緩緩延伸至降入太平洋,基地內有 3~4 米高程差。四周環景可向後遠瞭都蘭山脈、卑南山、中央山脈等,具備極優美的天然景緻。(圖 2)


二、地理環境

基地地質以含石礫之砂質壤土為主,位於基地的西北方向約 9 公里處,有北北東朝南南西走向的活動斷層,需預防其潛在威脅性。基地座落北緯 24 度範圍,屬熱帶海洋性氣候,東北季風造成卑南溪朝基地方向吹來風飛沙,影響計畫區內空氣品質。年均溫約 24.5℃;全區夏季均溫在 17 度到 29 度間,冬季則在 16 度到 20 度之間。降雨集中在 6~10 月,雨量 充沛。然而,夏季颱風易對本計畫區造成淹水影響,其海濱公園面臨陸地被侵蝕、浪襲坍塌。其太陽在北緯 24 度的極投影圖;基地的全年、夏、冬季風花圖,如(圖 1、右)所示,提供作為設計與規劃的參考依據。

三、人文采風

專案所在縣市的願景為:國際觀光,宜居城市。 在地保留了多元種族的原住民文化;擁有為數眾多的非主流藝術家、 歌唱家、雕刻家及生活家;經年舉辦多采多姿的文化節慶如:燈會、音樂祭、豐年祭、海洋音樂祭等,以在地保有的特殊人文采風,吸引國內外觀光人潮。

四、基地現況

本專案位於臨海重劃區內(實線框 ), 基地面積 2.21 公頃 (221×100M2)(粗虛線框),上方面臨 25 m 道路,左側 50 m 園道(常 有越野車經過)、下方為公有停車場,周圈留設 10 m 巷道,以區隔其他公共設施用地,如圖 3 所示。

五、機能需求

本項目希望打造一處具有故事性,結合了景觀及生態、休閒住宿、 文化創生、節慶活動,並且對在地環境友善的場域。

(一基地面積:2.21 公頃(粗虛線框),尺寸如圖 3 所示(單位:米)。

(二最大建蔽率 50%;容積率 150%

建築計畫及空間需求:

1. 入口、雨披、除風室、大廳、櫃台、中庭

2. 遊客資訊中心

3. 職人文創百貨區

4. 商務中心

5. 多功能會議室、教室(10 人、30 人、50 人)各數間

6. 多功能階梯演講廳(電影院)(200 人以上)、準備室、放映室

7. 宴會廳、餐廳、廚房、機房(各數間)

8. 120 間客房包括 :(單人、雙人、家庭、其他),請說明決定房型的分配比例與其原則。

9. 休閒健身中心、淋浴間、更衣室

10. 服務人員的辦公空間、休息室

11. 服務設施(電梯、樓梯、梯廳、走道、廁所、衛生間、機房等)

12. 倉庫、環保垃圾間

13. 汽車停車場(120 輛)

14. 機車停車場(150 輛)

15. 其他空間、附屬設備設施

(四戶外、露天空間(包括:地面、露臺與屋頂層)

1. 節慶廣場

2. 無邊際泳池

3. 綠地景觀

4. 卸貨空間

5. 遊覽車停車場(2 輛)

6. 車道、步道、斜坡

7. 樓梯、階梯

8. 其他附屬設備設施

六、答題要求

(一本專案為資本額超過 20 億以上的上市櫃公司負責開發與經營,依法需要申報 ESG 永續報告書,其所負責開發與經營的不動產項目,需要申請國際間廣泛認可的建築認證標準、以及符合國內規定的建築認證標章,來確保其開發項目於國內外之框架下,皆能符合 ESG 永續發展 之標準。ESG 是指環境(Environment)、社會(Society)和治理 (Governance),是聯合國 SDGs(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永續發展評估的三大面向。為了實踐 ESG 永續發展目標,請依大項條列、述明細項與內容:規劃師、建築師可以採用那些(1)認證和評級標準、(2)設計策略和方法、或者(3)創新的營建技術與商業模式, 應用在其項目的規劃、設計與管理中?(40 分)

(二請根據您實踐 ESG 的構想、以及地理環境、人文采風、機能需求(可依據您的構想增、減),提出規劃設計方案,圖面要求如下:(60 分)

(比例尺可自訂標明,以能清楚表達設計構想為原則)

1. 配置圖。

2. 各層平面圖。

3. 各向立面圖。

4. 重要剖面圖。

5. 開放空間及景觀設計。

6. 其他能表達主要構想的各式圖面。(空間關係圖、透視圖、斜角透視圖等均不限)


111年

一、題目:郵局資產活化再利用

二、背景:

中華郵政傳統營運模式受到時代衝擊,通訊軟體漸漸取代寫信等功能, 民眾郵政儲蓄也可以透過網路執行交易行為,因此面臨與時俱進之轉型,中華郵政要如何將物流智慧化、金融數位化和資產活化,是中華郵政轉型的重要三大塊拼圖。

三、目標:

在臺灣住宅區通常都有很好的郵局位置提供地區服務,郵局很多地點皆面臨未來都會活化開發,規劃閒置成本,多元化經營,在「科技進步非 常快,人的生活型態不斷改變」下,目前郵局資產之活化也有一些成功案例。

四、基地說明:

如附圖所示,基地位於早期之都市花園城市舊紋理,周圍被公家機關、 住宅、停車場及綠地公園環繞,北臨 16 公尺主要道路,西臨 10 公尺次要道路之街廓轉角,東側緊鄰臺灣銀行,本基地為「商二」用地,建蔽率 70%,容積率 350%,基地為 45 公尺× 65 公尺之梯形。

五、建築計畫及空間需求:

(一)由下列空間需求,請提出合理的建築計畫,並符合永續低碳建築的趨勢:

1. 導入郵局發展物流智慧化之概念,提供無人智能櫃系統 i 郵箱和跨境物流營運中心服務。

2.  1、2 樓作為商業營運,除郵局外可提供超商、咖啡廳、簡餐、自助洗衣、診所等商業服務空間。

3.  1、2 樓作為商業營運使用外,其餘需考慮郵局倉儲空間。

4.  3 樓以上推出租套房。

5. 其他服務設施及有助資產活化之空間。

6. 停車場(樓地板面積 150 平方公尺以下免設汽車停車位,超過部分每 150 平方公尺設置 1 輛汽車停車位)。

請列表說明空間特性、適當之空間量,並藉由簡圖(Diagram)說明設計構想。(30 分) 

(二)依上述建築計畫及空間需求,提出設計方案,圖面要求如下:(70 分)

(比例尺可自訂標明,以能清楚表達圖面為原則)

1. 配置圖

2. 各層平面圖(相同圖面請以標準層表示即可)

3. 各向立面圖

4. 重要剖面圖

5.開放空間及景觀

6. 其他能輔助表達之圖面(如透視圖、空間關係圖等)

附圖 


110年

一、設計題目:

市場 2.0-城鎮文化及產業觀光導覽中心

二、背景概述:

近年來由於政府推動地方創生及青年人返鄉就業的風潮,帶動一波城鎮老街區振興的力量。例如臺南市即在民國 101 年成立「歷史街區振興委員會」,企圖透過公私部門的協力來促進具特色的歷史街區之維護保存,並且與當代生活與產業發展結合以振興地方經濟。在此之前由民 間創設的「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會」已在地方耕耘多年,從調查研究到規劃設計等層面協助城鎮文化資產之保存與再利用,其發起的「老屋欣力」運動在臺灣的老屋改造方面也發揮了重要的影響力。在此脈絡下, 臺灣的建築設計專業實需有更積極的態度與創新的方法,來面對新一波的城鎮老街區改造的相關課題。

本設計是在臺灣中南部人口約 7 萬人的城鎮中心區域,一處公有市場街廓的改造。該街廓目前仍保存有一座平面 L 型、興建於日治昭和時期的小賣市場,其餘建築皆已破敗拆除。地方政府欲將此街廓改造為本城鎮之文化及產業觀光導覽中心,一方面作為年輕人回鄉創業交流展售 的據點,另一方面作為外地觀光客到此接觸地方生活取得文化資訊的導覽中心。本城鎮所在區域以糖業、毛巾、食品、家具製造業為主,布袋戲亦享有盛名。

三、空間基本需求:(可依前述設計概述調整基本需求,空間量自行設定)

1. 特色店鋪:原小賣市場作為地方文化及產業之實體見證,預計邀請在地具特色之商家進駐。

2. 青年店鋪:容納 20-30 家之青年創業團隊進駐,包含其展售及製作空間。

3. 展覽空間:提供不同類型的地方產業及文化觀光之展覽與體驗使用, 除了實體與平面展示之外,需考慮 AR 與 VR 科技與互動技術之引用。

4. 觀光資訊站:提供外地遊客相關文化與產業觀光地圖及導覽資訊。

5. 演講、座談、工作坊空間:可容納 60 人規模之講堂及 2 間 10-20 人討論室,可兼作工作坊提供青年創業團隊發表、交流與集會使用。

6. 咖啡館兼共同工作空間(Co-working Space):可容納 20-30 人使用。

7. 餐廳兼交誼空間。

8. 廣場市集:提供一般時間之展演休憩及假日市集使用。

9. 中心行政辦公空間。

10. 其他附屬及支援空間如庭園、停車、廁所、儲藏、垃圾分類處理及其他服務性空間。

四、基地說明:本基地位於城鎮中心住商混合區內,建蔽率 50%、容積率 240%,東南面臨 15 公尺、西北面臨 12 公尺道路,如圖一所示。

1. 基地面積:本街廓長 54 公尺、寬 54 公尺,面積約 2900 平方公尺。

2. 既有建築:基地西南角現存之小賣市場平面為 L 型一層樓之歷史建築,其構造方式為鋼筋混凝土柱、磚牆與鋼桁架屋頂,該建築平面之長寬尺寸如圖二所示,其立面之屋簷高度約 6 公尺、屋脊高度約 9 公尺,可參考圖三。

3. 周圍環境:本基地周圍皆為住商混合之店家,大致包含服飾類、餐飲類、診所、銀樓及住宅等幾種類型。

五、設計構想及圖面需求:

(一)建築計畫說明:因應設計概述所提之目的、內容以及空間需求與基地條件,研提本中心之建築計畫書(Program),包含空間需求與內容之調整說明,以作為整體建築設計的基礎。(20 分)

(二)設計構想說明:包含主要之設計概念、空間組織、基地配置、本設計的思考脈絡及重點。(20 分)

(三)建築設計圖說:全區配置圖、平立剖面圖與重要議題相關的意象透視圖或建築細部圖(比例尺自訂)。(60 分)

六、相關圖面:




109年


108年

一、題旨

近二十年來,舊建築保存再利用的經驗及成果累積甚多,這已漸擴及工業遺址(糖廠、酒廠、倉庫等)、眷村、舊宿舍等區域尺度或街區規模 之活化再生,通常由資產管理單位委外經營為文化創意聚落,經營內容常以可愛商品、市集擺攤及風格餐飲為主,屬同質性高的假日商業型態,就整體街區生活而言,公共性定位較失焦,文化感受也失之淺薄。 接下來似乎需要公部門多推一把了!在這標榜創新的時代,非常需要政策面配合,進行較具結構性改變成效的治理調整,尤其需要公務員態度積極、協助營造創新條件。本來公部門/公務員除管控防弊職責之外,更應善用公權力,主動發掘公私部門合作雙贏機會,引導都市空間及產業轉型,創造更大公共活力與福祉。

因此假設上述廠區或宿舍區資產管理單位有意主動出擊,引領更積極的都市公共場域營造,可與市府都市或城鄉發展主管單位合作,共同邀集都市設計/再生、藝術策展、創意設計、商圈活化等專家學者組成地區創生推進委員會,策略性地引入新元素激活既有的創意聚落,在既有商業氛圍中注入市民公共參與的能量。

藝術介入是提升公共性參與的一種策略,使商圈的高人氣轉為塑造都市公共節點的條件,促進該地區更持續、更多元的活絡發展。視覺與表演藝術之能量、以及藝術教學創作/策展人/經紀人/收藏家族群之活動強度,可打造出屬於深根型文化驅動的都市藝術產業節點。

二、題目:市民藝術夢工場

一處開放給市民的藝術創作學習分享場所,發揮藝術創作感染力,塑造都市公共性文化氛圍,發揮具地區特色的文化影響力。此藝術夢工場的 教與學強調跨界/跨域、結合數位科技之運用,目標在孵化可持續的、深化人文趨向的都市創意平台。

三、基地說明

假設基地所在街區位於某都會區舊市區邊緣地帶,原為某機關宿舍群 (完成於 1960 年代),區內 22 戶兩樓雙拼及獨棟平房皆委託單一私部門獨家集中經營,引入各種創意商品/藝品販售、特色餐飲、小型娛樂性表演活動等,已蔚成新興特色商圈,惟人潮大多集中於週末假日,且以青年學生為主,平日則相對清淡許多。

本建築基地南側面臨 10 米道路,西側鄰 6 米巷道,此巷道也是西邊 20 米寬主幹道連棟街屋後方通路,東及北側為文創聚落區內 5 米通路,南側道路南向面對國中運動場,為平坦開放空間,基地及文創聚落南側道路留設人行道,沿路種植黑板樹(高逾 15 米),步行氛圍優雅宜人。本基地街區周邊除西側 8 層公寓外,多為 4 層透天連棟店舖住宅及低層公 寓,本基地東側即為舊宿舍再利用之文創聚落區,此聚落區東側道路以北已漸發展為休閒特色的地區型商圈。

四、空間內容需求(依設計定位可酌量增減)

市民藝術夢工場對一般市民提供藝術及創意設計學習/實驗及小型發表展演空間,可考慮擴及文創聚落全區作為公共展演腹地,預期包括的 藝術與創作活動如下:

1. 音樂活動---器樂指導/練習及樂團合奏為主,傾向爵士樂教學方向,需練習室數間(單獨教學 10 間、合奏練習 2-3 間)及小型公演場地(可為露天場地);

2. 美術活動---繪畫工作室 2-3 間(含素描、水墨、版畫),雕塑工作室 2 間(含金工、石雕、木雕);

3. 劇場活動---小劇場(簡易舞台設施、50 座位之觀眾席、化妝室、道具進出與存放);

4. 創意設計活動---工作空間(以共創空間形態 co-working space 使用) 1-2 間、自造實驗室(fab-lab,含 3D 列印、鐳切、CNC 設備)1 間;

5. 其他---多用途空間(可供展示、團體活動、演講、各類社區聯誼活動) 1 間,及公共設施如廁所、淋浴間、儲藏室、茶水間、門廳、交誼空間等。

請依建築計畫自行設定以上各活動類別之空間規模(面積、容納人數)。

五、建築計畫:(30 分)

建築計畫書需包括目標願景、設計策略、營運管理及各種空間定性、定量條件之掌握,以及可以藉由何種機制或模式介入所在街區之公共空間 與生活。此計畫書必須與基地空間分析、街區空間關係、人-環境互動模式能前後相連貫,並成為建築設計構想之思維基礎。建築計畫應包含以下三部分之扼要說明:

A. 基地環境

1. 基地環境分析。

2. 基地使用策略(包括平日/假日、與既有文化創意聚落共生關係)。

B. 與商圈、藝術族群及當地居民之互動機制

1. 基地內公共/半公共場域的社會性互動分析。

2. 都市商業、藝術與居住連結之公共性機制。

C. 空間計畫(基地之法定建蔽率設定為 50%,容積率 180%)

1. 整體空間規劃定位及策略。

2. 提出可支持多元互動的空間構想、策略、空間規模及設計準則。

針對以上 A、B、C 問題之回答,請以平面、立面、剖面或透視等簡圖輔助表現。

六、建築設計:(70 分)

設定建蔽率為 50%,容積率 180%

依上述所研擬之建築計畫自行訂定所需空間的名稱與大小。除安排所需相關空間需求外,應特別提供適當的室內/室外、公共/半公共空間場 域,促進該區不同來訪族群之間、及其與居民間的交流,並深化場所文化氛圍。應鼓勵各種環境友善設計,例如:保留原有大喬木/善用綠蔭 空間、商業與文化之公共介面穿透、社區行動劇觀演、露天非正式集會、親子互動角落、公共如廁方便等……。基地內需考慮設置適當的裝卸載場地及身心障礙者專用機車停車位。

圖說內容必須包含:

1. 基地配置圖

2. 地面層及基地開放空間平面圖(含傢俱擺設)

3. 主要立面圖(至少兩向)

4. 主要剖面圖(至少一向)

5. 其他各層平面圖(含傢俱擺設)

6. 透視圖或等角立體圖

以上圖說內容之比例尺,請以設計內涵能清晰表達為目標自行決定。

此建築設計的要求重點在於:

1. 營造在地藝術創生之空間氛圍---引進藝術家及藝術產業族群(策展/ 演、收藏、經紀人等),孵化都市活動異質/異類混搭的文化生命力。發揮藝術夢工場外溢效果,譬如對戶外寫生、街頭演奏、行動劇場等 露天展演活動融入創意聚落各公共場域之分布想像。

2. 積極促成跨界/跨域藝術創作之空間設計策略---營造都市裡的商業與公共之活力新介面,發掘與文創商業相容之地區型公共藝術創作形態。

3. 提升市民參與的公共性空間設計之手法---吸引愛好藝術之市民,發揮藝術形塑文化公共性之影響力,成為都市文化魅力節點。 

七、基地環境示意參考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