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30

113年公務人員高考三級〈都市計畫技術〉試題:都市及國土計畫理論與法制


113年起 合併「都市及區域計劃法令與制度」、「都市及區域計劃理論」為「都市及國土計畫理論與法制」


113年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三級考試試題

代號:36060

類科:都市計畫技術     科目:都市及國土計畫理論與法制

一、何謂前瞻基礎建設?前瞻基礎建設計畫與國土規劃之關聯為何?請申論之。(25 分) 

二、何謂都市更新?依現行法制,都市計畫與都市更新之間的連結為何?請申論之。(25 分) 

三、海岸地區管理法制化之意義為何?依「海岸管理法」,何謂海岸地區特定區位許可?海岸地區特定區位許可案件之審查重點為何?(25 分) 

四、民國 109 年「行政訴訟法」增訂都市計畫審查程序專章之理由為何?都市計畫審查訴訟之原告資格、被告資格、訴訟客體為何?認定都市計畫違法之可能原因為何?(25 分)

 

TWARCHINDEX歷年公務高考〔都市計畫技術〕試題:都市及區域計劃法令與制度

TWARCHINDEX歷年公務高考〔都市計畫技術〕試題:都市及區域計劃理論



113年公務人員高考三級〈都市計畫技術〉試題:都市及區域經濟

 

113年起 修正「都市及區域政策」為「都市及區域經濟」


113年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三級考試試題

代號:36020

類科:都市計畫技術    科目:都市及區域經濟

一、長期以來臺灣的住宅市場價格一直居高不下,尤其近十年來房價漲幅更讓受薪家庭與年輕族群望之卻步。因此興辦社會住宅一直是我國政府重要的政策發展方向,近期更以 113 年提供社會住宅 20 萬戶為目標。基此,請闡述當前推動社會住宅面臨之重要困境為何?(10 分)並請說明未來為滿足社會住宅供給量,應有何具體措施?(15 分)

二、從美中貿易衝突、COVID-19 等事件,半導體產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 尤其近來 NVIDIA 與 AMD 等大廠在 AI 產業上主導趨勢,並積極連結臺灣,更凸顯臺灣在半導體產業供應鏈上的關鍵角色。此現象呈現過去四十餘年來,臺灣持續投注高科技產業環境所形塑之創新氛圍(Milieu)、 扶植產業發展。請繪圖說明創新氛圍概念與其具體構成內涵,並說明其對區域經濟活動與社經發展帶來之影響。(25 分)

三、近年來地震頻傳,依據內政部 2023 年統計資料顯示,全國超過 40 年以上之住宅占比超過三成,而臺北市則近五成。基於防災與居住安全考量, 都市更新是我國未來重要的都市規劃策略,請說明都市更新與都市計畫間的關係為何?(10 分)另請說明目前實際執行面上的問題,並提出可行之因應對策。(15 分)

四、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全球氣候變遷議題愈受到關注,而為因應全球氣候變遷,我國已將 2050 年淨零排放列為政府重要施政目標,且納入「氣候變遷因應法」,及引入碳定價(Carbon Pricing)制度。基此,請說明碳定價運作的經濟立論基礎為何?(5 分)而目前國內外碳定價的形式與優缺點為何?(10 分)都市計畫與空間規劃在操作過程中可扮演之角色為何?(10 分)





113年公務人員高考三級〈都市計畫技術〉試題:環境規劃與都市設計

 

113年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三級考試試題

代號:36050

類科:都市計畫技術     科目:環境規劃與都市設計

一、過去三十餘年來,臺灣因為科技政策的成功推動,竹科、南科、中科等 三個科學園區都順利扮演了地方的成長引擎角色。但由於科學園區的發展多是撥用或租用公有土地予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再由該會以審核門檻把關可以進入科學園區的高科技廠商;得以被允准進入科學園區設廠生產研發的廠商之上下游往往無法順勢進駐園區。三個科學園區落腳的新竹、臺南、臺中縣市若無足夠大的公有土地可以繼續擴大在該縣市的科學園區,發展的需要即會就近找上鄰近縣市尋求設立分區。 

假設你現在是上述三個科學園區之外正欲申請科學園區分區前來劃設的縣市的主管機關的幕僚參謀人員,在積極尋找足夠大的公有土地之外,你認為還有那些應該預先籌劃的部分?請以條列之方式列出標題, 在標題及帶出的關鍵詞之下,再申論何以你認為必需先行就所列項目預先謀劃。(25 分)

二、珍•雅各(Jane Jacobs)在其著名的《偉大城市的誕生與衰亡-美國都市街道生活的啟發》一書的〈第二部分 城市多樣性的條件〉書段中,指出 了城市的「多樣性」並非僅是概念上尊重多元族群共存在同一街區的需要,而是可以透過維持混合用途、小街廓與縱橫的街巷、集約的都市活動、可聚集的口袋據點等空間面向的處置;許多特質均是都市計畫拓寬街道或街區更新之後容易被驅散之特質。 

請就一處你目前熟悉的城市中,你個人覺得具有動人的「多樣性」特質的街區或地點(可直接陳述其所在城市及地名或街巷名),假設你是主管更新業務之承辦者,倘若進行都市更新業務,針對珍•雅各所提醒的都市多樣性的面向,可能遇到的狀況為何?目前的法令工具或審議程序,在都市更新常態性的大筆地產資本容積獎勵的誘因進入之時,還可以靠那些經過精心的安排讓上述的多樣性得以保留?(25 分)

三、臺灣全面實施容積率管制之後,因為沿街步道式開放空間的獎勵係數最高,其次是臨接道路或前述步道式開放空間的廣場式開放空間,導致許多建案為了要換取較高的樓地板獎勵,而直接採取將法定空地朝面前道路留設的退縮作法,也因此形成了許多新開發市區無騎樓或騎樓空間斷裂不延續的狀況。 

事實上,對於多雨炎熱的臺灣都市,騎樓是回應氣候條件頗為合理的構築形式,也是建蔽率的時代普遍的沿街構築形式。請試著從都市設計角度,說明對新開發的市區或老社區沿街空地的獨立建案,在都市設計審議的過程裡,有那些手段或方式可以導正這種單純為換取樓地板獎勵的退縮行為?市政府主管機關除了「建築技術規則」外,還掌握那些許可的權力與籌碼可以與開發方進行協商?(25 分)

四、凱文•林區(Kevin Lynch)所著的基地計畫《Site Planning》一書中的第一章即開宗明義地點出:基地計畫的一般程序中,首要步驟就是「界定問題」:要理解為誰設計/規劃?目的為何?形式的決策過程為何?有何資源可運用?預期的最終型態為何?林區認為,在清楚界定問題之後,基地的調查項目與重點才得以清楚地浮現。 

假設你目前遭遇一處因少子化而廢校的學校之校園及校舍的再利用問題,而小學所在的社區目前有頗為清楚的高齡化與隔代教養的狀況。在政府面對高齡化正在發展的長期照護政策與面對少子化的因應策略下, 針對此一再利用提案,你如何界定問題?並請列舉你認為在確定提案的可行性之前,必要的基地調查項目,並輔以必要的圖說,敘述調查項目的重點與內容。(25 分)


TWARCHINDEX歷年公務高考〔都市計畫技術〕試題:環境規劃與都市設計




113年公務人員高考三級〈都市計畫技術〉試題:土地使用計畫

 

113年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三級考試試題

代號:36040

類科:都市計畫技術     科目:土地使用計畫

一、請詳述容積管制目的為何?並請比較容積移轉、增額容積與容積獎勵三者,在政策目的與操作方法的異同,以及三者在應用上的限制。(25 分) 

二、土地使用與交通運輸規劃具有密切互動關係,故請詳細說明如何將土地使用特性納入交通需求分析?另請舉兩種土地使用規劃支援或資訊系統為例,說明其如何支援土地使用與交通運輸互動之規劃?(25 分) 

三、為 面 對 氣 候 變 遷 衝 擊 與 建 構 生 態 城 市 , 自 然 解 方 ( nature-based solutions,NbS)成為重要都市發展與土地使用規劃策略。故請詳細說明何謂「自然解方」?其應用於都市與土地使用規劃,有那些重要策略?(25 分) 

四、為因應人口老化,高齡友善城市規劃成為重要工作。故請說明何謂「高齡友善城市」?如欲評估高齡友善城市,可從那些面向或指標著手?如欲透過都市土地使用規劃與都市設計手段改善高齡友善,有那些可行策略?(25 分)


TWARCHINDEX:歷年公務高考〔都市計畫技術〕試題:土地使用計劃



2024-07-28

113年公務人員高考三級〈建築工程〉試題:建管行政與法規

 

113年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三級考試試題

代號:39320

類科:建築工程     科目:建管行政與法規

一、依國土計畫法施行細則第 6 條所定直轄市、縣(市)國土計畫之計畫年期為多久?(5 分)且直轄市、縣(市)空間發展及成長管理計畫、部門空間發展計畫,應載明那些事項?(20 分) 

二、依行政程序法第 22 條,有行政程序之行為能力者之規定為何?(25 分) 

三、地方政府及鄉、鎮、縣轄市公所為實施都市計畫所需經費,依都市計畫法第 77、78 條,應以那些項目籌措?(25 分) 

四、請依建築技術規則、政府採購法等法規,回答下列用語定義: (每小題 5 分,共 25 分)

(一)最小綠化面積

(二)外周區

(三)平均熱傳透率 

(四)政府採購法所稱「統包」
 
(五)政府採購法所稱「財物


113年起 合併「建管行政」、「營建法規」為「建管行政與法規」





113年公務人員高考三級〈建築工程〉試題:建築環境控制

 

113年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三級考試試題

代號:39340

類科:建築工程      科目:建築環境控制 

一、面對地球暖化及資源持續耗竭,各國已積極將循環經濟理念導入營建相關產業,為實踐於建築生命週期減碳減廢目標,請闡述國內建築具體可行之循環設計策略及應用。(20 分) 

二、為使建築物於使用階段日常營運更具智慧,以辦公類建築為例,請舉出智慧建築評估手冊中之動力設施項目。並針對其中兩項設施說明其智慧化節能技術原理。(20 分) 

三、為致力於建築減碳行動,邁向建築零碳排目標,請以住宅類建築「日常節能指標」為規劃策略,依建築物外殼、空調、照明、固定設備及公用機械等,列舉較佳之建築能效規劃重點。(25 分) 

四、請說明於建築物生命週期中,提升建築物耐久性設計策略。(15 分) 

五、請試述下列名詞之意涵:(每小題 5 分,共 20 分) 

(一)空調適當外氣量 

(二)有效日照 

(三)演色性 

(四)熱傳導係數


TWARCHINDEX歷年公務人員高考三級(建築工程)試題:建築環境控制


113年公務人員高考三級〈建築工程〉試題:建築營造與結構系統


113年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三級考試試題

代號:39350

類科:建築工程      科目:建築營造與結構系統

一、試繪圖說明工程木材(engineered wood)有那些種類或製品,其各自之加工方式為何?(20 分)

二、試說明連接帷幕牆體與結構體之安裝鐵件須滿足那些性能要求?(15 分)

三、鋼結構工程中,銲接檢測是十分重要的一環,試說明在銲接後可以採取那些非破壞性檢測方法,其合格標準(合格率)的執行方式為何? (15 分)

四、如圖所示梁結構中,C 點為鉸接(pin connection),請問:

(一)判斷此梁為靜定或靜不定,並說明判斷依據。(5 分)

(二)CD 段承受 5 kN/m 之均布載重,試繪出剪力圖、彎矩圖。(20 分)
五、關於近年地震常見發生於集合住宅之軟弱底層破壞,試回答下列問題:

(一)說明建築物耐震設計規範對軟層和極軟層之判定標準。(10 分)

(二)
軟弱底層之具體成因與因應對策。(15 分)


113年起 合併「建築營造與估價」、「建築結構系統」為「建築營造與結構系統」


TWARCHINDEX歷年公務人員高考三級(建築工程)試題:建築營造與估價

TWARCHINDEX歷年公務人員高考三級(建築工程)試題:建築
結構系統



113年公務人員高考三級〈建築工程〉試題:建築設計


113年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三級考試試題

代號:39360

類科:建築工程      科目:建築設計

一、設計題旨

高齡者日間照顧中心是為了滿足老年人日常生活照顧與社交需要而設計的專業機構。隨著全球人口老齡化的趨勢加劇,這類中心的需求日益增加,它們不僅提供基本的醫療護理和生活照顧,更是老年人社交互動 和身心活動的重要場所。

日間照顧中心解決了老年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不足的問題。中心通常配備專業的醫護人員,提供藥物管理、健康監測、康復訓練等醫療服務,以及飲食管理和個人衛生照顧等基本生活支援,確保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滿足。此外,對於那些需要但不一定需要全天候照顧的老年人,日間照顧中心提供了一個彈性的選擇。

這些中心還鼓勵老年人參與各種社交和娛樂活動,以豐富他們的社交生 活,避免孤獨和隔離感。活動如手工藝、團體遊戲、音樂和舞蹈課程不 僅促進了他們的社交互動,也有助於保持他們的心理和身體健康。透過這些活動,老年人可以保持積極的生活態度,增進生活品質。


二、基地說明

基地位於社區中心區域,鄰近主要交通幹道,便於社區成員出入。基地長寬各為 60 M 及 45 M,基地的北側為衛生所,東側為居民住宅區,西側與一所小學相鄰,南側為住宅區。依據該地區都市計畫土地使用分區管制要點,建蔽率為 40%,容積率為 200%。


三、功能與配套設施(包含但不限):

1. 多功能廳:設計成可靈活分隔的空間,用於舉辦講座、社交活動和適合老年人的輕度健身課程等,配備可移動桌椅和視聽設備。可當作中午食用簡餐的座位區。空間設計需考慮到高齡者的行動便利,確保無障礙通道。

2. 小型會議室:提供小型會議和高齡者家庭成員及工作人員討論使用, 配備圓桌、白板及投影設備,並考慮到會議參與者的舒適需求,配備舒適的座椅。

3. 活動室:設置成多媒體教室,用於各類課程和手工藝工作坊,配備電腦、投影機及舒適座椅。空間需設有足夠的自然光線和良好的通風系統。

4. 醫療支持室:設置基本的醫療設施和設備,用於定期健康檢查、簡單的醫療護理及急救處理,配備急救設施和醫療用品,並確保醫療人員的工作空間舒適且功能齊全。

5. 辦公室:供管理人員和護理人員使用,配備辦公桌椅及基本辦公設備, 並設有私密會談空間,以便與高齡者及其家屬進行個別諮詢和交流。

6. 午睡室:設置安靜舒適的午睡室,配備可調節的床或躺椅,提供乾淨的床上用品和柔和的照明,讓高齡者在日間活動之餘能夠得到充分的休息。

7. 小型咖啡區:設置飲水機、自動售貨機和簡單的咖啡設備,提供高齡者及其訪客休息和交流的場所,配備舒適的休閒座椅和小桌,並設有無障礙設施。

8. 戶外活動區域:設置適合高齡者使用的健身器材、休閒長椅和綠化區, 提供安全的步行路徑和遮蔭處,讓高齡者能夠享受戶外活動和休憩的場所。

9. 停車空間:提供汽車、機車和自行車停車位,設有無障礙停車位,確保高齡者及其家屬或看護人員能方便停車並進入中心。


四、答題要求

(一)建築計畫(30 分)

1. 主要設計理念

2. 基地分析與配置策略

3. 其他依照題旨強調事項

(二)設計圖面(70 分)

1. 基地配置圖:比例 1/500,標示出主要功能區域及其相對位置。

2. 各層平面圖:比例 1/100~1/200,標示各樓層的布局及功能區,並繪製家具。

3. 兩向立面圖:比例 1/100~1/200,展示建築外觀設計,標示主要建築材料和設計元素。

4. 兩向剖面圖:比例 1/100~1/200,展示建築內部空間關係。







113年公務人員高考三級〈公職建築師〉試題:行政法、營建法規與實務


113年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三級考試試題

代號:38810

類科:公職建築師      科目:行政法、營建法規與實務

一、基於對原住民於山地開墾,且長期間耕作、居住等使用現狀之尊重,依 山坡地保育利用條例第 37 條第 6 項授權所訂定之「原住民保留地開發 管理辦法」(下稱開發管理辦法)第 17 條第 1 項乃規定,凡原住民符合 該條項所定 3 款資格條件之一者,得向原住民保留地所在地之鄉(鎮、 市、區)公所申請無償取得原住民保留地所有權。甲於 109 年 11 月間依 據開發管理辦法第 17 條第 1 項第 1 款:「原住民於本辦法施行前使用迄 今之原住民保留地。」之規定,向乙鄉公所申請無償取得國有原住民保 留地 A 地之土地所有權。經乙鄉公所初審結果認定甲並不符合該款要件 後,即依原住民族委員會所訂定之「原住民保留地相關業務標準作業程 序」之「二(一)地方政府辦理原住民申請無償取得原住民保留地所有 權之標準作業程序」之流程說明,逕以 A 函駁回甲之申請,而未再報請 縣政府核定。甲不服 A 函提起訴願後,經縣政府予以駁回。請附具理由 說明 A 函之性質,以及甲對於 A 函應提起何等類型之行政訴訟以為權 利救濟。(30 分) 

參考法條 

原住民保留地開發管理辦法 

第 6 條第 1 項:「原住民保留地所在之鄉(鎮、市、區)公所設置原住民保留地土 地權利審查委員會,掌理下列事項:一、原住民保留地土地權利糾紛之調查及調處 事項。二、原住民保留地無償取得所有權、分配、收回之審查事項。三、申請租用、 無償使用原住民保留地之審查事項。四、申請撥用公有原住民保留地之審查事項。 五、原住民保留地分配土地補償之協議事項。」 

第 6 條第 3 項:「第一項第二款至第五款申請案應提經原住民保留地土地權利審查 委員會審查者,鄉(鎮、市、區)公所應於受理後一個月內送請該會審查,原住民 保留地土地權利審查委員會應於一個月內審查完竣,並提出審查意見。但鄉(鎮、 市、區)公所及原住民保留地土地權利審查委員會必要時,審查期間各得延長一個 月。屆期未提出者,由鄉(鎮、市、區)公所逕行報請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核定。」 

第 17 條第 1 項第 1 款:「原住民符合下列資格條件之一者,得申請無償取得原住 民保留地所有權:一、原住民於本辦法施行前使用迄今之原住民保留地。」 

第 17 條第 2 項:「前項申請案由鄉(鎮、市、區)公所提經原住民保留地土地權利 審查委員會擬具審查意見,並公告三十日,期滿無人異議,報請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核定後,向土地所在地登記機關辦理所有權移轉登記。」 原住民保留地相關業務標準作業程序之二(一)地方政府辦理原住民申請無償取得 原住民保留地所有權之標準作業程序:「公所初審結果不符合者,補正或駁回。」


二、請說明現行建築法針對既有建築物的管理,已要求各地主管建築機關應 執行那些與維護公共安全相關的制度?(15 分) 

三、在建築法條文中,有部分內容因考量有因地制宜需要,已授權地方政府 自行訂定相關規定,請任舉四例說明。(20 分) 

四、一項都市更新事業計畫在那些時機需辦理公聽會?公聽會辦理公告及 通知方式為何?(20 分) 

五、請詳述興建社會住宅採行「統包」方式招標之優劣。(15 分)


112年起 改為行政法、營建法規與實務


TWARCHINDEX歷年公務人員高考三級(公職建築師)試題:營建法規與實務



113年公務人員高考三級〈公職建築師〉試題:建管行政


113年公務人員高考三級試題

代號:38820

類科:公職建築師     科目:建管行政

一、「行政訴訟法」規定「原處分或決定之執行,除法律另有規定外,不因提起行政訴訟而停止。」因此,另有暫時權利保護機制:「停止執行」與「定暫時狀態」。試詳細說明兩者在目的性上有何區別?(25 分) 

二、臺灣位處環太平洋地震帶上,平均每年發生之有感地震超過百次。依據 「建築物公共安全檢查簽證及申報辦法」,辦理耐震能力評估檢查之建築物,申請人檢附何種文件,送當地主管建築機關備查,爾後年度即不再需要辦理耐震評估檢查申報?(25 分) 

三、請依建築法及違章建築處理辦法規定,詳細說明建築法之適用地區為何?並請分別詳細說明何謂違章建築及違章建築拆除後之建築材料應如何處理?(25 分) 

四、依建築師法規定,建築師受委託辦理各項業務,應遵守誠實信用之原則, 不得有不正當行為及違反或廢弛其業務上應盡之義務。請詳細說明建築師得受委託人之委託,辦理那些業務?並請詳細說明建築師不得兼任或兼營那些職業?(25 分)


TWARCHINDEX:歷年公務人員高考三級(建築工程、公職建築師)試題:建管行政



2024-07-26

行政院文化獎






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名譽教授傅朝卿,於4月22日公布榮獲第43屆行政院文化獎殊榮,行政院文化獎乃國家最高文化榮譽獎項,為表彰維護與發揚我國文化有特殊貢獻人士而設,屬個人終身文化成就獎項。獲獎消息一出,令文資界為之振奮,尤其在臺南迎向臺灣史上重要歷史節點的時刻,無疑成為臺南無數長期推動文資保存與教育工作者重要的鼓舞與支持。

傅朝卿1957年生於臺南,2016年以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名譽教授身分退休。長期專注於臺灣近現代建築史與文化資產保存維護工作。多年來以世界與臺灣近現代建築與文化遺產保存為核心研究主題。在早期文化資產概念尚未普及和受重視的時刻,即致力於推動和撰寫相關著述。先後完成包含《臺南市古蹟與歷史建築總覽》、《圖說臺灣建築文化史》等專書、論文、調查報告約數百種出版品。其長年參與臺南文化事務,積極奉獻己力於斯土斯民,對臺南城市的發展與文化保存面向影響深遠。

臺南市文化局說明,傅朝卿為臺南主持原「熱蘭遮城」殘跡城址研究計畫時,也突破以往模式,結合歷史考證與考古挖掘兩個領域的專業,開展了新的跨域合作模式。2005年《文化資產保存法》新設「文化景觀」項目,各縣市由於陌生,尚未能以正確觀念進行實務保存作業,傅教授不厭其煩於各種場合加以詳細闡述,協助文化景觀保存工作逐漸步入正軌,是文資工作路上的領路人和先行者。


文資守護者傅朝卿、國際攝影大師阮義忠、跨越語言的一代詩人林亨泰 榮獲第43屆行政院文化獎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40422 11:05:44) 文化部今(22)日公布第43屆行政院文化獎得主名單,由對我國有形文化資產、視覺藝術、文學等文化領域維護與發揚,具有特殊貢獻的傅朝卿、阮義忠、林亨泰三位文化大師獲此殊榮。文化部長史哲親自致電向受獎人、家屬道賀,並表示,三位在各自領域中有傑出貢獻,其努力和成就不僅豐富我們的文化生活,也提升臺灣在國際的能見度。

傅朝卿,1957年生於臺南府城,長年致力於臺灣建築史與建築文化資產調查、保存與推廣等工作,並引入國際新觀念,影響臺灣文化資產保存甚深。其推動古蹟再利用蔚為臺灣風潮,亦將建築文化與文化遺產保存觀念推廣於社會大眾,並積極推動臺灣文資保存工作與國際接軌。此外,也曾帶領文化部及國立成功大學師生出席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文化紀念物與歷史場所委員會」發表論文,介紹臺灣文資保存成果,是戰後臺灣第一位在此發表的學者。

阮義忠,1950年生於宜蘭頭城,自70年代起,長年以鏡頭帶領著臺灣人的眼睛,捕捉及凝視臺灣土地的人文價值,重新喚醒庶民生活中的寶貴記憶。其攝影作品以人文紀實為主要風格,多以人與土地之間的關係為攝影主題,記錄「為臺灣的文化記憶顯影,為臺灣的人文價值定影」瞬間,曾在法國、美國、墨西哥、立陶宛、瑞典、中國、香港、澳門、臺灣舉辦個展,作品也被巴黎現代藝術博物館等著名機構收藏。

林亨泰,1924年生於日治時代臺中州北斗郡(即今彰化北斗),2023年9月23日過世。從日治到戰後,辛苦轉換創作語言,為「跨越語言的一代」詩人。一生致力於臺灣詩壇的「時代性」與「本土化」,在政治最蒼白的時期,努力創作使臺灣文學不致中斷,為臺灣文學的大河史創造無數珍貴資產,對臺灣戰後新詩發展具相當重要地位,其文學涵括「現代主義」,也連結「鄉土」、「本土」與「臺灣意識」,是臺灣新詩發展縮影。

文化部長史哲強調,文化是在世世代代漫長的時間中積累而成,行政院文化獎不只具有承先啟後的意義,更充分展現屬於臺灣的珍貴價值與重要性,是一種歷史累積,也是一種人文精神傳承。這些為維護和發揚臺灣文化奉獻一生的文化先行者,他們的貢獻使臺灣文化在時代中綻放光彩,成為珍貴的瑰寶,並形成一個屬於臺灣獨特的多元、多層次的文化寶庫,他們是臺灣的驕傲,也是世界的寶藏。

行政院文化獎為我國政府主辦層級最高的文化領域終身成就獎項,對維護與發揚我國文化具有特殊貢獻的傑出藝文人士,致上國家級最高榮譽。評審過程嚴謹,須先書面提名後,進行評議委員書面初審,經至少三位委員同意,再提至評議會決審會議討論,最終通過三分之二以上委員出席及四分之三以上出席委員同意後,報請行政院長核定,並將由行政院長親自頒授文化獎章、證書及獎金,頒獎典禮預定於113年5月9日在臺北市中山堂光復廳舉辦。


跨越語言的一代詩人林亨泰(林巾力提供)


臺灣建築歷史與文化資產的守護者傅朝卿


凝視臺灣土地與人文記憶的眼睛阮義忠(袁瑤瑤攝影)


行政院文化獎 - 維基百科




2024-07-23

113年公務人員高考三級〈景觀〉試題:景觀與都市設計

 

113年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三級考試試題

代號:39460

類科:景觀       科目:景觀與都市設計

一、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呼籲,全球如果要將平均升溫控制在攝氏 1.5 度內,必須在 2030 年減排至少 43%、在 2050 年實現 「淨零碳排」(Net Zero Emission)。「淨零碳排」指的是在特定一段時間內,全球人為排放的溫室氣體量和人為移除的量相抵銷後,使其結果為零。請問景觀規劃設計有那些策略,能促進「淨零碳排」的實現?試列舉五項策略,並加以說明。(30 分) 

二、設計題目:兼具生活與生態多樣性都市公園 

(一)請設計一個能同時包容老人、婦女、學童、身障人士、移工、無家者 (以及其他您可以想到的使用者)等各種人口自在使用,並顧及生態多樣性的都市公園。 

(二)環境概況:(詳基地示意圖) 

1. 本公園位於北部某城市,基地東西長 100 公尺,南北寬 80 公尺,地勢平坦。 

2. 基地西側為一條溪流。北側為商業區,建築高度約為 20 層左右。南側為住宅區,建築高度約為 15 層左右。東側為一國小。 

3. 基地內有兩個捷運站出口。

(三)圖文說明要求(各圖面比例尺由設計者自行決定,以清楚表達設計內容為原則): 

1. 基地分析,包括使用者活動、自然條件以及其他方面的分析。(10 分) 

2. 設計構想或設計準則說明圖文。(20 分) 

3. 全區平面配置圖。(20 分) 

4. 植栽設計圖。(5 分) 

5. 重點地區剖面圖。(10 分) 

6. 經營管理機制說明圖文。(5 分)


TWARCHINDEX歷年高考三級〔景觀〕試題:景觀與都市設計



113年公務人員高考三級〈景觀〉試題:景觀工程

 

113年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三級考試試題

代號:39450

類科:景觀       科目:景觀工程

一、在一郊山環境中,欲建造一條登山步道,沿線山坡的坡度分別有 0~10%、 10~30%、30~50%、50%以上,請以剖面圖示意說明這四級山坡路段的步道挖填設計。(20 分) 

二、請以平面圖與剖面圖示意說明濕式滯洪池與河川的相對位置,以及工程施作重點,需標示入流、出流、邊坡、池底與沉砂處理重點。(30 分) 

三、請以都市公園為例,詳述設計程序以及各項對應之書圖資料。(25 分) 

四、因應氣候變遷,我國設立臺灣 2050 淨零排放路徑。請就景觀工程營造階段,列舉說明施工單位如何從材料與工法來達到減碳與負碳?(25 分)


TWARCHINDEX歷年高考三級〔景觀〕試題:景觀工程



113年公務人員高考三級〈景觀〉試題:景觀規劃

 

113年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三級考試試題

代號:39440

類科:景觀     科目:景觀規劃

一、氣候變遷下老舊地區可能的環境課題為何?從景觀規劃角度定義綠色基盤(green infrastructure),在此觀點下結合 SWOT 分析手法,提出老舊地區從全區到小尺度的減壓策略及手段,並說明推動時可能需要的跨局處整合項目。(30 分) 

二、由於公共工程有可能對生態環境造成負面影響,因此公共工程也會採取生態保育策略,以積極創造優質之環境。請根據公共工程生態檢核注意事項說明生態保育策略迴避、縮小、減輕、補償方案之定義,以一公共工程為例,說明該工程特徵,以及在生態保育策略架構下,景觀規劃流程中各階段的操作重點,並提出妥適應對生態保育策略之作為。(25 分)

三、石虎在野生動物保育法列為瀕臨絕種野生動物保育等級,主要分布在臺灣低海拔淺山地區,這些棲地常與人類活動區域重疊。土地開發利用可 能使石虎棲地喪失、零碎化、劣質化,或面臨路殺、農藥使用等之威脅。 在進行鄉村地區整體規劃時,若研究調查資料顯示石虎棲地可能與國土 計畫中的「農業發展地區」或其它土地使用分類重疊。請運用土地適宜性分析方法,就國土功能分區「農業發展地區」之分類,提出石虎生態與人類生活生產和諧共存的土地劃設、調整、土地使用管制原則的策略及手段。參考圖:石虎分布紀錄圖(30 分)  

2012-2021 年石虎分布紀錄圖 資料來源: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 

四、請試述下列名詞之意涵:(每小題 5 分,共 15 分) 

(一)土地使用適宜性分析 

(二)視覺吸收能力(visual absorption capacity) 

(三)遊憩承載量


TWARCHINDEX歷年高考三級〔景觀〕試題:景觀規劃


113年公務人員高考三級〈景觀〉試題:景觀植物學與景觀生態學

 

113年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三級考試試題

代號:39420

類科:景觀       科目:景觀植物學與景觀生態學

一、位於都市近郊,有一個一公頃低密度住宅社區,其南側有一條 20 公尺寬且交通流量大的道路。此外,住宅區南側距離 50 公尺處有一處大型溼地 公園,如何利用生態學(含景觀生態學)原則規劃設計社區中的綠地及相鄰道路,方能有效地將濕地的動物(如鳥類及兩棲類)吸引進入社區。請提出具體的策略與作法。(25 分) 

二、一個新的露營區的設置(包含設計與營運階段)如何利用植栽計畫來減緩活動(如夜間營火晚會,康樂活動與野炊活動等)所產生的干擾及優化生態環境。(25 分) 

三、大型集合住宅基地綠化於都市景觀生態格局可扮演的角色為何?如何藉由設計及維護管理全面提升都市中集合住宅基地的生態性?(25 分) 

四、請由氣候變遷之減緩(mitigation)與調適(adaptation)角度,為都市中公園綠地提出因應的植栽策略,以及植栽選種原則,試論述之。(25 分)


TWARCHINDEX歷年高考三級〔景觀〕試題:景觀植物學與景觀生態學



2024-07-20

【建走大叔】建築媒體。整合行銷。走讀策展。社區規劃

建走大叔 | Facebook


吳宜晏 | Facebook

建走大叔 - XINMEDIA欣傳媒|最懂生活的咖

吳宜晏,現為《建走大叔》主理人、建築改革社第九屆常務監事、中華科技大學建築系兼任講師,曾任雄獅集團欣傳媒社群發展部經理&建築社群副總監&欣建築主編(2013/02~2021/06)。主要專長為建築內容編採、社群經營、走讀參訪、參與式設計等建築整合行銷專案之規畫執行工作。

建走大叔 吳宜晏|欣傳媒

《建走大叔》網站:https://blog.xinmedia.com/author/yyw0425


2023【建走大叔/吳宜晏 簡介

建走大叔/吳宜晏 ,Yi -Yen,Wu

現為《建走大叔》主理人、建築改革社第八屆副社長&常務理事、中華科技大學建築系兼任講師及基隆市水巷內產業發展協會監事。曾任雄獅集團欣傳媒社群發展部經理&建築社群副總監&欣建築主編(2013/02~2021/06),主要專長為建築內容編採、社群經營、走讀參訪、參與式設計等整合專案之規畫執行工作。畢業於華夏科技大學建築工程科、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建築系等系所及國立台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研究所-建築繁殖場第一代成員。

近年致力於以「建築走讀+媒體運營」方式推廣建築與室內設計等空間美學教育,規劃執行多組建築走讀行程帶領多位民眾及學生參與,並執行相關媒體整合行銷專案工作。2017年起也以「台灣的世界級-兩岸設計交流之旅」為題,帶領來自大陸的設計師精英與台灣建築與室內設計界進行設計參訪及深度交流,協同推廣近年台灣建築與室內設計豐厚成果。

過去曾任職於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籌備處工務組、翔景設計工作室專案經理以及容正建築師事務所協同主持人,也曾擔任於華夏科技大學、中華科技大學、中國科技大學等建築系兼任講師及業師,同時也有多場演講及評圖經驗,在建築實務及教學上也長期有所累積:2014年於中國科技大學建築系以「創意構築」為主題,與許義翔共同擔任當學年的畢業設計指導老師。2015年擔任海科館「潮藝術-國際環境藝術季」協力媒體及行動講堂活動企劃執行、「臺南築角社區空間創意營造大賽」評審,以及「中建海峽杯-兩岸大學生實體建構大賽」策劃顧問與隨團媒體等。長期關注台灣建築發展、實體建構、社區營造、公共藝術策展創作及環境藝術等推廣、教學之相關議題。

近年也積極參與基隆在地社區營造、民間社團及相關公民活動,如基隆社規師協力顧問&社區輔導講師,及受邀擔任基市府都發處相關計畫審查委員、基隆市都市設計審議委員會委員、海科館「潮藝術-國際環境藝術季」媒體顧問等,並與基隆在地文史團體及社造培力團隊往來頻繁,2016年受邀擔任基隆市生活記憶保存協會首屆理事,2023年擔任基隆市水巷內產業發展協會監事。在台灣建築專業界則受邀擔任建築改革社第六屆理事、第八屆副社長&常務理事、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建築系系友會常務理事、臺灣建築學會第22屆「教育訓練委員會」及「會員委員會」委員及CxCity從我到我們協會首屆監事等公民團體職務,積極參與基隆在地與台灣建築界相關公共事務。

個人資料&詳細學經歷

基本資料

行動電話:0919328760
Line ID:yyw0425
WeChat ID:wuyiyen
E – mail:yyw0425@gmail.com

《建走大叔》臉書粉專:https://reurl.cc/33W0vO

《建走大叔》網站:https://blog.xinmedia.com/author/yyw0425

個人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100000156380180

臉書網誌:http://bit.ly/399rqfv

[欣建築]吳宜晏文章列表:https://reurl.cc/a94AKX

學歷

1998/09-2001/01 國立台南藝術學院 建築藝術研究所碩士(建築繁殖場第一代)

1996/09-1998/06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 建築設計技術系學士

1990/09-1996/06 私立華夏工商專校 建築工程科副學士

榮譽

2022.12.30 獲選「2023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建築系傑出系友」

現職

2022/01-迄今 《建走大叔》主理人

兼職

2022/12-迄今 基隆市水巷內產業發展協會監事、資訊公關委員會委員

2022/08-迄今 臺灣建築學會第22屆「教育訓練委員會」及「會員委員會」委員

2022/07-迄今「華夏科技大學建築系系友會」第一屆理事

2022/01-迄今 TnAID台灣室內設計專技協會顧問

2022/01-迄今 中華科技大學建築系兼任講師(授課:基本設計、畢業設計、材料與設備規劃應用)

2021/11-迄今 建築改革社第八屆副社長&常務理事

2021/03-迄今 基隆市都市設計審議委員會委員

2021/01-迄今 IDAA台灣空間美學創作交流協會媒體顧問

2020/03-迄今 CSID中華民國室內設計協會媒體顧問

2018/05-迄今 新竹市政府環境景觀總顧問 協力顧問

2017/10-迄今 國立瑞芳高工建築科 聘任業師

2016/03-迄今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建築系系友會 理事

2016/03-迄今 基隆生活記憶保存協會 理事

2015/11-迄今 基隆社區規劃師駐地輔導計畫 協力顧問&社區輔導講師

2008/11-迄今 基隆社區大學 講師,基隆。(授課:大街小巷逛建築)

工作經歷

2021/09-2022/11 意點創異股份有限公司&都市里人規畫設計有限公司 經理

2013/02-2021/06 雄獅集團 欣傳媒社群發展部經理、建築社群副總監、欣建築主編

2015/09-2021/12 中華科技大學建築系 聘任業師(授課:畢業設計)

2013/09-2014/06 中國科技大學建築系 兼任講師(授課:畢業設計)

2013/09-2015/06 中華科技大學建築系 兼任講師(授課:畢業設計)

2012/06-2013/02 翔景設計工作室專案經理

2011/01-2013/06 華夏科技大學建築系 兼任講師(授課:建築設計、建築施工圖) 

2007/05-2012/05 容正建築師事務所協同主持人

2003/05-2007/05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籌備處工務組助理

2003/03-2003/05 正堯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設計師

計畫參與&執行

2023/05-迄今 臺北市都市更新處「112年度都市再生知識生產計畫」顧問(執行團隊/財團法人都市發展與環境教育基金會)

2023/02-迄今 臺北市文化局「臺北市文資保存中心平台暨文化資產訪視查核及守護計畫」案計畫顧問(執行團隊/雄本老屋規劃有限公司)

2023/01-迄今 2022基隆TIME探」地方創生團隊徵選-「里島。不離島:和平島的永續生活實踐」計畫主持人(執行團隊/基隆市水巷內產業發展協會)

2023/01-迄今 臺北市都市更新處「112年台北都更解壓說概念館空間實驗計畫」顧問(執行團隊/粉紅豹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023/01-迄今 臺北市都市更新處「2023台北老屋新生大獎」台北老屋新生委員會評委(執行團隊/意點創異股份有限公司)

2023/01-迄今 臺北市都市更新處「2023台北老屋新生大獎」計畫協同主持人(執行團隊/意點創異股份有限公司)

2023/01-迄今 臺北市都市更新處「112年度臺北市村落之聲推廣行動計畫」協同主持人(執行團隊/雄本老屋規劃有限公司)

2022/11-迄今 「都市再生願景館」專書主編(執行團隊/社團法人臺北市都市更新學會主辦,擷果創意整合團隊)

2022/02-迄今 「『臺灣文化路徑整合推動平台執行計畫(第二期)』勞務委託案」計畫顧問(執行團隊/文化部文資局主辦,中原大學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執行)

2022/02-迄今 台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臺灣電力產業文化路徑規畫調查研究案」計畫顧問(執行團隊/台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主辦,中原大學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執行)

2021/03-迄今「臺南築角創意營造輔導計畫」協同主持人(執行團隊/嬉遊境創意空間室內裝修工作室)

2021/01-迄今 教育部青年發展署「發展及整備地方創生青聚點計畫─打造區域性青聚點」計劃案專家顧問(執行團隊/珍宇設計)

主要參與計畫資歷

2022/01-2022/12 臺北市都市更新處「2022台北老屋新生大獎」計畫主持人(執行團隊/意點創異股份有限公司)

2021/07-2022/11 教育部「推動偏鄉學校中央廚房計畫」基隆地區部份國中小學校輔導團隊成員(執行團隊/成大建築系)

2021/12-2022/09 基隆市政府「基隆山海城串聯深耕計畫」@2022城市博覽會「A3社區設計館-城市參與製造所」協同主持人(執行團隊/意點創異+星濱山共創工作室)

2021/08-2022/07 交通部「集集支線基礎設施改善計畫-品牌導入美學設計服務專案」車站建築及景觀環境概念設計團隊顧問(執行團隊/擷果創意整合)

2021/10-2022/06 文化部「臺灣文化路徑整合推動計畫(第一期)」顧問(執行團隊/文化部文資局主辦,中原大學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執行)

2021/07-2022/12 交通部觀光局「永續觀光發展及品牌行銷計畫」專家顧問(執行團隊/蚯蚓文化)

2021/06-2021/12 新北市社區規劃師計畫社區輔導講師(執行團隊/禾拓規劃設計顧問有限公司)

2021/03-2021/12 臺北市都市更新處「2021台北老屋新生大獎」計畫主持人(執行團隊/意點創異股份有限公司)

2020/11-2022/09 基隆市政府「基隆社區規劃師駐地輔導計畫」協同主持人(執行團隊/都市里人規劃設計有限公司)

2020/10-2021/12 基隆市政府「基隆市美力校園運動計畫」協同主持人(執行團隊/意點創異股份有限公司)

2020/10-2021/10 基隆市文化局「基隆市市定古蹟基隆要塞司令官邸、校官眷舍、要塞司令部、市長官邸及歷史建築旭丘指揮所、漁會正濱大樓整體營運評估專業服務案」專業顧問(執行單位/精營工程顧問有限公司)

2020/04-2021/01 台北市政府「109年度老屋新用計畫交流工作坊暨成果冊出版」委託專業服務案 協同主持人〈執行單位/意點創異股份有限公司〉

2020/03 台灣設計研究院「2020金點設計新秀獎」評審(執行團/台灣設計研究院)


2020/03 CSID中華民國室內設計協會媒體顧問〈2020年~2022年)


2020/03-2020/12 新竹市政府「新竹市108學年新校園運動之校園案例參訪及校園工作營及成果分享會委託專業服務」案計畫主持人(執行單位/欣傳媒@欣建築)

2019/10 基隆設計與建築者之家「基隆評圖」評圖(執行團隊/三十三設計)


2019/09 2019臺北古蹟日「古蹟沙龍。古蹟的方法論」座談會演講&主持人〈執行團隊/拾意創合+時境建築+欣傳媒@欣建築〉


2019/09 建改社20年之「921地動綻開的花蕊」專書作者群

2019/07-2019/12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2019臺北古蹟日」案協同主持人〈執行團隊/拾意創合+時境建築+欣傳媒@欣建築〉

2019/05 參與CSID中華民國室內設計協會成立40周年慶祝晚會「CSID 40」紀念影片製作(日目視覺藝術247VISUAL ART陳普團隊協力)

2019/05 擔任「2019青春設計節創意設計競賽」空間設計類評委(執行團隊/高雄市政府文化局駁二營運中心)

2019/02 「新北市107學年度國民中學技藝競賽土木與建築職群:木工術科」監評委員


2018/12 水色藝術工坊「水- 逆行 / 職人所空間 」建築競圖 評委


2018/10 龍寶建設「仁美關係。里仁為美:城市風貌改造設計競圖」評委(初選)

2018/10 《台灣建築地圖》出版計畫協力團隊(作者:高名孝+蕭瑞麒,築閱行銷企劃有限公司出版)

2018/07 「2018第二屆海峽兩岸四校聯合教學評圖暨交流展」評委(交流評圖)

2018/07 「 2018「遠東建築新人獎-亞洲建築新人戰台灣選拔賽」評委(初選)

2017/09-2019/09 建築改革社第六屆理事

2017/01-2019/01 CxCity從我到我們協會首屆監事

2016/04-2019/03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建築系系友會 創會首屆常務理事

2016/05-2016/08 「2016臺南築角社區空間創意營造大賽」評委(初審)

2015/05-2015/08 「2015臺南築角社區空間創意營造大賽」評委

2015/08-2016/12 中華青年交流協會「中建海峽杯-兩岸大學生實體建構大賽」策劃顧問

2015/03-2015/08 海科館「潮藝術-國際環境藝術季」媒體顧問。(協力媒體及講堂企劃執行)


專業證照

2018 華語領隊人員資格,考試院審定核發

2011 專科以上學校之講師資格(講字第104058號),教育部審定核發

2007 「公共工程品質管理訓練班」第EE9608期結訓,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主辦

相關社群媒體管理&經營

2023/03-迄今 水巷內 臉書粉專管理員

2021/12-迄今 建走大叔 臉書粉絲頁 管理員

2021/03-迄今 台北老屋新生大獎 臉書粉絲頁 管理員

2019/09-迄今 建築改革社 臉書社團 管理員

2018/04-迄今 Team U 臉書粉絲頁 管理員

2014/04-迄今 台科大建築人 臉書社團 管理員

2013/02-迄今 追建築。輕旅行 臉書粉絲頁 管理員

2013/02-迄今 追建築。輕旅行 臉書社團 管理員

 

媒體專訪&直播(影音)

2023.01.17 輕鬆電台 FM 96.9 Chillax Radio 「Paul哥秀」節目專訪建走大叔

Spotify|https://reurl.cc/EX9OGm
KKBOX|https://reurl.cc/85g1qg
Apple Podcast|https://reurl.cc/AyNGAK
sound on|https://reurl.cc/NG7zGQ

2022.12.24 主持「台北社造咖PODCAST試播季」 節目「老屋要怎麼新生」

2022.12 【新竹建築散策】跟著建走大叔吳宜晏鑽進新竹舊城區,從設計視角感受三百年城市發展脈絡(主辦單位/新竹市政府,執行單位/蚯蚓文化)

2022.09.26 「麗寶設計樂園 ON AIR」節目受邀分享《大叔的建築推廣之路,從認識建築到文化傳承與再造》

Podcast網址:https://reurl.cc/qNlme3

2022.08.31 「建築加Podcast」節目受邀分享《再造港城丘在基隆市政府中的聯合事務所》(共同受訪人徐燕興處長)

Podcast網址:https://reurl.cc/qNlmeE

2022.07.30 「2022台北老屋新生大獎」系列活動「老屋報報交流會」主持人

直播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taipeioldhouse/videos/1009524333079694

2022.06.17 基隆「2022城市博覽會-A3社區設計館:城市參與製造所」跨域對談:共創基隆大未來 活動主持人

直播網址:

#Part1 從設計與建築中心看基隆

#Part2 地方與創生

#part3 「共創基隆大未來」跨域對談

2022.06.11 台灣女建築家學會主辦「林芳怡之《建築展覽的台灣經驗(1985-2008)》新書發表與迴響座談」受邀發表「從搭台到塔台:芳怡老師欣建築的實踐之路」

直播網址:https://reurl.cc/NA4re5

2022.05.28 基隆「2022城市博覽會基隆」原來如此系列講座:港口城市的流動性」受邀與談人

直播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100064981624732/videos/4975607219154440

2022.05.28 台科大建築系建築思維研究室「稻埕「醬」走!達人地圖競賽頒獎分享會」主持人

影片網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oAiVeEtDek

2022.05.26 委託行街區「委託行HiCall人」節目受邀分享《共創基隆:基隆都市再生發展歷程》(共同受訪人徐燕興處長)

Podcast網址:https://podcast.kkbox.com/tw/episode/L-BQ_mfbrCWr2xwacm

2022.04.24 基隆市政府觀光及城市行銷處「海派浪漫Say基隆:基隆城市觀光論壇」活動影片發表

影片網址:https://youtu.be/NDUqu7zaU9U

2022.04.10 基隆 2022城市博覽會「城市參與製造所」共創參與行動2-Creator 產出歷程座談線上直播主持人

直播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100064981624732/videos/326451839473916

2022.04.08 基隆 2022城市博覽會 A3社區設計館「城市參與製造所 共創參與行動1-Communicator to Thinker發想歷程座談」線上直播主持人

直播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100064981624732/videos/5148296725252353

2021.11.25 逢甲大學文化與社會創新碩士學位學程「雲林文資活化散策:淺談雲林以地方文化館作為培育地方青創基地發展脈絡」專題演講

直播網址: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vmQ73fl6j_zzCDmK6EtAarekdS32N8ln/view?usp=drivesdk

2021.10.16 「2021台北老屋新生大獎頒獎典禮暨老屋報報交流會」企劃執行&活動主持

直播網址:https://reurl.cc/r1kjEy

2021.10.11 建築加 Podcast x 2021台北老屋新生大獎「2021台北老屋新生大獎幕後直擊 ft. 趙璽、吳宜晏」與談人

2021.10.02 忠泰美術館[聚變:AA倫敦建築聯盟的前銳時代]專題系列講座「People – 環境、空間與人的聚變」線上分享及與談人

直播網址:
https://www.facebook.com/JUTARTMUSEUM/videos/154812200174527/

2021.09.16 將捷集團旅讀人生系列講座04《走讀建築–認識台灣的世界級美學:台灣老屋改造面面觀》

2021.06.26 2021台北老屋新生大獎「台北老屋新生走讀:N24台北方舟」主持人(講師:吳聲明建築師)
直播網址:https://fb.watch/6mtUfQTyRJ/

2021.06.20 設計台灣-用設計翻轉基隆創生 吳宜晏(台灣設計研究院院長 張基義規劃&主訪)

節目名稱:設計台灣
談論主題:用設計翻轉基隆創生 節目播出長度:60分鐘
播出頻道:臺北電臺 FM93.1 / AM1134
預計播出時間:2021.06.20 (日)15:00~16:00
錄音時間:2021.05.19 (三)19:45~20:45
錄音地點:臺北廣播電台
主持人:台灣設計研究院院長/張基義
訪問對象:雄獅集團欣傳媒社群發展部資深副理/吳宜晏
節目類型:設計相關人物訪談
節目對象:一般大眾
節目宗旨:以有趣的方式介紹「設計」的人事物,提高社會對於「設計」的認知
節目內容:設計不是遙不可及,是融入在您我的周遭,為我們的生活帶來美好。充滿設計力的台灣,有著充沛的設計人才,藉由「設計台灣」節目,讓您認識當代最具代表性的設計人、設計事、設計物!
Spotify:https://reurl.cc/yEK7Z2
Apple Podcast:https://reurl.cc/1Yk14m

2021.05.29 「2021台北老屋新生大獎線上徵件說明會」主持人
直播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taipeioldhouse/videos/225591792319243

2021.05.06 2021「台北老屋新生大獎」徵件啟動記者會 主持人
直播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taipeioldhouse/videos/429809787998599

2021.01.23 高雄市立圖書館大東講堂—吳宜晏 「 從搶救基隆港西二三碼頭倉庫開始:淺談近年基隆青年創生及老屋活化發展進程」—影音紀錄

2019.02.14 新村芳書院村民開講:吳宜晏x葉偉立的跨界人生(新村芳書院山長施岑宜導讀)

2018.08.29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達人帶路一台灣建築遊、吳宜晏 專訪(欣傳媒、欣建築)

2018.08.09 2018遠東建築新人獎初選評審講評-吳宜晏

2016.11.25 「走讀建築認識【台灣的世界級】」,信義學堂演講實錄

2015.10.12 菁鴻e瞥 Flip-show 第21集:親子旅遊這樣玩就對了!(吳宜晏+吉布)

媒體採訪(文章)

2022.12.02 MOT TIMES專訪/【新竹建築散策】跟著建走大叔吳宜晏鑽進新竹舊城區,從設計視角感受三百年城市發展脈絡

2021.04.02 挺好Talk/基隆社區規劃師吳宜晏:把手弄髒,更確定自己能從客居變在地|讓台灣更美的社計職人

2019.01.30 「基隆市:上天恩賜的山海港城」,玉山銀行《Sunrise玉見》季刊2019年1 月號,頁74~77,Claire Chou。

2018.12.09 基隆「建築與設計者之家-走讀太平」活動側記報導,「讀築趣」臉書粉絲頁,Ivy Lee 。


2018.11.30 《週末來趟城市走讀-基隆「海港山城」細讀海科館》,痞客邦-JENNIES自在生活,Liho Chen。


2018.11.23 《週末來趟城市走讀-基隆「海港山城」認識我們所居住的環境》,痞客邦-JENNIES自在生活,Liho Chen。

2018.07.16 〖基隆老屋偵探社〗熱血大叔觀察:基隆青年創生與老屋活化/吳宜晏,台北村落之聲,YS. HSIEH。

2017.01.23 「追建築熱血大叔的旅行三部曲 --「得永生」的吳宜晏談建築旅行為何重要」,欣建築,林芳怡。

2015.04.16 「達人帶路:吳宜晏親子海洋暢遊路線」,史蒂芬,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潮境季刊》第五期。

2014.09.05 花東秘境慢旅行《吳宜晏台東建築走讀:賞玩隱藏版經典建築》,《欣台灣。好遊趣》第30期,2014年9月。

2014.04.25《欣建築中的新視野─建築藝術研究所校友吳宜晏》,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電子報,簡政展。

2012.05.21 「夢發光空間設計 吳宜晏:以光表現美學」,欣新聞,何凭融(何熊貝)。

2011.06.30《他們是這麼被影響著:建築_吳宜晏》,朱銘美術館藝教實驗室,廖智賢。

受邀媒體踩線(2014年起迄今)

2023.03~06 基隆Time探地方創生計畫「里島。不離島:和平島的永續生活實踐」@基隆大玩咖側記報導:
>3/13基隆地方創生|『里島不離島:和平島的永續生活實踐』走讀活動側記

>3/20基隆地方創生|里島生活故事採集工作坊活動側記

>3/25基隆地方創生|台灣地方創生案例分享交流會側訪紀錄

>05/08基隆地方創生|里島不離島階段成果交流工作坊側訪記錄

>05/30海大文創系112期末展【天賜良基。新興向隆】,和平島的永續生活實踐行動成果參與展出

2023.06.24 受邀參加「浪漫台三線藝術季 :設計導入踩線團」(擷果創意整合主辦)

2023.06.01 「出磺坑再造歷史現場」專業媒體踩線(新綠主義有限公司主辦)

2023.05.17  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整個城市就是我的博物館─西岸起步走」活動受邀踩線(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主辦)

2023.04.06 台灣設計研究院「學美美學-校園美感設計實踐計畫」媒體直擊團

2022.12.11 「基隆1915陸路遊程體驗」媒體踩線活動

2022.11.14 「110年度學美。美學-校園美感設計實踐計畫」媒體直擊團受邀媒體

2022.10.17 「台灣電力文化路徑」走讀工作坊-大甲溪流域行程踩線受邀顧問

2022.09.30 「台灣電力文化路徑」走讀工作坊-新店溪流域行程踩線受邀顧問

2022.07.11 基隆和平島「尋找迷思聚落。前進阿拉寶灣」媒體踩線受邀踩達人

2021.06 基隆設計與建築者之家「第二屆基隆評圖」協力媒體

2021.06 台北「老屋新用」計畫欣建築特輯/「老屋新用」及《居所本事》-從老屋到好屋的台北整維歷程 協力媒體

2021.05.22 第17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臺灣館《台灣郊遊–原始感覺共同合作場域計劃》線上開展受邀媒體

2021.04.22 鄉下創業學:從「基隆老屋偵探社」到「基隆西看看」的創生實驗之路 協力報導

2020.03.21~05.03 「2020實構築」協力媒體
>2020.03.10 「2020實構築」系列展覽活動策展團隊欣建築專訪側記〈王進坤主訪:邱浩修主任、劉克峰老師、謝宗諺老師及郭聖傑老師等〉
>「2020實構築」即日起在台中文化資產園區展出
>構築是一組材料詩/「構造詩-2020實構築」策展宣言
>陳其寬建築手稿首次公開!「東海現代性─陳其寬建築文件展」/2020實構築平行展
>向OO學習/2020實構築學生工作營
>讀舊創新-曾泊銘X王俊雄/2020實構築展特刊

2020.03.07~03.22 擔任「上滕建築12週年展|感知之間」協力媒體
【人物專訪】
>上滕建築楊秋煜+張雯怡/接近真實的自我「覺察力」
>上滕建築楊秋煜+張雯怡/面對自我探尋地域性住宅課題


【作品導讀】
>上滕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作品「生態時代展覽館」
>上滕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作品「宜蘭厝烏石港計劃」
>上滕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作品「重簷之家」
>上滕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作品「石光點」
>上滕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作品「山居·三居」
>上滕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作品「高城社區活動中心」

【走讀筆記】
>上滕建築X欣建築走讀/感知之間:空間設計非關設計風格,而是一連串不同「感知」營造與體驗
>欣建築走讀「上滕建築」 楊秋煜導讀剖析四大感知的創作本質
>走讀「上滕建築」中的感知之間/空間設計非關設計風格

【座談側記】
>何謂「感知之間」/上滕建築12週年展座談會
>建造一個家屋-小型住宅的建築實務對話/上滕建築12週年展座談會

2020.02.25 自然洋行建築團隊「2020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作品《台灣郊遊_原始感覺共同合作場域計畫》試作成果受邀媒體

2020.02.12 「2020台灣燈會」點燈活動受邀媒體
>2020新春續攤慶元宵!全台燈會藝術&空間設計作品全收錄!

>不只光之樹,后里森林園區必看指南/2020台灣燈會在台中

>嶼生俱來,里山禾樂/2020台灣燈會在台中

2019.10.04 2019台灣設計展「超級南」受邀媒體


2019.10.03 高雄美術館三樓展覽室「光間:流動的靜謐」改造成果發表受邀媒體

2019.10.01 「2019台北老屋新生大獎」受邀媒體

2019.09.24 「2019基隆潮藝術」受邀媒體


2019.09.08 「2019遠東建築獎舊屋改造獎」決選現勘受邀隨團媒體


2019.06.21 「2019香港建築師學會兩岸四地香港建築設計大獎及論壇」台灣代表受邀媒體


2019.01.27 海科館5周年慶活動-「海科館宿營趣:與博物館共眠」媒體踩線


2018.11.13 台南仕安「嬉遊境」×將軍「地利小食」深度體驗受邀媒體踩線


2018.08.14 「2018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受邀媒體踩線

2018.08.14 「FUJI ROCK+2018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親子遊 受邀媒體踩線

2017.12.13 宜蘭旅宿「noir黑舍」媒體試住體驗
>Sense生活好感/感受蘭陽平原的悠閒感 宜蘭旅宿「noir黑舍」 詮釋法式殖民生活風格
>好遊趣。欣台灣/法式殖民生活風格民宿 體驗蘭陽平原親子悠閒生活感

2018.01.17 花蓮石梯坪「緩慢」親子遊 媒體踩線

2016.08.11 「2016 Coleman 歡樂親子營」媒體踩線

2014.09.16 「軍中樂園-金門走讀」受邀媒體踩線

影片編導

2021.10 「2021台北老屋新生大獎」各類得獎作品影片

主辦單位/臺北市都市更新處
承辦單位/意點創異股份有限公司
採訪及編導/吳宜晏、張哲彰
拍攝及剪輯/牧童攝影 Shephotoerd 羅慕昕

#成果總論
2021台北老屋新生大獎得獎作品成果影片(總論)

#住宅類
首獎:自然通風。台北周公館/新老手爾本與阿奇特托設計工作室,邱一珊
評審團特別獎:玖樓璞園Pure Coliving/共宅一生股份有限公司,潘信榮
得獎:迴游/作室室內裝修有限公司,蔡東霖
得獎:層聚 Layering/一水一木室內裝修設計工程有限公司,謝松諺
#非住宅類
首獎:雜草町 Grassland/雜草稍慢,賴瑋婷
得獎:森林-無盡藏/硬是設計,吳透
得獎:不只是圖書館/財團法人台灣設計研究院,張基義  
#社區空間類
首獎:一碼IMMA-人與物的再生基地/粉紅豹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評審團特別獎:濟南教會新宣教中心暨主日學教室修復/張哲夫建築師事務所,張哲夫
得獎:N24 台北方舟/十禾環境設計有限公司,吳聲明
得獎:蟾蜍山大客廳/台北市文化基金會,李曉雯
#整維行動特別獎
Open Green 2.0-點亮太平町-台灣原生林下緣/施瑛雪、陳一銘、劉文彬
Open Green 2.0-OPG賦予明興秀明閒置空間新生命/社團法人台北市文山區明興社區發展協會
老屋新用計畫-青田中/沈永鑫,青田中室內制作

2020.04.15 「磐鈺雲華。綠。生活」/欣建築訪談「磐鈺雲華」住戶心得
採訪及編導/吳宜晏
拍攝及剪輯/欣攝影 田伍峰、盧育君

2020.02.25 專訪「磐鈺營建機構」張立杰總經理/穩扎穩打,逐步實踐適切生活的「磐鈺雲華」

採訪及編導/吳宜晏
拍攝及剪輯/欣攝影 田伍峰

2019.05.25 CSID中華民國室內設計協會成立40週年紀念影片
>CSID協會草創及茁壯階段
>CSID協會壯大階段
>《延伸閱讀》CSID成立40週年晚會,全台室內設計產官學界同聚祝賀!

受邀專題演講&相關活動(2014年起迄今)

2023.07.23 李秀秀+陳書毅《金門合院圖鑑:面的構成》新書發表會主持人

2023.07.04 受邀擔任臺灣建築學會第22屆「教育訓練委員會」及「會員委員會」委員

2023.07.04 基隆銘傳國中資優建築城市營隊「ESG新築流-資優Leader營:走讀綠建築北投圖書館」活動講師

2023.07.01 台科大建築系友會「2023臺科大建築系友會7月聯誼活動-達觀規劃設計「時空暗線+猴硐遊客中心」參訪走讀」活動執行$主持

2023.06.30 室內設計師節暨2023台灣國際室內設計‧材料大展《TnAID室在幸福X台灣設計力》受邀分享「設計×參與×共創:台灣空間設計趨勢觀察」演講人

2023.06.29 台北都市再生「從過去到現在:腦力激盪工作坊」與談人(臺北市都市更新處及財團法人都市發展與環境教育基金會主辦)

2023.06.24 受邀參加「浪漫台三線藝術季 :設計導入踩線團」(擷果創意整合主辦)

2023.06.18 台北都更解壓說 「空間活化×在地共老:台北老屋面面觀」系列活動之「走訪活化後的空間:老屋串聯走讀」主持&主講(粉紅豹文化事業主辦)

2023.06.16 「臺北市文化資產輔導平台:雲林嘉義文化資產觀摩參訪」策劃&主持(雄本老屋主辦)

2023.06.11 台北都更解壓說概念館「空間活化×在地共老:台北老屋面面觀」系列活動之「模型建置工作坊」主持&主講(粉紅豹文化事業主辦)

2023.06.09 台北都更解壓說概念館 「空間活化×在地共老:台北老屋面面觀」系列活動之「打開綠生活Open Green」主持(粉紅豹文化事業主辦)

2023.06.05 逢甲大學建築專業學院參加大三設計「公共建築空間的再定義」期末評圖與談人

2023.06.03  海嶼足跡「再旭前緣」活動主持&主講(海嶼足跡主辦)

2023.06.01 「出磺坑再造歷史現場」專業媒體踩線(新綠主義有限公司主辦)

2023.05.29 淡江建築畢業展丨55th畢業設計期末評圖與談人

2023.05.26 基隆Time探地方創生計畫「里島。不離島:和平島的永續生活實踐」成果展(基隆市政府產業發展處主辦,中華民國工業設計協會執行,基隆市水巷內產業發展協會執行)

2023.05.25 台北都更解壓說概念館 「空間活化×在地共老:台北老屋面面觀」系列活動「老屋新用」主持(粉紅豹文化事業主辦)

2023.05.19 受邀參加北美館「X-Site」作品《2023 X-site:途中》開幕式

2023.05.18 台北都更解壓說概念館 「空間活化×在地共老:台北老屋面面觀」系列活動「老屋新生」主持(粉紅豹文化事業主辦)

2023.05.17  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整個城市就是我的博物館─西岸起步走」活動受邀踩線(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主辦)

2023.05.13 田園城市生活風格書店+劉克峰「逆溯自己的原型象徵 : 劉克峰的維豐橡膠大樓建築故事」新書分享會與談人(田園城市生活風格書店主辦)

2023.05.13 基隆市教師職業工會「走讀基隆都市再生成果」活動主講人(基隆市教師職業工會主辦)

2023.05.10 台北都更解壓說概念館 「空間活化×在地共老:台北老屋面面觀」系列活動「臺北老屋三生事」讀書會主持人(粉紅豹文化事業主辦)

2023.05.08 基隆Time探地方創生計畫「里島不離島:和平島的永續生活實踐」階段成果交流工作坊(基隆市政府產業發展處主辦,中華民國工業設計協會執行,基隆市水巷內產業發展協會執行)

2023.05.06 南華大學建築及景觀學系畢業設計期末評圖與談人

2023.05.04 海大文創系大三「基隆和平島相關文獻探討及延伸商品設計初步成果交流」與談人

2023.05.04 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學系受邀演講「遊離於基隆之間的設計×參與×共創之路」

2023.04.27 碧山學院「野生台灣」團隊基隆踩線活動

2023.04.22 海嶼足跡「再旭前緣」活動活動主持(海嶼足跡主辦)

2023.04.18 逢甲建築專業學院「111學年度教師教學專業成長社群專題演講-地方創生之老屋新力跨域創新」活動「台灣老屋改造面面觀:台北老屋新生大獎」專題演講

2023.04.16 建走大叔×雞籠卡米諾-「共創基隆」願景分享&珊菓Happy Ending交流會策畫及主持

2023.04.15 建改社「建改論建x陳邁論壇:建築改革的傳承與展望」策劃及主持

2023.04.12 朝陽科技大學景觀及都市設計學系專題演講「#設計x參與x共創:#淺談基隆都市再生歷程」

2023.04.08 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走讀基隆都市再生成果」主講人(好風土文化主辦)

2023.04.06 台灣設計研究院「學美美學-校園美感設計實踐計畫」媒體直擊團

2023.03.29 臺北市文化局「臺北市文資保存中心平台暨文化資產訪視查核及守護計畫」顧問訪視(雄本老屋+時境建築主辦)

2023.03.26 基隆Time探地方創生計畫 「里島不離島:和平島的永續生活實踐」行動之「台灣地方創生案例分享座談會」part2(基隆市政府產業發展處主辦,中華民國工業設計協會執行,基隆市水巷內產業發展協會執行)

2023.03.25 基隆Time探地方創生計畫 「里島不離島:和平島的永續生活實踐」行動之「台灣地方創生案例分享座談會」part1(基隆市政府產業發展處主辦,中華民國工業設計協會執行,基隆市水巷內產業發展協會執行)

2023.03.23 海大文創系大三「基隆和平島相關文獻探討及延伸商品設計初步成果交流」與談人

2023.03.20 基隆Time探地方創生計畫「跨領域設計思考工作坊」與談團隊

2023.03.20 基隆Time探地方創生計畫「里島不離島:和平島的永續生活實踐」里島生活故事採集工作坊(基隆市政府感業發展處主辦,中華民國工業設計協會執行,基隆市水巷內產業發展協會執行)

2023.03.18 第四屆台科大建築系系友會會員大會

2023.03.17「虎尾建國眷村」丁棟修復再利用成果踩線報導

2023.03.16 臺北市文化局「臺北市文資保存中心平台暨文化資產訪視查核及守護計畫」顧問訪視(雄本老屋+時境建築主辦)

2023.03.13 基隆Time探地方創生計畫「里島不離島:和平島的永續生活實踐」和平島里島生活路徑走讀(基隆市政府產業發展處主辦,中華民國工業設計協會執行,基隆市水巷內產業發展協會執行)

2023.03.11 基隆市教師職業工會「走讀基隆都市再生成果」活動主講人(基隆市教師職業工會主辦)

2023.03.10 吳塗崑建築師設計「陳外科醫院」訪視(與蘇明修老師前往拜訪陳國超先生)

2023.03.04 基隆市文化局主辦+雞籠卡米諾執行「白米甕小學堂:彈藥庫裡的金工師」金工體驗課程觀察&採訪

2023.02.26 良悅建築賴建志「為家人蓋一棟有溫度的家」走讀&採訪

2023.02.23 海大文創系「建走大叔:遊離於基隆之間的設計×參與×共創之路」專題演講

2023.02.21 2023台北老屋新生大獎專家諮詢會議受邀與談人(意點創異主辦)

2023.02.20 基隆Time探地方創生計畫「跨領域設計思考工作坊」與談團隊(基隆市政府產業發展處主辦,中華民國工業設計協會執行,基隆市水巷內產業發展協會執行)

2023.02.19 基隆福氣委託行「設計×共創×參與:淺談基隆都市再生歷程」專題演講

2023.02.18 受邀參加「台電萬大電廠辦公大樓」工地參訪

2023.02.17 2023台北老屋新生大獎專家諮詢會議受邀與談人(意點創異主辦)

2023.02.16 建改社拜訪營建署徐燕興副署長

2023.02.10 大叔前往「陳外科醫院」拜會陳國超先生及走讀

2023.02.09 「陳外科醫院」後代陳國超先生來訊相識,大叔開啟旅程

2023.02.08 臺北市都市更新處「112年度臺北市村落之聲推廣行動計畫」公辦整維推廣計畫訪視(雄本老屋主辦)

2023.02.06 臺北市文化局「臺北市文資保存中心平台暨文化資產訪視查核及守護計畫」顧問訪視(雄本老屋+時境建築主辦)

2023.02.03 台北市及新北市等雙北建築師公會登山社團「走讀基隆都市再生成果」主講人(台北市建築師公會主辦)

2023.01.17 輕鬆電台 FM 96.9 Chillax Radio 「Paul哥秀」節目專訪建走大叔

2023.01.07 第六屆ADA新銳建築獎與建築改革社共同舉辦之「2023建改社『建改論建:ADA新銳之女力論建』活動」策劃執行及主持

2023.01.03 中華科大建築系一年級建築設計課程期末參訪:「2022第六屆ADA新銳建築展」活動策畫及主持

2022.12.30 獲選「2023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建築系傑出系友」

2022.12.24 主持「台北社造咖PODCAST試播季」 節目「老屋要怎麼新生」

2022.12.23 受邀擔任「基隆市水巷內產業發展協會」監事

2022.12.18 透明的港口〈基隆港區導覽走讀〉受邀解說(執行單位/吾然文化)

2022.12.12 台灣電力公司「臺灣電力產業文化路徑規劃調查研究案」成果發表會「啟程:電力文化之路」受邀貴賓(執行單位/中原建築)

2022.12.11 「基隆1915陸路遊程體驗」媒體踩線活動

2022.12.07 新竹市政府×新竹景觀總顧問團隊建築走讀企劃執行(第二日)

2022.12.07 新竹市政府×新竹景觀總顧問團隊建築走讀企劃執行(第一日)

2022.12.04基隆見書店:港都閱語系列講座《從台灣建築地圖VOL.2看基隆建築》主持&與談

2022.12.04 「2022臺南築角研討會」協同側記

2022.12.03 「2022臺南築角創意營造計畫成果」頒獎典禮協同側記

2022.12.03 「府中文化沙龍:城市設計的六場激盪EP.5 城市環境設計」受邀分享「設計X參與:基隆「港城丘」的再生」

2022.12.02 MOT TIMES專訪/【新竹建築散策】跟著建走大叔吳宜晏鑽進新竹舊城區,從設計視角感受三百年城市發展脈絡

2022.11.29 基隆社區大學《台灣現代化礦業的發源地》隨同側記

2022.11.28 新北市政府X達觀規劃設計「雙百年環線概念展」隨同側記

2022.11.27 「2022建築改革社理監事及會員大會」:建改社×建走大叔「建改論建」行動企劃發表

2022.11.23 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系研究所在職專班「設計專題研究」課程演講:「設計×共創×參與:淺談基隆都市再生發展歷程」

2022.11.18 「111年度臺北市公辦整建維護試辦計畫競圖成果展」都更能不能重修舊好系列講座「台灣老屋改造面面觀:台北老屋新生大獎」

2022.11.18 「111年度臺北市公辦整建維護試辦計畫競圖成果展」受邀貴賓

2022.11.16 樹德科大建築與室內設計系大四課程「國際設計專題研習」演講:設計×參與×共創:淺談基隆都市再生實踐歷程

2022.11.14 「110年度學美。美學-校園美感設計實踐計畫」媒體直擊團受邀媒體

2022.11.13 「2022台北老屋新生大獎.系列活動 — 台北老屋沙龍」活動主持人

2022.11.13 「都市再生願景館」 明日・台北系列活動「空間記憶保存攝影座談」活動主持&與談

2022.11.12 「基隆市正濱漁港周邊地區歷史紋理與都市再生計畫」願景收集站開幕活動受邀貴賓

2022.11.11 「OPEN 出磺坑!出磺坑小學堂特展」開幕式及午後特辦講座受邀貴賓

2022.11.10 台北都更解壓所概念館「老屋能不能重修舊好」系列講座:「從獨創到共創:淺談建築繁殖場實體建構經驗及社區規劃實作觀察」

2022.11.10 「台北都更解壓縮概念館」錄製「台北社造咖 podcast」節目,暢談兩屆「台北老屋新生大獎」辦理過程心得(共同受訪人:趙璽)

2022.11.09 都市再生願景系列講座「產業、生活、城市紋理、綠地、居住權—都市再生的未來」受邀側記

2022.11.08 新竹市政府X蚯蚓文化「新竹新築建築旅行展」受邀採訪&製作行銷推廣影片

2022.11.06 2022台北老屋新生大獎.系列活動「街拍大稻埕.手機的建築攝影課 」活動主持

2022.11.02 新竹市政府X蚯蚓文化「2022新竹新築:建築旅行特展」開幕活動受邀貴賓

2022.10.31 「幸褔@KEELUNG:2022基隆社區大學公民素養週」專題演講:設計×參與×共創:淺談基隆都市再生實踐歷程

2022.10.30 謝英俊建築師事務所_第三建築工作室吳佳華走讀解說「臺北市客家主題文化公園」改建過程及成果

2022.10.27 台北市國中小總務主任研習課程「校園空間美學規劃」專題演講:「新校園運動2.0:以新竹為例淺談「設計x參與x共創」

2022.10.25 基隆市政府教育處「基隆市學校廚房啟用典禮」受邀貴賓

2022.10.23 基隆社區大學「供時代─社區大學公共性博覽會」開幕典禮受邀貴賓

2022.10.19 「2022台北老屋新生大獎」頒獎典禮協同活動執行&側記

2022.10.17 「台灣電力文化路徑走讀工作坊:大甲溪流域」受邀體驗貴賓

2022.10.12 忠泰美術館參加「感知現場─建築×藝術跨界展」及忠泰美術館2022奧夫塞計畫《現形記─高德亮創作展》雙展開展前媒體活動

2022.10.06 新北市建築師公會「新北市建築報」專文發表《大叔短評/從基隆「2022城市博覽會」反芻基隆都市再生與文資保存活化歷程及階段成果》,第15期,2022年9月號,頁38~頁42

2022.10.06 合方創意《島嶼對話:基隆‧檳城‧馬尼拉—漫步時空遺跡的想像》特展受邀獻聲參展,受訪主題「聽見老房子的聲音-文化資產的閱讀與走讀」(共同受訪人許伯元建築師)

2022.09.30 「台灣電力文化路徑」走讀工作坊-新店溪流域行程踩線受邀顧問

2022.09.26 「麗寶設計樂園 ON AIR」節目受邀分享《大叔的建築推廣之路,從認識建築到文化傳承與再造》

2022.09.02 「2022臺南築角計畫實作競賽」期末評審

2022.09.16 基隆市政府產業發展處青年事務科主辦「東區青聚點及青年培力工作站參訪活動」受邀與談

2022.08.31 「建築加Podcast」節目受邀分享《再造港城丘在基隆市政府中的聯合事務所》(共同受訪人徐燕興處長)

2022.08.13 基隆「2022城市博覽會-A3社區設計館:城市參與製造所」系列活動「與設計師的夜間散步」主持人

2022.08.11 動產帶動不動產聯誼會(動不動聯誼會)例會講座「搶救基隆港西二三碼頭倉庫-淺談近年基隆青年創生及老屋活化發展進程」

2022.08.05 「2022臺南築角計畫實作競賽」期中訪視

2022.07.30 「2022台北老屋新生大獎」系列活動「老屋報報交流會」主持人

2022.07.24 洪秀華主辦「走讀基隆」受邀講師

2022.07.21 銘傳國中主辦「銘傳資優建築城市營隊」受邀講師

2022.07.17 「華夏科技大學建築系系友會」成立大會暨第一次會員受邀並獲選擔任第一屆理事

2022.07.13 「雲林縣歷史建築東和陳宅營運計畫」審查委員

2022.07.11 基隆和平島「尋找迷思聚落。前進阿拉寶灣」媒體踩線受邀踩達人

2022.06.21  高雄市立美術館「2021高雄貨櫃藝術節:范布倫之星」專書評論《以探索海洋城市特色為基礎,運用貨櫃導引出空間構築創意的藝術行動》,高雄市立美術館,2022年6月出版,頁24~頁33

2022.06.21 建走大叔專文發表《大叔短評/以探索海洋城市特色為基礎,運用貨櫃導引出空間構築創意的藝術行動》

2022.06.19  「建改社 × 建走大叔 走讀基隆城博會」規劃執行及主持

2022.06.17 基隆「2022城市博覽會-A3社區設計館:城市參與製造所」跨域對談:共創基隆大未來 活動主持人

2022.06.13 基隆「2022城市博覽會」「基隆國際論壇」受邀來賓

2022.06.11 台灣女建築家學會主辦「林芳怡之《建築展覽的台灣經驗(1985-2008)》新書發表與迴響座談」受邀發表「從搭台到塔台:芳怡老師欣建築的實踐之路」

2022.06.10 基隆「2022城市博覽會-A3社區設計館:城市參與製造所」首場民眾導覽解說

2022.06.03 「2022文化建築畢展」受邀演講「建走大叔:遊離於建築之間的共創參與之路」

2022.06.02 基隆水巷內產業發展協會x馬祖地質公園協會「基隆與馬祖產業交流視訊會議」受邀與會

2022.05.29 基隆「2022城市博覽會-A3社區設計館:城市參與製造所」「微笑基隆:共創進行曲」活動主持人

2022.05.28 基隆「2022城市博覽會基隆」原來如此系列講座:港口城市的流動性」受邀與談人

2022.05.28 台科大建築系建築思維研究室「稻埕「醬」走!達人地圖競賽頒獎分享會」主持人

2022.05.27 淡江建築系畢業設計評圖

2022.05.26 委託行街區「委託行HiCall人」節目受邀分享《共創基隆:基隆都市再生發展歷程》(共同受訪人徐燕興處長)

2022.05.18 中原大學建築系「人文藝術的社會性參與」課程受邀分享《建築之路。無所不在:欣建築3C社群營運模式初探》

2022.05.13 逢甲大學建築專業學院參加創新設計組畢業設計評圖

2022.05.11 銘傳建築系學會分享「台灣老屋改造面面觀」

2022.05.10 《台灣建築地圖》VOL.02 新書分享會主持人(因疫情取消)

2022.05.09 台中市環境景觀總顧問x建走大叔年度專文發表《臺中市都市發展願景「綠空鐵道軸線計畫」及「綠空廊道計畫」:大臺中軌道高架化後的地景革命》

2022.05.09 建走大叔專文發表《邱一珊+黃世光/疫後住宅設計面面觀:接近自然的「居家生活模式」》

2022.05.07 「2022台北老屋新生大獎」整維行動分享會「潮洲街走走」活動協同主持人

2022.04.28 北科大建築系基隆建築走讀受邀規劃&解說

2022.04.27 中華科大建築系大三校外參訪參觀「吾線:華夏科技大學111年創意設計學院聯合成果展-數媒x建築x室設」

2022.04.25 建走大叔專文發表《疑似基隆旭川河崁仔頂百年河岸駁坎重現辦理現勘,期待在交通、漁市及文資兼顧原則下創造三贏持續推動》

2022.04.24 基隆市政府觀光及城市行銷處「海派浪漫Say基隆:基隆城市觀光論壇」活動影片發表

2022.04.23 逢甲大學文化與社會創新碩士學位學程主辦「2022年第1屆「文化與社會」國際學術研討會」「從搶救基隆港西二三碼頭倉庫開始淺談近年基隆青年創生發展進程」為題發表論文

2022.04.21 建走大叔專文發表《疑似基隆旭川河「崁仔頂」百年駁坎重見天日!呼籲各界重視以回應文化治理為號召的都市再生新契機!》

2022.04.10 基隆 2022城市博覽會「城市參與製造所」共創參與行動2-Creator 產出歷程座談線上直播主持人

2022.04.09 「2022台北老屋新生大獎 徵件說明會」協同主持及專文發表

2022.04.08 基隆 2022城市博覽會 A3社區設計館「城市參與製造所 共創參與行動1-Communicator to Thinker發想歷程座談」線上直播主持人

2022.04.08 基隆八斗高中師生線上分享海科館及北火電廠籌建故事(雞籠卡米諾單彥伯Mike邀請)

2022.03.22 建走大叔專文發表《2022臺南建築三年展「建築,__ 之間的距離」巧妙轉譯建構全齡化的建築展演行動!》

2022.03.17 雄本老屋x建走大叔專文發表(文化部文資局「110年度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管理維護評鑑」計畫成果):
《「110年度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管理維護評鑑」獲獎個案「維古創生」之恰如其分迷人之處》

《「110年度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管理維護評鑑」成果展呈現文資古蹟歷建「維古創生」多元成果》》

《從「老屋新生」到「維古創生」/「雄本老屋」蕭定雄從搭台到站台的執行歷程》

2022.03.12  基隆社規師社區規劃輔導工作營「環境實作練習」課程協同主持

2022.03.06  基隆社規師社區規劃輔導工作營「生活想像及呈現方式+顧工購料與工程估價」課程協同主持

2022.03.05 基隆社規師社區規劃輔導工作營「田野觀察與分析方法+執行計畫的步驟安排」課程協同主持

2022.02.16 建走大叔專文發表《大叔短評/從地方特色出發透過設計強化是老屋活化創生的起手式》

2022.02.10 受邀擔任「TnAID台灣室內設計專技協會」顧問

2022.01.28 建走大叔專文發表《Archdaily「2022年度建築獎」票選活動台灣30件作品入選,廣邀投票讓世界看見台灣設計力!》

2022.01.26 建走大叔發表「2021新竹經驗的建構歷程論壇」系列專文:
>2021新竹經驗的建構歷程論壇(一)/空間治理政策方向

>2021新竹經驗的建構歷程論壇(二)/都市空間架構

>2021新竹經驗的建構歷程論壇(三)/都市空間的改造

2022.01.19 逢甲大學EMBA「走讀田中央:認識台灣的世界級建築」受邀規劃&解說

2022.01.17 建走大叔專文發表《「2021臺南築角研討會」/從都市再生宏觀政策到社區規劃微觀尺度的「共創基隆」經驗》

2022.01.08 建走大叔專文發表《「2021臺南築角創意營造計畫成果發表會」長短樹公園團聚展演「用力做的小事」!》

2022.01.07 實構築年會&清水建築工坊年度回顧餐會

2021.12.24  聯合報《500輯》週專輯《6領域。18個關鍵字》「以人為本,參與公共環境改造是未來趨勢」專文發表

2021.12.17  臺灣區綜合營造公會青年委員會主辦「都市更新-老屋新生交流論壇」策劃及主持人

2021.12.11 「誠品書店基隆期間限定店|閱讀講座系列活動」,雞籠卡米諾創辦人單彥博「從沙灣翻開基隆的新頁」分享會擔任主持及與談人

2021.12.04 台中建築師公會「新竹都市再生」建築走讀規劃執行&主持人(第二日)

2021.12.04 台中建築師公會「新竹都市再生」建築走讀規劃執行&主持人(第二日)

2021.12.03 台中建築師公會「新竹都市再生」建築走讀規劃執行&主持人(第一日)

2021.12.02 2021台北老屋新生大獎成果彙編手冊「2021老屋新生誌」發表

2021.11.27 建築改革社第八屆第一次會員大會主持人

2021.11.26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生活工藝誌」創刊號「宅家好生活」專題「導入自然的居家生活模式:疫後住宅設計觀」專文發表

2021.11.25 逢甲大學文化與社會創新碩士學位學程「雲林文資活化散策:淺談雲林以地方文化館作為培育地方青創基地發展脈絡」專題演講

#演講直播錄影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vmQ73fl6j_zzCDmK6EtAarekdS32N8ln/view?usp=drivesdk

2021.11.24 基隆河作社「2021KEELUNG FUTURE:地方共好議題工作坊」協作業師

2021.11.16 行政院青諮會第三屆第1場基隆巡迴座談「《空間再生》從地方創生議題,探討青年創生行動及青創事業,如何銜接空間轉型發展」活動與談人

2021.11.13 誠品書店基隆期間限定店閱讀講座「我們的城市,台灣的玄關:日治時期基隆城市開展的空間敘事」講座與談人

2021.11.11 基隆市水巷內產業發展協會年度會員大會受邀出席

2021.11.07 2021台北老屋新生大獎整建維護推廣活動「街區體驗」企劃執行&主持人

2021.11.06 臺灣建築學會會刊雜誌第104期「未完待續故事的另一章/22年後的建築繁殖場」專文「從獨創到共創:淺談建築繁殖場實體建構經驗及社區規劃實作觀察」出刊(頁56~57,黃奕智主編)

2021.11.06 2021台北老屋新生大獎整建維護推廣活動「台北老屋新生設計交流會」企劃執行&主持人

2021.10.31 「2021台北老屋新生大獎 整建維護推廣活動」台北老屋新生走讀企劃執行&隨團主持

2021.10.27 真実永沢x真美術館「正濱港町藝術共創~真実建築X星濱山 分享會」企劃執行&座談主持

2021.10.25 基隆市政府城市與觀光行銷處x見書店「風吹入巷」基隆走讀隨團媒體

2021.10.24 「基隆市美力校園運動計畫美力圓舞曲階段成果展」系列講座《建築空間與幼兒五感教育》主持人

2021.10.23 「基隆市美力校園運動計畫美力圓舞曲階段成果展」系列講座《校園整體規劃與教育轉型》執課人員

2021.10.22 真実永沢x真美術館「真実建築X雜草町 分享會」企劃執行&座談主持

2021.10.20 宜蘭x田中央建築「探索礁溪」文化路徑隨團媒體

2021.10.16 「2021台北老屋新生大獎頒獎典禮暨老屋報報交流會」企劃執行&活動主持

活動直播(重播):https://reurl.cc/r1kjEy

2021.10.11 建築加 Podcast x 2021台北老屋新生大獎「2021台北老屋新生大獎幕後直擊 ft. 趙璽、吳宜晏」與談人

2021.10.02 忠泰美術館[聚變:AA倫敦建築聯盟的前銳時代]專題系列講座「People – 環境、空間與人的聚變」線上分享及與談人

講座直播(重播):
https://www.facebook.com/JUTARTMUSEUM/videos/154812200174527/

2021.09.28 建築師雜誌社10月號紀念專輯「從搭台到成為塔台:芳怡老師在欣建築的實踐之路」(吳宜晏、何凭融、王進坤、蘇琨峰合著)

2021.09.15 慈暉文教基金會x將捷集團《走讀建築–認識台灣的世界級美學》線上講座主講人

2021.09.13 「110年度新竹市博物館與地方文化館運籌發展機制」志工工作坊走讀「新竹之森」企劃執行&隨團解說

2021.09.04  新北市社區規劃師期中階段實作社區交流會「社區改造面面觀」主講人

2021.09.03  「2021台北老屋新生大獎」初選現勘企劃執行&活動主持

2021.08.17 基隆銘傳國中「引領新築流:資優Leader營」走讀基隆活動隨團解說

2021.08.14 「新竹光臨藝術節:光之島」彩排走讀隨團媒體

2021.08.13 2021金點設計獎晉級複審:基隆社規師計畫「以關係重塑為基底的規劃實踐行動:八堵社區規劃願景」

2021.07.25  TnAID台灣室內設計專技協會線上交流講座「台灣老屋面面觀」

2021.07.22 勞動部計畫雄獅集團教育訓驗課程「走讀建築認識台灣的世界級」

2021.06.26 2021台北老屋新生大獎「台北老屋新生走讀:N24台北方舟」主持人(講師:吳聲明建築師)
直播網址:https://fb.watch/6mtUfQTyRJ/

2021.06.22 成功大學建築系大三社會住宅期末評圖

2021.05.29 「2021台北老屋新生大獎線上徵件說明會」主持人
直播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taipeioldhouse/videos/225591792319243

2021.05.06 2021「台北老屋新生大獎」徵件啟動記者會 主持人
直播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taipeioldhouse/videos/429809787998599

2021.05.04 「基隆美力校園運動計畫」期末成果發表會 協同主持人

2021.04.29 「基隆美力校園運動計畫」異地研習 活動規劃及協同主持人

2021.04.28 中國科技大學建築系第53屆畢業設計系列演講之十「從搶救基隆港西二三碼頭倉庫開始:淺談近年基隆青年創生及老屋活化發展進程」

2021.03.31 2021「基隆社規師微笑基隆計畫」提案 評選委員

2021.03.30 「基隆美力校園運動計畫:美力圓舞曲」第二場參與式工作營 協同主持人

2021.03.28 基隆城市觀光論壇「海派、浪漫。Say基隆」分享「潮境生活.地域活化」 講者
活動資訊:https://www.accupass.com/event/2102181515321750917000

2021.02.23 「基隆美力校園運動計畫:美力圓舞曲」第一場參與式工作營 協同主持人

2021.02.02 雲林縣政府文化觀光處「虎尾眷村再造歷史現場軟體培育及營運計畫先期評估」案期中審查委員

2021.01.28~01.29 教育部青年發展署「打造區域性青聚點」計畫 評選委員
第一場/新北市、桃園市

第二場/基隆市

2021.01.23 社團法人高雄建築師公會策劃「大東講堂」分享「從搶救基隆港西二三碼頭倉庫開始:淺談近年基隆青年創生及老屋活化發展進程」

2021.01.14 「基隆美力校園運動計畫」研習課程 協同主持人
上午場:「基隆美力校園」形塑校園與城市共榮願景-淺談新竹校園經驗

下午場:「基隆美力校園」形塑校園與城市共榮願景-連結土地創造美好校園

2021.01.09 2021「基隆社規師微笑基隆計畫」模型實作基礎培訓 課程講師

2021.01.02 台北老屋新用計畫雙年展「老的100種樣貌」閉幕座談 協同主持人

2020.03.28 信義學堂x欣建築「地方創生×空間活化:想盡辦法「活」起來:以「空間」做為創生「地方」的實踐與省思...」系列座談策劃主持(因疫情取消)

2020.03.26 台灣設計研究院「2020金點設計新秀獎」評審

2020.03.23 受邀擔任CSID中華民國室內設計協會媒體顧問〈2020年~2022年)

2020.03.28 「轉變時代的基隆」專輯專文「『以小博大』青年設計翻轉進而『共創基隆』的歷程與軌跡」,臺灣建築學會會刊雜誌,2020年1月 Vol.97,頁49~頁56。

2020.03.19 擔任新竹市政府「新竹市108學年新校園運動之校園案例參訪及校園美感工作營及成果分享會委託專業服務」案計畫主持人
>新竹市新校園運動之校園美感工作營現勘-1
>新竹市新校園運動之校園美感工作營現勘-2

2020.03.18 大葉大學建築系畢籌會「彼境之內外」建築師講座與微座談會-「從搶救基隆港西二三碼頭倉庫開始:淺談近年基隆青年創生及老屋活化發展進程」分享座談。

2020.03.10 「2020實構築」系列展覽活動策展團隊欣建築專訪側記〈邱浩修主任、劉克峰老師、謝宗諺老師及郭聖傑老師等〉

2020.03.07~03.22 擔任「上滕建築12週年展|感知之間」協力媒體,協同策畫主持走讀活動及相關報導
【人物專訪】
>上滕建築楊秋煜+張雯怡/接近真實的自我「覺察力」
>上滕建築楊秋煜+張雯怡/面對自我探尋地域性住宅課題

【作品導讀】
>上滕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作品「生態時代展覽館」
>上滕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作品「宜蘭厝烏石港計劃」
>上滕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作品「重簷之家」
>上滕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作品「石光點」
>上滕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作品「山居·三居」
>上滕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作品「高城社區活動中心」

【走讀筆記】
>上滕建築X欣建築走讀/感知之間:空間設計非關設計風格,而是一連串不同「感知」營造與體驗
>欣建築走讀「上滕建築」 楊秋煜導讀剖析四大感知的創作本質
>走讀「上滕建築」中的感知之間/空間設計非關設計風格

【座談側記】
>何謂「感知之間」/上滕建築12週年展座談會
>建造一個家屋-小型住宅的建築實務對話/上滕建築12週年展座談會

2020.02.25 受邀參加自然洋行建築團隊「2020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作品《台灣郊遊_原始感覺共同合作場域計畫》試作成果媒體記者會

2020.02.20 雲林文化觀光處文資科「『雲林縣辦理文化部私有老建築保存再生計畫輔導團』案規劃設計暨預算書圖(含建物歷史查調1案)」審查會議

2020.02.14 受邀參加「基隆參與式預算提案現場討論:四維里荷花池景觀復育與四維公園」會勘活動

2020.02.12 「2020台灣燈會」點燈活動受邀媒體
>2020新春續攤慶元宵!全台燈會藝術&空間設計作品全收錄!
>不只光之樹,后里森林園區必看指南/2020台灣燈會在台中
>嶼生俱來,里山禾樂/2020台灣燈會在台中

2020.01.22 受邀參加竹間建築簡學義先生2019年終感恩尾牙宴

2020.01.20 受邀「2019遠東建築獎舊屋改造特別獎講座暨頒獎典禮」
>「2019遠東建築獎舊屋改造特別獎講座暨頒獎典禮」姚仁喜分享「建築的文化自然及精神面向」

2020.01.17 參加台灣建築界年度盛宴「繼光工務所2020尾牙辦桌」活動

2020.01.10 擔任「雲林縣辦理文化部私有老建築保存再生計畫輔導團」案期初審查會評委


2020.01.09 參加華梵大學建築系畢業設計期中評圖

2020.01.08 規劃及主持「Koetalo設計系列講座」社團聚會

>「Koetalo設計系列講座」社團首聚!吳透導讀「茶·空間 III-物哀」考究材料構築

2019.12.28 參加「新竹市立動物園」開園典禮


2019.12.28 參加半畝塘「若蒔山」發表會及收冬活動
>大叔短評/半畝塘「若蒔山」

2019.12.26 參加逢甲建築大一期末榮譽評圖「銀翼殺手2019」及「走讀建築認識台灣的世界級」演講
>大叔短評/建築「識圖」
>大叔短評/建築「模型」

2019.12.25 參加「建築師監造責任再探討」座談會(萬國法律事務所)
>「建築師監造責任再探討」座談會/林發立律師分享建築師監造責任的法律見解

2019.12.20 協辦CSID中華民國室內設計協會第23屆第一次會員大會暨設計師之夜活動
>第二十三屆CSID會員大會及理監事選舉當選名單出爐!歲末之際舉辦設計師之夜聯歡
>「What is CONCEPT!—設計的本質。概念的力量」/青野惠太@CSID學術論壇

2019.12.19 參加「文化人、設計人及建築人挺吳思瑤」立委選舉造勢活動

2019.12.16 擔任雲林縣文化觀光處主辦,欣講堂×欣建執行之「雲林散策達人帶路:走讀雲林。漫遊北港老屋及文資活化」走讀達人(第二日)

2019.12.15 擔任雲林縣文化觀光處主辦,欣講堂×欣建執行之「雲林散策達人帶路:走讀雲林。漫遊北港老屋及文資活化」走讀達人(第一日)

2019.12.10 參加「山上小秘會_2020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郊遊 Primitive Migration from/to Taiwan』媒體招待會」

2019.12.09 東海建築大三「基隆製造:校園多功能中心」期末階段成果評圖

2019.11.29 受邀參加磐鈺營建機構「磐鈺雲華建築落成分享會」

>專訪「磐鈺營建機構」張立杰總經理/穩扎穩打,逐步實踐適切生活的「磐鈺雲華」

2019.11.27 受邀參加台北市商業處主辦,中華民國都市設計學會執行「東區空間設計擾動計畫:東區商圈整體都市空間規構想方案」創意發想座談

2019.11.26 成大建築大三評圖「複合式工作場域」

2019.11.23 擔任海科館主辦「古今建築文化之旅-走訪昔日台金舊礦場與北部火力發電廠 海科館+點亮十三層走讀團」Part2隨團達人

2019.11.20 受邀參加「2019新竹市都市環境景觀發展論壇」
>2019新竹市都市環境景觀發展論壇〈一〉/國際化的城市發展與在地性
>2019新竹市都市環境景觀發展論壇〈二〉/亞洲城市的未來進展
>2019新竹市都市環境景觀發展論壇〈三〉/城市建築與歷史的正面回應

2019.11.16 雲林散策.達人帶路/走讀雲林.漫旅北港老屋及文資活化-欣講堂宣傳影片

2019.11.15 雲林古坑「永光故事屋 #隨興沖咖啡」年度營運成果審查及複勘

2019.11.14 受邀參加勤美學「工家美術館」開展記者會

2019.11.10 受邀參加「成為自然:九典建築的生物智慧」特展開幕活動

2019.11.08 參加銘傳國中「基隆市108年度資優親職教育論壇」擔任與談人

2019.11.08 參加TnAID台灣室內設計專技協會「2019台灣室內設計週『遇見心設計』」開幕活動

2019.11.05 參加西米設計「上河藝影:故宮X衛武營 新媒體藝術展」開幕活動

2019.11.03 參加「基隆潮藝術」思考正濱及和平島以人文歷史藝術地景發展策略

2019.10.31 參加中華民國都市設計學會主辦、林靜娟老師主持及預景設計團隊策劃執行「東區都市公共空間整體發展構想工作坊:都市空間美學四問」活動

2019.10.30 參加台灣衛浴文化協會主辦吳明修建築師紀念暨《廁門中的修行-吳明修建築師公廁論文集》新書分享會


2019.10.24 東海大學建築系大三「基隆製造」期中階段評圖〈劉克峰授課〉


2019.10.20 銘傳大學建築系「社區營造」〈單世瑄授課〉及「景觀設計」(陳淑慧授課〉校外研習「走讀基隆」解說


2019.10.19 基隆設計與建築者之家「基隆評圖」評委

2019.10.16 銘傳大學建築系演講:「搶救基隆港西二三碼頭倉庫開始:淺談近年基隆青年創生及老屋活化發展進程」

2019.10.13 「2019臺北古蹟日-行動講堂」第六場「文化景觀-聚落保存行動自力營造的山城眷村」活動主持人

2019.10.05 「2019臺北古蹟日-行動講堂」第五場「戰後美援-老房子文化運動揭開軍事神秘面紗」活動主持人

2019.10.04 2019台灣設計展「超級南」受邀媒體

2019.10.03 高雄美術館三樓展覽室「光間:流動的靜謐」改造成果發表受邀媒體

2019.10.01 「2019台北老屋新生大獎」受邀媒體

2019.09.29 「2019臺北古蹟日-行動講堂」第四場「日治近代-時空漫遊。穿越百年城中城」活動主持人

2019.09.28 「2019臺北古蹟日-行動講堂」第三場「名人故居-漫步山林。感受名人生活情懷」活動主持人

2019.09.24 「2019基隆潮藝術」受邀媒體

2019.09.22 大陸溫州大學商學院師生來台參訪隨團解說講師

2019.09.21 【吉園×欣建築】型塑減法的場所精神@羅耕甫+林怡良+朱文明設計作品走讀隨團解說講師

2019.09.15 2019臺北古蹟日「古蹟沙龍。古蹟的方法論」座談會演講&主持人


2019.08.24「將捷集團 × 欣建築:肩負社會責任的地產開發:整合一條龍的企業服務體制」走讀執行及隨團講師


2019.08.18~08.19「IDAA 台灣空間美學創作交流協會年度參訪交流活動」走讀執行及隨團講師
>廖偉立導讀全新作品「台南左鎮化石園區」/IDAA台灣空間美學創作交流協會
>走讀台南美術館與司法博物館 一覽新舊建築的重生與興起/IDAA台灣空間美學創作交流協會
>山中的永續樂園—勤美學CMP Village/IDAA台灣空間美學創作交流協會

2019.08.04 基隆社區規劃師成果展「微笑基隆成果派對」主持人


2019.07.05 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第五屆熱血志工營專題演講:走讀建築認識「台灣的世界級」


2019.07.02 基隆銘傳國中「基隆市區域資優教育方案:引領新築流資優領導營」活動講師:「基隆現在市:思辯篇」「基隆印象」拼貼製作


2019.06.30 雲林文化處北港大復戲院懷舊音樂會媒體參訪執行及隨團講師(第二日)

2019.06.29 雲林文化處北港大復戲院懷舊音樂會媒體參訪執行及隨團講師(第一日)

2019.06.26 新竹市107學年度國教輔導團精進教學計畫藝文領域國中小組團員增能研習課程「小塹有約-城舊不凡小旅行:建築走讀─漫步「新竹之森」文化之旅」走讀解說


2019.06.21 「2019香港建築師學會兩岸四地香港建築設計大獎及論壇」台灣代表受邀媒體


2019.06.15 台南無有為書店「建築人微書展@台南城」活動受邀參展


2019.06.08 陳書毅《金門設計教學筆記》新書分享會基隆場主持人(暖暖六七協辦)

2019.05.28 雲林縣文化處「永光故事屋隨興沖咖啡」營運階段階段成果評審會


2019.05.24 參與CSID中華民國室內設計協會成立40周年慶祝晚會「CSID 40」紀念影片製作(日目視覺藝術247VISUAL ART陳普團隊協力)


2019.05.24 台南知安講堂演講:「走讀建築認識台灣的世界級--台灣老屋再生及港埠活化的進展及賞析」

2019.05.19 參加「2019青春設計節創意設計競賽」頒獎典禮,擔任空間設計類優選作品頒獎人(高雄市政府文化局駁二營運中心主辦)

2019.05.18 「Join us at MOROSO」聯手創作MOROSO藝術單椅活動受邀設計師(天清日晏家居舉辦)

2019.05.13 擔任「2019青春設計節創意設計競賽」空間設計類評委(高雄市政府文化局駁二營運中心主辦)


2019.05.12 中華科技大學建築系畢業設計展演講:「走讀建築認識台灣的世界級--台灣老屋再生及港埠活化的進展及賞析」

2019.05.11 臺中市大台中建築師公會「半畝塘+基隆「海港山城」都市再生參訪團」活動規劃執行及隨團講師(第二天)

2019.05.10 臺中市大台中建築師公會「半畝塘+基隆「海港山城」都市再生參訪團」活動規劃執行及隨團講師(第一天)

2019.05.01 「基隆社區規劃師宜蘭績優社區參訪團」規劃執行及隨團講師(第二日)

2019.04.30 「基隆社區規劃師宜蘭績優社區參訪團」規劃執行及隨團講師(第一日)

2019.04.26 台中「思銳生活美學學堂」演講:「走讀建築認識台灣的世界級--台灣老屋再生及港埠活化的進展及賞析」


2019.04.22 臺北機廠「北廠.北敞-鐵博公民星期日」活動擺攤規劃及執行:欣建築「走讀北廠」(與邱佩儀偕同參與)

2019.04.15 「2019卡薩帝中央空調設計師遊學之旅」規劃執行與主持

2019.03.29 「2019忠泰集團臺中花博見習團」(第三梯)活動規劃執行及隨團講師


2019.03.28 「LEXUS × 欣講堂-高雄港埠再生老屋活化走讀」活動講師

2019.03.27 「LEXUS × 欣講堂-台中中區老屋活化走讀」活動講師


2019.03.26 「LEXUS × 欣講堂-台中中區老屋活化走讀」活動講師

2019.03.21 「LEXUS x 欣講堂 大稻埕老屋活化再生走讀」活動講師

2019.03.23~03.24 「2019臺南建築三年展:詩意的棲居」走讀活動規劃執行及隨團講師

2019.03.20~03.21 「2019忠泰集團臺中花博見習團」(第二梯)活動規劃執行及隨團講師

2019.03.19 臺中市大臺中建築師公會都市景觀發展委員會演講:『從搶救基隆港西二三碼頭倉庫開始:淺談近年基隆青年創生及老屋活化發展進程』

2019.03.14~03.15 「2019忠泰集團臺中花博見習團」(第一梯)活動規劃執行及隨團講師

2019.03.10~03.11 「2019臺南建築三年展:文明的開化」走讀活動規劃執行及隨團講師

2019.02.23 羅曜辰-哈塔阿沃建築設計事務所 「根系建築」走讀活動規劃執行及隨團講師

2019.02.19 「新北市107學年度國民中學技藝競賽土木與建築職群:木工術科」監評


2019.02.16 新村芳書院村民開講:吳宜晏x葉偉立的跨界人生


2018.12.27 逢甲大學建築專業學院:搶救基隆港西二三碼頭倉庫開始:淺談近年基隆青年創生及老屋活化發展進程

2018.12.20 簡一大理石瓷磚x欣建築「兩岸設計精英交流之旅-華夏科大境外課程」規劃執行與主持


2018.12.13 基隆「建築與設計者之家-走讀太平」活動解說講師


2018.12.08 水色藝術工坊「水- 逆行 / 職人所空間 」概念設計競圖評審及頒獎典禮


2018.12.07 台北市建築師公會:搶救基隆港西二三碼頭倉庫開始:淺談近年基隆青年創生及老屋活化發展進程

2018.12.07 北京大學EMBA來台參訪台北舊城區+大稻埕活動解說講師

2018.12.06 基隆「建築與設計者之家-走讀太平」活動解說講師

2018.12.03 中原大學設計學院:從搶救基隆港西二三碼頭倉庫開始-淺談近年基隆青年創生及老屋活化發展進程


2018.11.29 銘傳大學建築系:從搶救基隆港西二三碼頭倉庫開始-淺談近年基隆青年創生及老屋活化發展進程

2018.11.11 海科館好好玩「台灣的世界級」建築走讀─基隆「海港山城」都市再生願景隨團達人(第二日)


2018.11.10 海科館好好玩「台灣的世界級」建築走讀─基隆「海港山城」都市再生願景隨團達人(第一日)

2018.11.09 欣講堂《台灣建築地圖》系列講座「建築的過去與現在」講師(與高名孝聯名合講)

2018.11.06 水色藝術工坊「水- 逆行 / 職人所空間 」建築競圖 評審

2018.10.28 基隆市社區規畫輔導工作營講師-生活想像與呈現方法「模型實作」


2018.10.27 海科館「海洋意象。聖誕藝樹」木工工作坊講師

2018.10.26 龍寶建設「仁美關係。里仁為美:城市風貌改造設計競圖」評審(初選)

2018.10.25 簡一大理石瓷磚x欣建築「兩岸設計精英交流之旅-東海大學境外課程」規劃執行與主持

2018.10.10 台南仕安「嬉遊境」x 將軍「地利小食」親子二日遊受邀踩線媒體

2018.10.03 欣講堂x環鴻科技企業講座:走讀建築認識「台灣的世界級」


2018.09.27 簡一大理石瓷磚x欣建築「兩岸設計精英交流之旅-東海大學境外課程」規劃執行與主持

2018.08.23 簡一大理石瓷磚x欣建築「兩岸設計精英交流之旅-東海大學境外課程」規劃執行與主持

2018.08.17宜蘭建築師公會演講:「欣建築得永生,追建築能解惑」-建築之路,無所不在

2018.08.16欣講堂x中國信託松柏學院企業講座:走讀建築x認識台灣—從基隆、大稻埕、新竹、雲林認識台灣老屋活化的故事


2018.07.17「2018第二屆海峽兩岸四校聯合教學評圖暨交流展」評委(交流評圖)


2018.07.07「 2018「遠東建築新人獎-亞洲建築新人戰台灣選拔賽」評審(初選)

2018.07.06 「基隆老屋偵探社」演講:從搶救基隆港西二三碼頭倉庫開始:淺談近年基隆青年創生及老屋活化現況進程

2018.07.05 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第四屆熱血志工營專題演講:走讀建築認識「台灣的世界級」

2018.07.04 基隆銘傳國中「銘傳引領新築流:資優Leader營」課程講師+走讀規劃及執行

2018.06.15 雄獅旅遊+傑森整合行銷「新竹舊城小旅行啟動記者會」受邀建築達人

2018.06.08 瑞芳高工建築科專題演講:走讀建築認識「台灣的世界級」

2018.04.27 欣建築YOUNG TALK:從北市青壯建築師參與選舉討論建築師自我提升及鼓勵參與公共事務 主持人

2018.04.18 台灣空間美學創作交流協會兩岸設計交流分享:走讀建築認識「台灣的世界級」

2018.04.02 「雄獅郵輪。幸福啟航」海上講堂專題演講:走讀建築認識「台灣的世界級」

2018.02.05 基隆市教師職業工會:走讀基隆:認識「海港山城」都市再生願景

2017.12.09 基隆安樂高中「走讀基隆海港山城」活動解說講師

2017.11.14 欣講堂中國信託企業講座:走讀建築認識「台灣的世界級」

2017.11.14 基隆信義國中職場經驗專題演講:從搶救基隆港西二三碼頭倉庫開始 淺談近年基隆青年創生發展進程

2017.11.12 社團法人台北市眷村心文化協會心知講堂:從搶救基隆港西二三碼頭倉庫開始 淺談近年基隆青年創生發展進程

2017.11.03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證券期貨局專題演講:走讀建築認識「台灣的世界級」

2017.11.02 逢甲大學建築系專題演講:淺談台灣實體建構教學與社區營造整合樣貌

2017.10.27 銘傳大學建築系專題演講:淺談台灣實體建構教學與社區營造整合樣貌

2017.09.02 廣達電子欣講堂欣建築行動講堂-大稻埕走讀

2017.08.12 廣達電子欣講堂欣建築行動講堂-大稻埕走讀

2017.07.07 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第三屆熱血志工營專題演講:走讀建築認識「台灣的世界級」

2017.06.01 東南科技大學室內設計系專題演講:欣建築3C社群營運模式初探

2017.05.11 新北市政府城鄉局專題演講:欣建築3C社群營運模式初探

2017.04.22 基隆市教師職業工會:基隆在地歷史建築再運用及老屋新生走讀

2017.04.12 欣講堂TOYOTA企業講座:走讀建築認識「台灣的世界級」

2017.03.28 台灣科技大學建築系專題演講:走讀建築認識「台灣的世界級」

2017.03.22 基隆高級海事職業學校專題演講:走讀建築認識「台灣的世界級」

2017.03.03 欣講堂「青島建築之旅-行走的意義」:如何第一次到青島走讀建築就上手(與梁暉昌聯名合講)

2016.12.09 雄獅欣建築+欣講堂「欣家族-走讀基隆海港山城」同仁參訪行程規劃+解說

2016.11.25 信義講堂專題演講:走讀建築認識「台灣的世界級」

2016.11.03 逢甲大學建築系專題演講:走讀建築認識「台灣的世界級」

2016.10.26 遠雄博物館專題演講:走讀建築認識「台灣的世界級」

2016.10.25 崑山科大空設系演講:淺談台灣實體建構教學與社區營造整合樣貌

2016.10.17 正修科大建築系演講:走讀建築認識「台灣的世界級」

2016.10.11 東海建築演講「台灣構築類型展覽與媒體經驗」綜合分享:[欣建築]社群媒體經營&淺談台灣實體建構教學與社區營造整合樣貌

2016.10.07 南榮科大室設系「2016與自然共生空間實做研討會暨藍田瑤國際設計節成果展暨論壇」與談人

2016.09.06 台中地方文化館工作坊演講:走讀建築認識「台灣的世界級」

2016.08.31 簡一大理石磁磚兩岸設計精英交流論壇與談人

2016.08.23 欣講堂廣達電腦企業講座:來一趟世界級建築之旅

2016.07.22 「2016 兩岸社區創新實踐培力計畫」專題演講:淺談實體建構教學與社區營造的整合樣貌

2016.07.16「自然之美-簡ㄧ大理石瓷磚應用效果發布暨兩岸設計文化交流年會」與談人

2016.06.24 築匠小講堂專題演講:欣建築3C社群營運模式初探

2016.06.12 台科大建築系畢展YOUNG TALK座談主持

2016.06.03 基隆女中藝術生活列車-建築空間美學體驗實作講座-自畫像 講師

2016.04.29 文化大學建築系專題演講:建築走讀&攝影-閱讀你的看見

2016.04.09 築生講堂「建築放送台」:淺談實體建構教學與社區營造的整合樣貌

2015.12.18 基隆女中「藝術生活列車」專題演講&走讀:「大街小巷逛建築-體驗宜蘭建築之美」

2015.11.01 實踐大學「複製的賦智 re-endowment」論文發表:「欣建築3C社群營運模式初探: 虛實整合、內容首要,社群先行、商務永續」

2015.12.11 東南科技大學實作競賽專題演講:淺談實體建構教學與社區營造的整合樣貌

2015.09.08 太平洋的風藝術工作坊專題演講:「自然、建築、社造」淺談實體建構教學與社區營造的整合樣貌

2015.07.22 華夏科技大學建築系專題演講:欣建築得永生,追建築能解惑:建築之路,無所不在

2015.06.10 文化大學建築系專題演講:欣建築得永生,追建築能解惑:建築之路,無所不在

2015.05.22 正修科大建築系專題演講:欣建築得永生,追建築能解惑:建築之路,無所不在

2015.05.12 銘傳大學建築系專題演講專題演講:欣建築得永生,追建築能解惑:建築之路,無所不在

2015.04.18 OPTOGO-從我到我們_為台灣館發聲 展覽&講座 與談人

2014.11.19 華夏科技大學室內設計系專題演講:欣建築得永生,追建築能解惑:建築之路,無所不在

2014.11.11 文化大學建築系專題演講:大街小巷逛建築-體驗台灣建築之美

2014.09.21 「2014亞洲工業遺產區域網絡國際論壇:歷「酒」彌新—華山新印象」青年工作營「旅遊與媒體社群」講師

2014.04.22 松年社區大學專題演講:大街小巷逛建築-體驗台灣建築之美

建築走讀活動規劃&執行
[2019雄獅旅遊-台灣心故事]
>台中美學篇/認識台灣的世界級走讀 帶路職人
>台中建築篇/舊建築活化走讀 帶路職人

[台灣的世界級-兩岸設計精英交流之旅]

2019.04.15~04.21 「2019卡薩帝中央空調設計師遊學之旅」
>PChouse-台湾游学一周记 | 设计的人文关怀并非一蹴而就
>PChouse-寻旅台湾,每一次遇见都让灵感迸发(上篇)
>PChouse-寻旅台湾,每一次遇见都让灵感迸发(下篇)

2018.12.16~12.21 兩岸設計精英交流之旅-「老屋再生與旅居再造」穿越時空認識台灣

2018.10.21~10.26 「兩岸設計精英交流之旅」從居住生活到設計 體驗台灣!

2018.09.16~09.21 發現台灣在地美,學習經典放眼國際「兩岸設計精英交流之旅」

2018.08.19~08.24 「2018台灣的世界級設計走讀-兩岸設計精英交流之旅」 深入走讀體驗臺灣在地文化!

2017.11.06~11.11 「兩岸設計精英交流之旅」從經典到前衛,看台灣的設計底蘊

2017.09.24~09.29「兩岸設計精英交流之旅」兼顧傳統與創新‧一探台灣設計的無限可能

2017.09.11~09.16「兩岸設計精英交流之旅」新舊並行呈現台灣設計多樣性

2017.08.13~08.18  台灣的世界級-兩岸設計精英交流之旅(首發團)


[達人帶路-主題類]

>設計開門OpenDesign 2014台灣設計展&體驗台東建築之美經典走讀
>建築走讀-農業博覽會環境建築竹構築
>2012ADA新銳建築師作品經典走讀/朱弘楠VS吳聲明
>2012ADA新銳建築師作品經典走讀/王柏仁VS禾磊建築
>2012ADA新銳建築師作品經典走讀/楓川秀雅+趙元鴻
>2012ADA新銳建築師作品經典走讀/趙元鴻
>2014 ADA新銳建築獎⓪經典走讀-QLAB/曾柏庭
>2014 ADA新銳建築獎⓪經典走讀-自然洋行/曾志偉
>2014 ADA新銳建築獎⓪經典走讀-王柏仁+何黛雯/林雅萍
>2014 ADA新銳建築獎⓪經典走讀-寬和建築/劉崇聖+吳龍傑+辜達齊
>2014 ADA 新銳建築獎⓪經典走讀:動感金門-里院及金門砲陣地戰爭地景博物館

[達人帶路-建築師作品]
>從想像到實踐:一座,雨天的博物館-海科館建築走讀/林洲民
>哈塔阿沃_根系建築的美感經驗即將誕生◎羅曜辰/哈塔阿沃建築設計事務所
>張景堯經典十年,築跡
>地景。建築。構築~跨領域的融合與串聯~張瑪龍與陳玉霖建築作品經典走讀
>Q-LAB建築作品經典走讀◎化繁為簡:參數式設計的具體實踐/曾柏庭
>徑與隙-寬和建築宜蘭作品走讀/劉崇聖+吳龍傑
>建築是表達對於世界看法的載體/林淵源建築作品走讀
>立與力:接近「萬神歸一」的真實/廖偉立建築作品走讀
>許華山GiwasAli花蓮文創&歷史建築輕旅行
>回應物理環境及提供適宜使用的建築關懷/石昭永建築作品走讀
>從鄉村風格住宅設計跨足建築及建設開發的起源歷程/黃巢設計工務店作品走讀
>札哈‧哈蒂『全球設計實驗室』+高第『誕生165周年大展』建築雙展走讀
>【秘境私宅‧僅此一場】忠泰美術館《零城─馬可‧卡薩格蘭:邁向第三代城市》.終極廢墟建築走讀(忠泰美術館委託)
>羅曜辰-哈塔阿沃建築設計事務所 「根系建築」走讀
>上滕建築X欣建築走讀/感知之間:空間設計非關設計風格,而是一連串不同「感知」營造與體驗
【走讀筆記】
欣建築走讀「上滕建築」 楊秋煜導讀剖析四大感知的創作本質
走讀「上滕建築」中的感知之間/空間設計非關設計風格

[達人帶路-歷史建築&古蹟]
>從霧峰林家建築穿越~遇見阿罩霧
>空間母語-新竹洋樓學習旅程
>空間母語-台中學習旅程
>空間母語-彰化學習旅程
>林伯奇~瘋媽祖追建築~老鎮新生~新港微笑之旅
>孫啟榕-老屋回春~齊東街廓老屋散步
>跟著益民品建築@The One南園風檐攝影走讀
>傅朝卿老師帶路~從文化遺產認識台灣文化風貌

[系列行程-「台灣的世界級」建築走讀]
>「台灣的世界級」建築走讀─認識普立茲克建築師在台灣@安藤忠雄「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伊東豊雄「台中國家歌劇院」
>「台灣的世界級」建築走讀─認識博物館建築@921地震園區+三義木雕博物館+苗栗客家文化園區
>「台灣的世界級」建築走讀─認識建築結構&材料之美@新莊國民運動中心+南方莊園婚宴會館+鶯歌陶瓷博物館&公園
>「台灣的世界級」建築走讀─認識宜蘭田中央建築@第一維管束計畫+櫻花陵園入口橋及服務中心
>「台灣的世界級」建築走讀─認識雲林古蹟及舊建築活化@土庫故事屋+原土庫庄役場+土庫第一市場+麥寮拱範宮工地修復
>「台灣的世界級」建築走讀─基隆「海港山城」都市再生願景@山海工作營+建築與設計者之家+86設計公寓+基隆市長官邸
>「台灣的世界級」建築走讀─桃園大溪新舊建築創新與融合@大溪老茶廠+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大溪齋明寺
>「台灣的世界級」建築走讀─新竹之森文化綠廊景觀縫合串聯@新竹車站+新竹之心+新竹舊護城河+東大飛行公園+新竹轉運站
>「台灣的世界級」建築走讀─新竹文創聚落新體驗 @The One南園人文客棧+風檐+樹院子厚食聚落+竹東文創藝術村
>「台灣的世界級」建築走讀─漫步「新竹之森」文化綠廊環境景觀縫合與串聯
>「台灣的世界級」建築走讀─基隆「海港山城」都市再生願景(台中出發)

 

建築主題整合行銷專案規劃&執行

2019 「2019臺南建築三年展」整合行銷案
2019 巴黎龐畢度中心 兒童藝術工作坊&展覽「小小建築師-創藝沙雕&安藤忠雄工作坊」媒體推廣整合行銷案
2019 磐鈺建設整合行銷案
2019 新竹關埔國小新書活動媒體推廣整合行銷案
2018 TRAA「2019 紙上住宅建築國際競圖」
2018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年度活動媒體推廣整合行銷案
2018 新竹環境景觀總顧問整合行銷案
2018「2018新竹市藝術美感深耕計畫-新竹市城市美學4.0國際工作營」整合行銷案
2018 傑森整合行銷「新竹舊城區小旅行」整合行銷案
2018 理和建設整合行銷案
2018 金點設計獎媒體合作案
2017 築閱文化「台灣建築地圖」專書出版計畫
2017「2017台灣室內設計周」媒體合作案
2017 基隆太平國小「建築與設計者之家」媒體合作案
2017  ZAHA+高第建築雙展整合行銷案
2017 香港建築師學會兩岸四地建築設計大獎及論壇媒體合作案
2017 臺大藝文中心「藝術之窗─校園尋美計畫」整合行銷案
2017 臺大藝文中心「伊東豐雄建築師的回訪:建築‧空間‧公共藝術 主題論壇」整合行銷案
2017 京懋建設日建設計來台分享講座媒體服務案
2017 金點設計獎媒體合作案
2017 基隆市社區規畫師輔導顧問及整合行銷案
2016 基隆市社區規畫師輔導顧問及整合行銷案
2016「雲林縣政府文化處古蹟日」整合行銷案
2016「基隆港西二、西三倉庫旅客中心設計監造案」青創座談整合行銷案
2015 基隆市社區規畫師輔導顧問及整合行銷案
2015 交通大學許倍銜「智慧生活與場域義築」媒體合作案
2015 福建馬祖地區建築師公會20周年專刊整合行銷案
2015 「雲林縣政府文化處古蹟日」整合行銷案
2015 台中IUSE旗艦店整合行銷案
2014 新北市室內裝修公會年度會員大會及「點亮設計」數位專刊整合行銷案
2014「2014台灣設計展」媒體合作案
2014 「2014雲林農業博覽會-認識竹構築」整合行銷案

欣傳媒_平面媒體刊登
【基隆都市再生特輯X欣建築協同主編】
Sense好感「基隆老屋生活風景」特輯,第63期,2017年8月。

旅@天下「基隆市港共好的現在進行式」特輯,第63期,2017年9月。

【旅@天下X欣建築專題文章彙整】
產業觀點:專訪張基義《用設計開門 台東啟動新視界!觀光、文化、農業有生有設》,第27期,2014年9月。

走讀欣建築《大賀淳史打造藝文之都:歌劇院的誕生和羽化》(文/顧庭歡、攝影/Ryan K),第32期,2015年2月。

《雄獅集團新總部躍進大未來》專輯,第43期,2016年1月。

《從阿根納造船廠舊址 突拆除看文化資產維護議題》,第46期 2016年4月。

《基隆&海科潮藝術 續深耕看見「海洋未來式」》,第49期,2016年7月。

《走讀「山海工作營-設計翻轉×地方創生」成果:發現基隆「#海港山城」之美》,第63期,2017年9月。

《兩岸設計精英交流之旅:新舊並行感受台灣設計多樣行》,第64期,2017年10月。

《現代主義建築教父-柯比意130歲紀念特展:呈現建築成就借鏡台灣建築》,第65期,2017年11月。

《2017台灣建築獎:臺北市網球中心獲首獎》,第66期,2017年12月。

《2017金點設計獎 年度最佳設計獎格式展策「空間設計類」雙展獲獎》,第67期,2018年1月。

《欣建立2018年建築走讀行程:體驗「台灣的世界級」建築之美」》,第69期,2018年3月。

【Sense好感雜誌「Archiwalk 建築行走」專欄文章彙整】
《地景、島民、設計案:陳永興 的沖繩久美島之旅》,第15期,2013年4月。

《原木質地,緩慢的步履與生活:走訪 楓川秀雅建築室內研究室》,第16期,2013年5月。

《朱弘楠:東亞島國的建築想像》,第20期,2013年9月。

《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台灣第一棟安藤忠雄建築誕生!》,第21期,2013年10月。

《土溝農村美術館:農們喜宴,上桌囉!》,第22期,2013年11月。

《船橋彰:中南半島移動事件集》,第23期,2013年12月。

《專訪 林洲民: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一座,雨天的博物館》,第24期,2014年1月。

《林友寒 談住宅:與居住者共同沉澱對生活的看法》,第28期,2014年6月。

《建築繁殖場 的成長:領航員們代代傳承》,第29期,2014年7月。

《極致的詩意:建築的詩人 AlvaroSiza》,第31期,2014年9月。

《陸俊元x鍾昇遠 這幾年,我在台東做的事:回鄉,做建築》,第33期,2014年11月。

《讓建築成為自然循環的一部份:末光弘和x末光陽子建築作品展》,第35期,2015年2月。

《隈研吾 之風檐作品,重新詮釋山與風的律動:The One. 南園大地藝術季》,第36期,2015年3月。

《下一世代的飲食文化提案:2015米蘭世界博覽會台灣館》,第37期,2015年4月。

《寬和建築:為城市紋理與景觀,帶來更多新的可能》,第38期,2015年5月。

《幕前與幕後:OPTOGO 米蘭城中世博》,第44期,2015年11月。

《建築詩人 王大閎:建國南路自宅重建,再現台灣戰後現代建築》,第46期,2016年1月。

《清水建築工坊 林友寒、廖明彬:以手作溫度傳遞「IUSE」概念美學》,第47期,2016年2月、3月。

《吳宗穎x謝昆霖,極右與極左的終極始末:打造文創「紅點」×培養創客「享實做樂」》,第50期,2016年6月。

《看見基隆:海科潮藝術「海洋未來式」》,第51期,2016年7月。

《全台最美圖書館:桃園市立圖書館龍岡分館 設計始末》,第54期,2016年10月。

《忠泰美術館 開幕首展「HOME 2025 想家計畫」:十年後,我們將過著什麼樣的生活?》,第55期,2016年11月。

《從「花園城市」到「城市花園」:因應地理環境特性深植綠化的欣加坡建築》,第57期,2017年1月、2月。

《老房子的文化運動:陽明山美軍俱樂部Brick Yard 33 1/3》,第58期,2017年3月。

《專訪 大渥生活總監林威廷:「新東方風格」休閒住宅的美學養成》,第59期,2017年4月。

《「黃巢設計工務店」整合建築、室內及開發規劃:從鄉村風格的住宅設計談起》,第60期,2017年5月。

《連結基隆產業人文故事:海科館「重現北火足跡計畫」》,第61期,2017年6月。

《臺科建築迎向20:臺科大建築系友會促進產學交流》,第62期,2017年7月。

《採訪詹益忠:基隆市長官邸。見識花俏的日洋合一宿舍》,第63期,2017年8月。

《「noir黑舍」詮釋法式殖民生活風格:延續蘭陽平原的悠閒感》,第64期,2017年9月。

《2017「臺灣的世界級」建築走讀》,第65期,2017年10月。

《「伯特利建築空間研究室」潘正及張世利專訪:生活是設計的啟蒙原點》,第66期,2017年11月。

《2017金點設計獎:感受空間設計的軟實力》,第67期,2017年12月。

【一次旅行「建築行旅」專欄文章彙整】
《黃恩宇:探索,是旅行重要的事》,第14期 ,2013年4月。

《趙元鴻:在旅行中探尋我》,第18期,2013年8月。

2014新東京《朱弘楠:魔術藏在細節裡!從綠色實踐看見東京的未來性》,第19期,2013年9月。

2014東京讀本(Sense好感同名特刊)《朱弘楠:從奢華建築到城市的永續策略》 ,2014年2月。

【欣台灣。好遊趣X欣建築專題文章彙整】
花東秘境慢旅行《吳宜晏 台東建築走讀:賞玩隱藏版經典建築》,第30期,2014年9月。

春季小旅行《基隆中正。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山海相伴 親身體驗大海奧秘》(協同策劃及攝影),第34期,2015年1月。

鐵支路小旅行《深澳線:最美鐵道再現 山海任傲遊》(協同策劃及攝影),第35期,2015年2月。

漫步蘭城《宜蘭囝仔何熊貝的建築觀察》(協同策劃及攝影),第41期,2015年8月。

《2016Coleman歡樂親子營:美好露營日「初露」體驗GO》,第50期,2016年9月。

《2016年全國古蹟日:探尋雲林的美好年代》,第51期,2016年11月。

我愛宜蘭《吳宜晏+王進坤:建築旅行田中央建築走讀》,第52期,2017年3月。

《「noir黑舍」法式殖民生活風格民宿 體驗蘭陽平原親子悠閒生活感》,第54期,2017年9月。

論文及書刊發表
[書刊發表]

2022.10.06 新北市建築師公會「新北市建築報」專文發表《大叔短評/從基隆「2022城市博覽會」反芻基隆都市再生與文資保存活化歷程及階段成果》,第15期,2022年9月號,頁38~頁42

2022.06.21  高雄市立美術館「2021高雄貨櫃藝術節:范布倫之星」專書評論《以探索海洋城市特色為基礎,運用貨櫃導引出空間構築創意的藝術行動》,高雄市立美術館,2022年6月出版,頁24~頁33

2021.12.24  聯合報《500輯》週專輯《6領域。18個關鍵字》「以人為本,參與公共環境改造是未來趨勢」專文發表

2021.11.26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生活工藝誌」創刊號「宅家好生活」專題「導入自然的居家生活模式:疫後住宅設計觀」專文發表

2021.11.06 「未完待續故事的另一章/22年後的建築繁殖場」專輯專文「從獨創到共創:淺談建築繁殖場實體建構經驗及社區規劃實作觀察」,黃奕智主編臺灣建築學會會刊雜誌,2021年11月Vol104,頁56~57)

2021.09.28 林芳怡紀念專輯「從搭台到成為塔台:芳怡老師在欣建築的實踐之路」專文,吳宜晏、何凭融、王進坤、蘇琨峰等合著,建築師雜誌社10月號,頁74~頁83。

2020.03.28 「轉變時代的基隆」專輯專文「『以小博大』青年設計翻轉進而『共創基隆』的歷程與軌跡」,臺灣建築學會會刊雜誌,2020年1月 Vol.97,頁49~頁56。

2019.09 建改社20年「921地動綻開的花蕊」專書《『建改社YOUNG TALK』開啟改變力-淺談建改社『世代交融』的實踐與作為》。

2019「臺北老城新生,西區門戶大稻埕老屋給力」,臺華窯《臺華藝集》季刊「發現文創」專題,2019年4月,vol25,頁26~頁31。

2019 2019臺灣文博會「編輯地方」台南專書,《循著古蹟與城市而來:台南的公共建築》,2019年4月。

2019「回歸材料本志展現『負建築』理念-淺談隈研吾的空間材料意識」,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臺灣工藝》季刊「國際廣角鏡」專欄,2019年3月,Vol.72,3月號,頁90~頁94。

2018「重返台灣頭。再現基隆海港山城」,臺華窯《臺華藝集》季刊「發現文創」專題,2018年12月,vol25,頁34~頁39。

2018從搶救基隆港西二三碼頭倉庫開始 淺談基隆老屋改造活化演進歷程,《「城市的願景-基隆市漂亮轉身、城市中社會價值的承諾」特輯》,ta台灣建築雜誌,2018年10月 Vol.277,頁50~頁55。

2018 我的阿公吳塗崑:以北科建築串起吳家三代的鏈結傳承建築夢,《臺北科技大學建築簡訊》第三期,2018年4月,頁6-頁9。

2017 「遊」於藝─淺談臺灣實體建構教學與社區營造在工藝材料技術上的整合應用,台灣工藝雜誌第66期,2017年9月,頁30-頁37。

2017 基隆特輯「市港共好的未來進行式」專題主編,雄獅《旅@天下》,2017年9月號

2017 「基隆老屋生活風景」專題主編,雄獅欣傳媒《SENSE好感》雜誌,2017年8月號。

2016 「欣建築3C社群營運模式初探: 虛實整合、內容首要,社群先行、商務永續」,《實踐大學設計學報》第十期,2016年12月,頁12-頁23。

2008 「淺談台灣傳統窯廠再利用現況」,與盧泰康共同發表,《台灣博物》季刊,第27卷第1期,國
立台灣博物館,2008年,3月,頁68-頁75。

2005 「工業遺址之保存與再利用-以北部火力發電廠為例」,與邱泰龍,黃世昌等共同發表,《第八屆
古蹟、歷史建築保存、再利用暨古蹟保存科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中原大學編印,2005年,
11月,頁13-1-頁13-22。

2004 「以小搏大-海科館基地清理及改造」,《建築師》雜誌,第357期,2004年,9月,頁80。

2003 「公有建築開放空間完工工程類-城市舞台」,《2001-2003台北市都市變臉有獎徵選活動得獎作
品彙編》,2003年,12月,頁57。

2003 「公有建築開放空間篇-ZOO MAIL」,《2001-2003台北市都市變臉有獎徵選活動得獎作品彙
編》,2003年,12月,頁27。

2002 「『遊』離」,《中華民國建築學會第十四屆建築研究成果論文集》,中華民國建築學會編印,2002
年,11月。

2002 「舊建築、新思維-從差異中尋找創意:淺談新竹的環境再造」,國防部忠愛報週刊,第1723期,
第3版,2002年,6月。

2002 「『遊』離」,《共構》,惠彰出版,2002年,1月,頁49。1997 「有藝思環境-世貿中心廣場」,
《空間活點子-圖文徵選作品集》,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7年,6月,頁21。

2001 「『遊』離」,《遠東國際數位建築設計獎專輯》,財團法人徐元智先生紀念基金會,2001年,4月,
頁177。

2000 「符碼」,《嘉義市二二八美展》,嘉義市文化局,2000年,2月,頁92。

2001 「『遊』離」,《台灣建築》雜誌(建築繁殖場專輯),第64期,2001年,1月,頁16。

2001 「數位?建築?困境?」,《建築師》雜誌,2001年,1月,頁117。

[論文發表]
2015 「欣建築3C社群營運模式初探: 虛實整合、內容首要,社群先行、商務永續」,《2015 實踐大
學設計學院國際設計學術與創作研討會》,實踐大學設計學院主辦,2015年,12月。

2007 「台灣傳統窯廠再利用現況初探」,與盧泰康共同發表,《中華民國建築學會第19屆第1次建築
研究成果發表會》,中華民國建築學會主辦,2007年,6月。

2005 「工業遺址之保存與再利用-以北部火力發電廠為例」,與邱泰龍、黃世昌等共同發表,《第八屆
古蹟、歷史建築保存、再利用暨古蹟保存科學國際研討會》,中原大學主辦,2005年,11月。

2002 「『遊』離」,《中華民國建築學會第十四屆建築研究成果發表會》,中華民國建築學會主辦,2002
年,11月

獲獎記錄
[社群媒體經營]

2022.12.30 獲選「2023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建築系傑出系友」

2015 欣建築入選「《Shopping Design》2015 Taiwan Design Best 100-最佳藝文設計服務平台」

2018 雄獅集團『我在工作的路上旅行』徵文比賽決審入選

[空間展演&公共藝術]

2013/02 [杯弓蛇影] / 2013台中燈會-藝術花燈裝置提案首獎 (文創技研有限公司策展執行,預計2013年2月安置完成),台中
2012/10 [聖域之光] / 台北捷運局/捷運松山線松山站公共藝術設置案 優選,(啟藝文化創意公司策展執行),台北
2012/09 新北市陶瓷博物館/2012製陶技法展示空間更新硬體細部、軟體及平面設計施作案 首獎,(與樺鎣木器廠有限公司 / 林一中共同執行),台北。
2012/09 桃園國際機場二航廈故宮未來博物館「精采數位故宮-四季故宮 未來博物館特展更新」首獎,(與慧爾門有限公司 / 董珍生共同執行),桃園。
2012/06 「新北之航」 / 新北市政府-新北市板橋區城市意象設置佳作,(與林力興業有限公司 / 林一中共同執行),台北。
2012/05 「光夢遊離」 / 海尼根2012夢發光空間設計展Heineken Dream Space 2012 (Luminal Arts Festival)空間設計類優選,台北華山1914文創園區-華山六合院西5館,台北。
2000/01 「『遊』離」(建築繁殖場),第一屆遠東集團國際數位建築設計獎入圍(Far East International Digital Architecture Design Award, FEIDAD Award)(共入圍40件,台灣5件)。

[建築]
2010 台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展示場改裝暨擴大特展區工程競圖,第二名(與御匠設計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共同規劃),台北
2010 台北縣政府-新莊運動休閒中心新建工程統包案競圖, 首獎, 台北
2010 臺北市政府觀光醫療暨健康保健中心新建統包工程競圖, 第二名 ,台北
2009 中和地政事務所暨稅捐稽徵處聯合辦公大樓競圖(與竹間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共同規劃) ,第二名 ,台北
2009 國立台南大學第一期校舍興建工程競圖(與竹間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共同規劃), 台南
2009 桃子腳國民中小學第二期工程競圖,第二名(與竹間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共同規劃), 台北
2009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戲劇舞蹈教學大樓競圖, 第二名(與竹間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共同規劃),台北
2009 國立政治大學國際學生宿舍競圖, 第三名(與竹間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共同規劃), 台北
2008 陶博館前空間改造案競圖,第三名(與理用規劃設計公司共同規劃), 台北
2000 「『遊』離」(建築繁殖場),第一屆遠東集團國際數位建築設計獎入圍(Far East International Digital Architecture Design Award, FEIDAD Award)(共入圍40件,台灣5件)。
1998 將捷建設+慈暉基金會中和市瓦窯溝創意競圖第三名
1998 自由時報”有藝思”環境選拔活動入選
1996 華夏工商專校建築工程科全校學科競試第二名
1995 華夏工商專校建築工程科畢業設計優等

代表作品&參展經歷
[空間展演&公共藝術]
2013/02 [杯弓蛇影]/2013台中燈會-藝術花燈裝置提案首獎 (文創技研有限公司策展執行,預計2013年2月設置完成),台中
2012/11 [夢-飛翔] / 政治大學第二宿舍公共藝術設置案提案 (就愛創意工作室策展執行),台北
2012/10 [聖域之光]/台北捷運局/捷運松山線松山站公共藝術設置案 優選,(啟藝文化創意公司策展執行),台北
2012/09 新北市陶瓷博物館/2012製陶技法展示空間更新硬體細部、軟體及平面設計施作案 首獎,(與樺鎣木器廠有限公司 / 林一中共同執行),台北。
2012/09 桃園國際機場二航廈故宮未來博物館「精采數位故宮-四季故宮 未來博物館特展更新」 首獎,(與慧爾門有限公司 / 董珍生共同執行),桃園。
2012/06 「新北之航」 / 新北市政府-新北市板橋區城市意象設置 佳作,(與林力興業有限公司 / 林一中共同執行),台北。
2012/05 「光夢遊離」 / 海尼根2012夢發光空間設計展Heineken Dream Space 2012 (Luminal Arts Festival) 優選(與翔景設計工作室 / 王文凱共同執行),台北華山1914文創園區-華山六合院西5館,台北。
2012/05 華嚴蓮社60周年紀念展-樓梯間挑空裝置-「生命之樹」,台北
2004/05 黑盒子藝術工作室(黃文德、陳佑昇)、王文凱等共同執行,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籌備處容軒 辦公室大廳及樓梯間挑空裝置計畫-「游-海洋情境之再現」,基隆。
2003/04 「駐足 \ 遊走」街道家具聯展,20號倉庫鐵道藝術中心,台中。
2000/01 「『遊』離」個展,國立台南藝術學院視覺大樓,台南。
2000/01 「忘形神迷」影像聯展,20號倉庫鐵道藝術中心,台中。

[建築-公共工程]
2010 新北市政府-新莊運動休閒中心新建工程統包案, 台北
2003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籌建計畫,基隆

[建築-住宅]
2010/10 - 2011/03 桃園新屋農舍, 桃園
2008/10 - 2012/05 家勝建設-板橋江子翠段集合住宅, 台北
2008/03 - 2012/05 嘉祥建設-土城青雲段集合住宅, 台北
2007/11 - 2012/05 嘉祐建設-板橋幸福段集合住宅, 台北
2007/11 - 2009/10 政楊實業區域物流中心, 桃園
2007/11 - 2012/08 永崧建設-台北中和圓通段集合住宅, 台北
2007/08 - 2010/06 新竹市大學段住宅, 新竹
2006/11 - 2009/09 亞廷建設-台北中和南山段集合住宅, 台北
2006/05 - 2008/09 三合建設-桃園八德青溪段集合住宅, 桃園